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线透视下心包穿刺并置管引流(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包积液为临床常见病,常需要心包穿刺引流,以明确诊断或治疗。但心包穿刺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关心包穿刺及引流方法的文献报道较多,我们在总结文献报告方法的基础上,采用X线透视下在心尖区行seldinger法穿刺,并使用小剂量造影剂在穿刺中定位和借助长导丝将引流管放置于心包的最低部位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内皮细胞微粒(EM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ERKl/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HUVECs分为不同浓度EMPs作用组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ERK1/2和ICAM-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 EMPs可诱导HUVECs ICAM-1 mRNA和蛋白及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增加,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均P<0.01);阿托伐他汀及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显著抑制EMPs诱导的HUVECs ICAM-1 mRNA和蛋白及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均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ERK1/2信号通路抑制EMPs诱导HUVECs ICAM-1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尺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总结31例经桡动脉和25例经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例,观察其手术成功率、失败原因和并发症。结果冠脉造影的成功率:桡动脉组90.32%(28/31),尺动脉组80.00%(20/25),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51,P>0.05)。失败原因:桡动脉组3例中,2例因桡动脉穿刺未成功,改经尺动脉成功;1例插管至冠脉开口困难,改经股动脉径路完成。尺动脉组5例均为尺动脉穿刺失败,4例改经桡动脉成功,1例改经股动脉完成。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尺动脉途径可作为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的补充,也可为首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同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诊疗路径。开展初期穿刺难度相对较高,应有成熟的桡动脉穿刺和置管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血管介入诊治术后拔管过程中,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的可能原因。方法 记录分析687例经股动脉入路心血管介入手术后(病例组) ,在拔管压迫止血过程中,发生2 1例VVRS的原因,并与随机抽样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例组中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例比例,术中使用造影剂的剂量和拔管前未接受局部麻醉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 .0 1或0 .0 5 )。结论 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其相应手术时间长、术中使用造影剂较多、术后长时间卧床等,以及拔管前未麻醉可能是VVRS易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往被列为心衰禁忌的β受体阻滞剂,现在已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它能使CHF患者扩大的心脏缩小,血流动力学、运动耐量和临床症状等明显改善,甚至降低病死率和再住院率[1,2]。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CHF时肾上腺素能神经及心脏β受体的变化CHF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等儿茶酚胺物质浓度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一致。CHF早期,平滑肌、肾脏等器官的交感神经尚未被激活时,心脏的交感神经活性即升高了4~5倍[3]。未治疗的…  相似文献   
6.
时间差攻击疗法治疗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时间差攻击疗法治疗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先予磷霉素4g+5%葡萄糖100ml静脉滴注完毕后60min立即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4 g+0.9%NS 25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予氨苄西林/舒巴坦3g+0.9%NS250ml静脉滴注(每天3次)+环丙沙星0.2 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皆为11d,其余治疗方法 相同.结果 试验组采用的磷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时间差攻击疗法治疗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采用文献推荐的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治疗的总有效率(x2=9.56,P=0.023).结论 磷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时间差攻击疗法为治疗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青年和老年男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2000-01/2002-06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分为老年病例组(n=61)、老年正常组(n=37)、青年病例组(n=64)和青年正常组(n=59),进行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尿酸等影响因素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病例组脉压高于其他组,与青年病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88,P=0.03);青年病例组以饮酒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与老年病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0.802;P<0.001);青年病例组尿酸和脂蛋白a明显高于青年正常组,老年病例组脂蛋白a高于老年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519,2.054,3.981;P=0.013,0.043,0.005);青年正常组和青年病例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老年正常组和老年病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老年正常组和老年病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087~5.236;P<0.05~0.001);老年病例组的冠状动脉病变评分明显高于青年病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16,P=0.017)。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病变以脉压增加的全身动脉硬化为主;高尿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青年冠心病的主要特点;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步行训练方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95例Ⅱ~Ⅲ级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随机被分为康复组(152例)和对照组(143例),康复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步行训练,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经过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运动训练前不同组间一般情况、血压、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和左室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训练6个月后各组死亡情况没有差别;步行运动训练组总再次住院率(20.4%∶33.6%)和因心血管疾病再次住院率(11.8%∶22.8%)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运动训练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康复组治疗后静息心率明显下降[(72.1±15.7)次/min,(74.3±16.8)次/min∶(66.8±12.4)次/min],6min步行距离[(284.9±104.7)m,(296.1±134.5)m∶(328.6±124.2)m]和LVEF[(33.4±9.7)%,(30.4±9.6)%∶(35.9±10.9)%]均明显增加(P均0.01);血压和LVED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一定强度的步行训练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康复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晨峰血压和胱抑素C(cystatinC,Cys-C)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测价值。方法:126例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AMBP)检查,分为晨峰血压阳性组(61例),晨峰血压阴性组(65例);检测每个患者的血清Cys-C。预计随访24个月,观察终点AMI。用Partial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晨峰血压和Cys-C与AMI的相关性。结果:与晨峰血压阴性组比较,晨峰血压阳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清Cys-C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HDL明显减低(P0.05)。全部患者随访中位数16.5个月(5~28个月)。总共发生AMI7例(5.56%),晨峰血压阳性组5例(8.19%)晨峰血压阴性组2例(3.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rtial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血糖等因素后,晨峰血压阳性组SBP和DBP与AMI发生呈正相关(P0.05);晨峰血压阳性组血清Cys-C与AMI发生呈正相关(P0.012)。结论:晨峰血压(SBP、DBP)和血清Cys-C高水平具有预测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发生AMI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和治疗效果 .方法 :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 6 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对伴有焦虑障碍者 ,用苯二氮卓类等治疗 .结果 :6 8例患者中焦虑障碍的发生率 16 1% ,治疗好转率为 81 8% ,治疗后HAMA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P <0 0 1) .结论 :焦虑障碍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率高 ,抗焦虑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