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布洛芬巴布剂在兔体内药动学。方法:用HPLC法测定兔分别给予布洛芬巴布剂和混悬液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布洛芬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对2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进行单、双侧t检验。结果:布洛芬混悬液和自制巴布剂贴后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一房室一级吸收模型,2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Ka、Ket、1/2(Ka)t、1/2(Ke)t、peak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巴布剂具有缓释作用,当巴布剂给药量为口服液的2倍时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峰浓度与口服液的峰浓度差异无显著性,自制贴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1±6.0)%。结论:与参比混悬剂相比,自主开发的巴布剂药动学参数发生了明显改变,且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时低血糖的优效性,以及医护人员循证护理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6例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意见反馈,将接受常规护理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51例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循证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使用GBD 2010分析技术和stata13.0分析数据。结果:实验组发生低血糖的人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2%vs14.5%,χ2=6.450,P=0.026);将接受循证护理的患者反馈的意见信息汇总,并结合值班护理人员的个人特征,建立logistic回归,发现护理人员的工龄、职称会显著影响循证护理的工作质量,而学历、性别并不存在显著影响。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我国目前阶段应从经验和专业素养等方面提高循证护理人员的执业水平。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加强医院感染的组织管理、坚持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对重点环节如:建立消毒防护感染知识健康教育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基本预防控制感染的技巧以及对操作过程的细微控制.结果 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有效提高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结论 加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是预防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认知度,以进一步规范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提高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认知度"主题,寻找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度低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开展高危药品知识培训、落实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利用多种途径宣传高危药品风险点。结果降低了护士高危药品管理及给药不良事件发生率(P0.01或P0.05),提高了护士对于高危药品管理和药理知识及操作水平(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5.
金荞麦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布洛芬巴布剂的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布洛芬巴布剂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和透皮吸收行为. 方法 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备布洛芬巴布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布洛芬的含量.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方法 进行体外释放度的测定,利用Franz扩散池研究巴布剂的透皮吸收行为. 结果 布洛芬巴布剂含量稳定,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速率为1.522 mg.(cm2)-1.h-1/2,渗透速率为1.071 mg.(cm2)-1.h-1,渗透速率小于释放速率. 结论 布洛芬巴布剂为皮肤控释型透皮给药系统,为临床提供新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职业防护视角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岗位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以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分析本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使岗位安全管理的落实到位。结果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岗位安全管理得到充分保证;暂无医护人员由于自身健康问题而脱岗转岗;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及医源性污染事件减少。结论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实施职业防护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降低医源性污染;提高护理质量及保证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使岗位安全管理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8.
18例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血液净化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例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血液净化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18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行血液净化治疗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3d后甘油三酯均降至0.63~2.58(±0.78)mmol/L,无中转手术病例.18例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增高或甘油三酯特高的患者通过血液净化治疗可取得最优最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肖远莉  王霞  吴胜林 《中国药房》2014,(30):2854-2856
目的:比较书面和口头用药指导对慢性肾脏病出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9月共278例慢性肾脏病出院患者开展用药指导,其中157例进行书面用药指导,121例进行口头用药指导。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对两种用药指导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用药安全合理性方面,书面指导组情况明显好于口头指导组,两组患者在了解用药注意事项(书面指导组为65.61%、口头指导组为22.31%)以及遵从饮食指导(书面指导组为79.62%、口头指导组为23.97%)两项差别较大,两组患者对药物用法用量掌握情况较好(书面指导组为92.36%、口头指导组为83.47%);书面指导组用药依从性好于口头指导组(分别为88.89%、51.24%,P<0.05)。结论:书面用药指导能提高患者院外用药的安全性以及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6岁,体质量16kg。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无寒战、抽搐,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后体温降至正常,伴阵发性咳嗽,有痰,无呼吸困难,无流涕、鼻塞,无呕吐、腹泻,口服"葵花止咳露"效果不佳,门诊以"急性支气管炎"收入院。患儿既往无不良反应史,无家族不良反应史。入院后血常规示:WBC 3.49×109·L-1、L 18.5%、MONO:7.1%、N 69.2%,HGB、Plt、肝肾功能、电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