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和血液灌流(HP)对血透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白蛋白(ALB)水平的影响.方法 M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HP+HD组20例和HD组2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每周3次,HP+HD组在HD组的基础上每周串联一次血液灌流.分别检测第1次HD或HP+HD治疗前后和12周后血清瘦素、ALB水平.结果(1)单次HD+HP治疗前后及12周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显著下降(P<0.05);单次HD治疗前后及12周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无明显变化(P>0.05).(2)12周治疗后HP+ HD组血ALB明显升高(P<0.05),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能有效清除血清瘦素,改善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例1,男,47岁,以"双下肢水肿伴淋巴结肿大20d余"为主诉入院。既往于40年前曾患肾病综合征,口服激素对症治疗1年后缓解,尿蛋白转阴。入院前20d,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伴尿少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尿沉渣检查:尿蛋白(+++)。入院查体:BP110/60mmHg,双眼睑水肿,睑结膜略苍白,右侧颈后及腋窝下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可推动,最大淋巴结约为2cm×3cm。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心律齐,腹软,双下肢水肿。化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08×109/L[标准值:(3.97~9.15)×109/L],嗜酸粒细胞绝对值2.48×109/L[标准值:(0.05~0.5)×109/L],嗜酸粒细胞百分比35%(标准值:0.5%~  相似文献   
3.
药物致急性间质性肾炎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不同临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19例明确由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AIN)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中,由利福平、羟氨苄青霉素和他克莫司所引起的AIN与既往临床认识有所差异。结论无论是临床常用药物,还是治疗探索中的新药都有可能引起肾间质损害,应该给予足够的认识,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尽可能早期发现问题,防止出现不可逆的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频次的血液灌流(HP)对尿毒症血透患者FGF23、PTH及血磷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60例随机分为HD+HP2组20例、HD+HP3组20例和HD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血液透析(HD),每周3次,HD+HP2组在HD的基础上每2周串联1次血液灌流,HD+HP3组在HD的基础上每3周串联1次血液灌流。检测首次HD或HD+HP治疗前和12周后血清FGF23、PTH和钙、磷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HD组和HD+HP各组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HP2组血清FGF23、PTH明显下降,与HD组或HD+HP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2周串联1次血液灌流可以较好清除血FGF23、PTH。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体内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变化影响及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改善。方法选择符合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尿毒症患者20例先后行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将血压变化的差值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比较血液透析前后及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前后血管紧张素Ⅱ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透析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在行HD+HP时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升高,P〉0.05透析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血液灌后血管紧张素Ⅱ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有所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血液透析时,血中ATⅡ水平升高。与患者透析相关性高血压有一定关联。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可清除ATⅡ及PTH等引起血压升高的中分子毒素,减少了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已成为当前医院内发生急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本文回顾分析了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住院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和血液灌流(HP)对尿毒症血透患者血磷及甲状旁腺素(PTH)的影响。方法将69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HP+HD组36例、HD组33例,HP+HD组根据原发病又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和非DN组。患者均行常规HD,每周3次;HP+HD组每周串联一次HP。检测各组首次治疗前后和3个月后的血清钙、磷、PTH。结果首次治疗后,HD组、HP+HD组血磷、PTH明显下降(P均〈0.05);与HD组比较,HP+HD组PTH下降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磷无明显变化;与HD组比较,HP+HD组PTH明显下降(P〈0.05)。首次及3个月治疗后,DN组、非DN组血磷及PTH均下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D可清除血清磷,但不能有效地清除船H;HP+HD可有效地清除血清磷、PTH,其清除PTH的效果与原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频次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瘦素水平、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滤过A组(HDF A组)、血液透析滤过B组(HDF B组),于首次血液净化治疗前及3个月试验结束后下一次血液透析前检测患者瘦素、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CHOL)、肌酐(Scr)、尿素氮(BUN),应用主观综合性营养状况评估表(PG-SGA)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 与透析前比较,透析3个月后,HDF A组、HDF B组患者血标本中瘦素水平均降低,但HDF B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与HD组比较HDF B组血瘦素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HDF组、HDF A组、HDF B组的营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HDF B组较HDF A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尿毒症患者采用每周3次血液透析滤过能够更好地降低血液中瘦...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