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弥可保对断指再植后感觉恢复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弥可保(甲基维生素B12)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感觉神经再生作用并对比不同剂量弥可保的神经再生作用。方法将62例81指近节断指再植术后的病例,根据急诊病历号随机分为3组:A组:弥可保1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30次后改为500μg口服,每日3次,共4个月。B组: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30次后改为500μg口服,每日3次,共4个月。C组:阴性对照组。术后随访4~6个月,平均随访5.6个月。定期测定再植手指指腹的30g压觉,2g触觉,5g痛觉以及两点分辨觉。结果3组对照,实验组手指感觉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阴性对照组,1500μg弥可保组感觉功能恢复显著优于500μg弥可保组。结论弥可保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且与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趾腓侧皮瓣修饰性再造拇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操作技巧。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2例22指拇指指腹缺损的患者,应用同侧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饰性再造拇指指腹缺损,其中采用趾-指动脉和趾-指静脉吻合18例,跖背动脉-桡动脉深支和跖背静脉-手背静脉吻合4例,神经修复均为指-趾神经吻合,供区皮肤缺损采用同侧腹股沟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结果:术后22例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均获成功,伤口一期愈合,无皮瓣坏死。随访6~12个月(平均7.6个月),皮瓣外形逼真,罗纹清晰,出汗、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3.0~6.0 mm,平均4.2 mm。供区植皮完全成活,足部外形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趾腓侧皮瓣是修饰性再造拇指指腹缺损的首选皮瓣,再造拇指指腹外形及功能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3.
吻合血管股骨内侧髁骨瓣移植治疗难治性舟骨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瓣移植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及其治疗难治性舟骨骨折不愈合的初期随访结果.方法 以膝降动脉及其发出的股骨内侧髁骨膜血管网为基础,设计股骨内侧髁游离骨瓣移植治疗10例难治性舟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3~46岁,平均29岁.近极骨折5例,腰部骨折5例.伴驼背畸形4例,近极缺血性坏死4例.骨瓣移至舟骨处充填骨缺损后,将滋养动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伴行静脉与桡动脉伴行静脉端端吻合.术后管型石膏制动8周,根据X线表现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愈合标准是舟骨位、侧位、旋前、旋后45°斜位X线片上均有连续骨小梁通过骨折线.术后半年采用改良Mayo方法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1(8~14)个月.1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8~16)周.腕关节功能:优3例,良6例,可1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吻合血管的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瓣移植治疗难治性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优点是骨块易于切取、易于修整而又不破坏血供,供区并发症少.骨瓣移植后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较传统方法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自体掌长肌腱移植、远尺桡韧带解剖重建的适应证、手术方法 及治疗慢性远尺 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 DRUJ)不稳定的初期随访结果方法 2008年 10月至 2009年 6月, 应用 自体掌长肌腱移植、远尺桡韧带解剖重建术治疗 6例慢性 DRUJ不稳定患者。平均年龄 22岁。男 4例, 女 2例。术中取腕背第四、五伸肌鞘管间纵行切口。切开鞘管, 显露 DRUJ背侧部分。横野L冶形切开远尺 桡背侧关节囊, 显露 DRUJ和三角纤维软骨盘。于桡骨远端尺背侧, 距离月骨窝和乙状切迹各约 5 mm 处钻孔。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做掌侧纵行切口, 切取全长掌长肌腱, 将其一端通过桡骨隧道穿至掌侧, 再用止血钳经三角纤维软骨盘下方透过掌侧关节囊, 将其引至背侧。在尺骨颈和茎突隐窝之间钻孔。将 肌腱两个断端经尺骨隧道引至尺骨颈处, 再把其中一端绕过尺骨颈。将前臂置于中立位, 抽紧缝合肌腱。 术后长臂石膏固定前臂于中立位。 4周后更换为前臂石膏, 继续制动 4周。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 9~24个月随访, 平均 14个月。术后没有感染及感觉神经支损伤等并发症。疼痛减轻, 握力增加。采用改 良 Mayo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 术前平均 69分, 术后平均 95分。 5例患者对手术结果 满意。结论 韧 带解剖重建术适用于无骨性关节炎的慢性 DRUJ不稳定, 术后腕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3种免疫抑制剂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2只W istar大鼠制作动物模型,切断双侧坐骨神经,并予以端端吻合,分别联合给予不同组合的甲基强的松龙、环孢素A(C sA)和FK 506,A组(对照组,n=9)不给药,B组(n=9)术后使用2 d甲基强的松龙20 m g/(kg.d);C组(n=9)在B组的基础上,术后使用2周FK 506,剂量为1 m g/(kg.d);D组(n=3)在B组的基础上,术后使用4周FK 506,剂量同C组;E组(n=9)在B组的基础上,于术后使用2周C sA,剂量为2 m g/(kg.d);F组(n=3)在B组的基础上,于术后使用4周C sA,剂量同E组。于术后1、2和4周各组分别取双侧坐骨神经,进行白细胞介素1β(in terleuk 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 or necros 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 terferon,γIFN-γ)和巨噬细胞游走因子(m acrophage m igration inh ib itoryfactor,M IF)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修复后的坐骨神经IL-1β和IFN-γ的表达高峰出现于术后第1周,术后第2周表达量明显减少,至第4周就难以发现阳性染色;TNF-α和M IF的表达则只出现在第1周,且表达水平较低。各实验组IL-1β、TNF-α和IFN-γ的表达高峰均出现于术后第2周,且持续至第4周仍有表达,M IF的表达高峰出现在第1周,其表达也可持续至第4周。各实验组组间比较发现C~F组间细胞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B组的表达介于A组和其它实验组之间。结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以延缓周围神经损伤后IL-1β、TNFα-、IFN-γ和M IF表达的峰值,而且可以明显延长其表达时间。  相似文献   
6.
全世明  王昱  徐佳  童德迪  温春泉 《安徽医药》2021,25(7):1347-1349
目的 探讨烧伤后耳廓瘢痕畸形的严重程度的分级方法及对应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对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整形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165例烧伤后耳廓瘢痕畸形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按照病人耳廓瘢痕范围,耳廓位置与颅耳角有无异常,耳轮、耳垂、耳甲腔、耳屏等耳廓结构的缺损情况,耳廓结构的辨识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四级评级分类.并分析手术方式与烧伤后耳廓瘢痕畸形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一级轻度耳廓瘢痕畸形74例,二级中度耳廓瘢痕畸形51例,三级中重度耳廓瘢痕畸形27例,四级重度耳廓瘢痕畸形13例.一级轻度耳廓瘢痕畸形最常采用瘢痕切除术,二级中度耳廓瘢痕畸形最常采用瘢痕切除+植皮术,三级中重度耳廓瘢痕畸形最常采用瘢痕切除+局部皮瓣转移+植皮术,四级重度耳廓瘢痕畸形最常采用瘢痕切除+皮瓣转移+植皮+耳廓成形术.结论 本研究首次建立烧伤后耳廓瘢痕畸形的分级标准,有利于畸形严重程度判断,并能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此分级标准简单易行,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使用新型嵌合套筒移植自体血管化腓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 于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例(8髋),平均年龄34.8岁(27~54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 26.5(20.2~30.0)。FicatⅡ期6例(6髋),FicatⅢ期2例(2髋)。术中使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确定植入腓骨方向和长度,辅助植入导针,并配合新型嵌合套筒制备个性化骨隧道用以植入血管化腓骨,术后定期随访髋关节X线和Harris评分。结果 8例患者显露旋股外侧动静脉降支、切取血管化腓骨、股骨头髓芯减压及使用新型嵌合套筒移植血管化腓骨过程顺利。经骨科机器人工作站计算后,最终平均入点误差为1.2 mm(1.2~1.3 mm),平均靶点误差为1.9 mm(1.8~2.1 mm)。术后影像学提示腓骨远端位于股骨头负重区域中央,腓骨远端距离关节面平均7.4 mm(7.0~8.0 mm),植入腓骨血运良好。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平均随访7.5个月,有效率100%,早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骨科机器人辅助下使用新型嵌合套筒可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多种免疫抑制剂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神经轴突和髓鞘再生的影响。方法切断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并予以端端吻合,分组分别联合给予不同时间的甲基强地松龙、CsA和FK506(B组术后使用2 d的甲基强地松龙20 mg·kg~(-1)·d~(-1);C组在B组的基础上,术后使用2周的FK506,剂量为1 mg·kg~(-1)·d~(-1);D组在B组的基础上,术后使用4周的FK506,剂量同C组;E组在B组的基础上,于术后使用2周的CsA,剂量为2 mg-kg~(-1)·d~(-1);F组在B组的基础上,于术后使用4周的CsA,剂量同E组),对照组(A组)不给药,于术后1、2、4周取材坐骨神经,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及Nf和S100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形态学观察,实验组较对照组神经吻合口远端的许旺细胞崩解不彻底,吻合口近端的神经轴突退变距离缩短,神经轴突生长速度更快,神经的再髓鞘化程度更高,早期即可见中央动脉形成。用药2周组与用药4周组在神经修复的组织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NF和S100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后,提示用药组神经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A组),而联合用药组(C、E组)的神经生长速度在2周内比单纯使用甲基强地松龙组(B组)更快。联合用药组(C、E组)S100阳性染色的数量在2周内显著高于对照组(A组)。结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以对神经吻合口远端的许旺细胞和神经吻合口近端的神经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短期用药就可以取得与长时间用药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因右腕部锐器割伤就诊.急诊行清创探查术,术中探查见右腕部近端尺侧一长约5 cm横行伤口,尺侧腕屈肌腱于腕上3 cm处断裂,其深面尺神经完整、连续,尺神经内、外侧未见尺动脉血管束.向远、近端延长切口后,见有一动脉行于掌长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在腕上6cm处越过掌长肌浅面,掌长肌表面可见动脉压迹,行于尺侧腕屈肌桡侧,与尺神经伴行进入Guyon管,因此可确认该血管为变异尺动脉.该动脉较正常者为细,位置表浅.掌长肌、桡侧腕屈肌及指浅屈肌腹较低,腕横纹处尚有肌腹延续.观察健侧前臂可见同样走行的尺浅动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血管损伤患者接受血管吻合后创面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治疗的61例四肢血管损伤患者,通过直接吻合或血管移植进行治疗,其中33例血管吻合口周围创面无法一期关闭,以周围组织覆盖血管吻合口后将VSD应用于血管吻合口周围创面及远端减张创面,而另外28例血管吻合口创面可直接关闭,远端减张创面应用VSD覆盖。结果本组61例中,6例因各种原因而保肢失败,最终截肢治疗,其余55例创面通过游离植皮或者皮瓣而得到关闭,在应用VSD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血管损伤患者中应用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对血管吻合口以周围组织覆盖后应用持续负压吸引未引发吻合口痉挛或者堵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