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
CT尿路成像三维重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经皮肾镜手术穿刺中运用CT尿路成像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例复杂肾结石患者运用CT尿路成像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定位穿刺,并回顾分析对比同期运用其他引导手段下穿刺的准确性和效果。结果17例运用CT尿路成像三维重建在经皮肾镜手术中对比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及结石取净率明显提高且并发症减少。结论CT尿路成像三维成像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穿刺径路,有望成为复杂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手术前常规影像学引导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脓毒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变化,为尿脓毒血症的诊疗提供思路及参考。方法回顾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断为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对其临床信息进行分析。根据诊断分为尿脓毒血症非休克组和尿脓毒血症休克组,对其临床基本特征及合并疾病、病原菌、辅助检查指标等进行分析。结果(1)尿脓毒血症休克组合并高血压和肺部疾病的几率高于非休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尿脓毒血症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培养及尿培养阳性率在非休克与休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白细胞在两组中均升高,但在休克组及非休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小板计数休克组低于非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乳酸在非休克组与休克组中均升高,且三者在休克组中的值高于非休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脓毒血症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合并高血压、肺部疾病是尿脓毒血症发展为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血小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乳酸值是可以预测尿脓毒血症是否发展为感染性休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微创腔镜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疗效。方法结石性脓肾患者46例,其中32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11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3例同时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结果术后40例获得随访6个月。5年,患肾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31例(77.5%),患肾萎缩(无功能)7例(17.5%),患肾切除2例(5%)。结论腔镜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是安全、有效的;早期诊断、及时引流、解除梗阻是结石性脓肾保肾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报告1例前列腺结核性脓肿的病例,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帮助。26例前列腺结核性脓肿病例中,中老年患者18例(占69.23%),免疫力低下者7例(占26.92%),卡介苗灌注者共11例(占42.31%)。前列腺结核性脓肿患者无明显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症状(16例,占61.54%)、发热(6例,占23.08%)、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5例,占19.23%)等非特异性症状。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是最重要的诊断方式(17例,占65.38%)。前列腺结核性脓肿常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是最常见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微创腔镜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4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微创腔镜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疗效.方法 结石性脓肾患者46例,其中32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11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3例同时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结果 术后40例获得随访6个月~5年,患肾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31例(77.5%).患肾萎缩(无功能)7例(17.5%),患肾切除2例(5%).结论 腔镜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是安全、有效的;早期诊断、及时引流、解除梗阻是结石性脓肾保肾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7975232和rs731236与云南彝族人群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筛选云南彝族180例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患者和108例尿枸橼酸水平正常者为对照组,通过Sanger测序法检测VDR基因SNP位点rs7975232和rs731236,并分析其与云南彝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云南彝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VDR基因SNP位点rs7975232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在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患者组中rs7975232的AA型较对照组多见,VDR基因位点rs731236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受检者的24 h尿枸橼酸含量中, rs7975232的AA基因型为(372.92±195.03) mg/24 h,明显低于rs7975232的CC、CA基因型者[(515.47±195.02)、(494.85±191.95)mg/24 h,P<0.05]。结论云南彝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与VDR基因位点rs7975232的SNP间存在遗传相关性,VDR基因位点rs7975232的AA的基因型有望成为云南彝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的遗传标志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云南省彝族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为该地区彝族人群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收集云南省205例彝族泌尿系结石标本,应用红外光谱仪进行结石成分分析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上尿路结石占90.7%,下尿路结石占9.3%.单一成分结石占51.2%,混合成分结石占48.8%.单一成分结石中最常见的结石为草酸钙结石(43.4%);混合成分结石中最常见的结石为草酸钙、碳酸磷灰石(31.2%).男女泌尿系结石成分存在差异:含有草酸钙结石成分的男性泌尿系结石患者多于女性患者(P=0.023);而含有碳酸磷灰石成分及六水磷酸铵镁成分的女性泌尿系结石患者多于男性患者(P<0.01).结论云南省彝族泌尿系结石患者中,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草酸钙是最主要的结石成分,性别对结石成分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3例前列腺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例术后10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进一步治疗.1例仍在随访中.结论 前列腺小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内分泌细胞类型的前列腺癌,预后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适宜的治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0.
肾结石是多种矿物质在肾盂和肾盏中形成的固体沉积物,含有结晶和不同的有机物。肾结石患者一般伴有血尿、肾绞痛等相关临床症状,肾结石在肾内的移动、变化都有可能引发慢性或者严重的肾脏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并且复发率高达50%。肾结石病目前已经成为泌尿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对个人的健康和家庭经济造成巨大的负担。肾结石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草酸钙是大多数结石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因为肾脏内钙代谢紊乱引起。其中高钙尿症引起的肾结石形成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钙敏感受体(CaSR)在肾内对钙离子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且CaS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结石形成者中的高钙尿症有关。CaSR表达降低可改变钙,磷酸盐,PH和水分排泄之间的正常平衡。这种变化可能引起钙磷晶体在管内沉淀,逐渐形成含钙的盐类结石。因此,本文对CaSR基因多态性与肾结石易感性关联进行回顾性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