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运动性失语在脑肿瘤及脑梗死等方面的神经功能影像学研究,了解脑内语言功能的代偿及失语的恢复机制,以有利于神经可塑性或脑功能重组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额叶外伤后早期数字工作记忆的fMRI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额叶外伤后,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时脑结构损伤与脑激活功能区的改变。材料和方法:对10例额叶外伤后早期患者(伤后平均31d,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0.1年)和12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6.9年)分别进行2位和4位数字的正反序工作记忆的实验,使用single-trial设计方法;GE3.0T磁共振机扫描、采集图像,运用AFNI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反序4位数字任务大于正序4位数字脑区有辅助运动区SMA,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左侧顶叶,右侧角回;②患者组反序4位数字任务大于正序4位数字的脑区有左侧枕叶;③正常对照组反序4位数字任务大于患者组的部位有左侧DLPFC,左侧角回;正序4位数字大于患者组的部位有左侧枕叶,右侧角回;④患者组反序4位数字任务时大于对照组的部位有楔状回,右侧Broca区;正序4位数字大于对照组的部位有右侧初级运动区MA,右侧额极区。结论:前额叶在脑工作记忆网络中处于重要节点,大脑右侧半球在工作记忆系统中起到巨大代偿作用的脑资源,fMRI提供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像学依据,应在临床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场强磁共振设备的发展,为MRI提供了更高的信噪比,因此T2WI也可以提供清晰的解剖结构以及较高的空间分辨力.T2WI可以通过灰阶的转换以及灰阶窗的扩展产生T2翻转序列.它不仅具有T2WI的所有优点,同时还可以提供更加细致的空间分辨力,因此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效率.具有方法简便、无创伤等优点.主要综述T2翻转序列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参数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用横窦血液流量MR测量方法判断静脉引流优势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7例健康志愿者和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中风和静脉窦血栓者接受了MRI检查。每位受检者均进行了窦汇区MR血流成像和VIGRE邢序列横窦血流量测量。结果 MR血流成像显示右侧占优势者32例,左侧占优势者10例,等优势者5例。横窦血流量测量值反映的优势侧情况与之相符合。结论 MR是一种有效的横窦血液流量测定方法,可以从“量”的角度反映引流优势。MRA和流量测定相结合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硬化脑内病灶的扩散张量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MS)的脑内病灶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上的主要特征,量化分析不同时期病灶的ADC值的差异,探讨DTI在反映MS病理变化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3.0T磁共振设备对34例MS病人行常规头颅MRI和DTI检查,根据病灶有无强化和在T1WI上的信号强度,进行急慢性期病灶的分组.分析不同时期MS病灶在DTI后处理所获得的DWI、 ADC、 FA图上的特征,并测量各组病灶的ADC值.结果 35个急性期病灶中的33个病灶(94.3%)于DWI上呈高信号,5个环形强化病灶在DWI上亦呈环形高信号.急、慢性期病灶的ADC值均升高.慢性期病灶的ADC值明显高于急性期病灶[(12.43.±3.78)×10-4mm2/s: (10.10±2.28×10-4mm2/s, P=0.001].急性期环形强化病灶的ADC值较非环形强化病灶的高,慢性期T1WI低信号病灶的ADC值较T1WI等信号病灶的高,T1WI明显低信号病灶的ADC值最高.急、慢性期病灶的FA值均降低.FA图能够清晰显示纤维通路上的病灶和纤维束的中断,定位上明显优于常规MRI.病灶于FA图上显示的范围较常规MRI T2WI上显示的大.结论 DTI可以反映MS不同时期病灶的病理变化,为观测疾病演变和评价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常规MRI检查白质高信号(WMH)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分析64例 PD患者和45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常规MRI检查WMH、脑室周高信号(PVH)、深部白质高信号(DWMH)和年龄、病程、分级的关系.结果 PD患者WMH发生率较对照组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有WMH的PD患者较无WMH的患者年龄更大( P<0.01),病情更严重( P〈0.01)但病程无显著性差异( P>0.05);PD组DWMH发生率较对照组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有DWMH的PD患者较无DWMH的患者年龄更大( P〈0.01),但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P>0.05);PD组PVH发生率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 P〈0.05),有PVH的PD患者较无PVH的患者年龄更大( P〈0.01),病情更严重( P〈0.01),但病程无显著性差异( P>0.05); PD患者和对照组的DWMH分级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PVH分级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PVH与PD的一些临床特征有关,PVH可能会影响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影像诊断(CT、MR)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鞍区占位性病变临床、影像诊断表现(CT和MR)(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等)。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垂体瘤21例,其中垂体大腺瘤16例,垂体微腺瘤5例;颅咽管瘤10例;Rathke’s囊肿5例;脑膜瘤4例;脊索瘤2例;不同病变在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术前正确诊断38例,4例诊断错误,主要原因是病灶较大,定位、定性较为困难。结论 CT发现病灶内钙化有优势,MR显示病灶的范围、血管及周围组织解剖关系优于CT,CT和MR检查相结合,有利于鞍区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合并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本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经过,并结合复习国外相关文献报道。结果:开颅术后DAVF合并静咏窦血栓形成的报道很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血管造影(DSA)均有相应改变。DSA介入治疗疗效显著。结论:DSA检查对确诊和治疗该病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