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分析感冒类中成药处方点评标准在促进该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22年2—10月开具的感冒类中成药处方1 200张。选取2022年2—6月中的600张中感冒类中成药处方进行处方点评标准,设为干预前;选取2022年7—10月中的600张中感冒类中成药处方进行处方点评标准,设为干预后。干预前,开设感冒类中成药的处方,按照常规的中成药管理方法展开。干预后在干预前的基础上,使用一种新的中成药处方点评标准的管理模式。从而分析感冒类中成药品种及类别分布、感冒类中成药处方点评结果、干预前后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用药的满意率。结果:共整理出26种口服剂型的治疗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干预后的不合理使用药物的情况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使用药物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的用药满意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感冒类中成药处方点评标准的规范,可大幅降低此类药物的不合理处方数量,有效推动临床中合理地使用药物,从而可以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妊娠期甲减)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常熟市中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妊娠期甲减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为妊娠期临床甲减,25例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选取同期的25例非妊娠期甲减孕妇,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孕妇的血液,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孕妇的TSH、FT_3及FT_4值,比较两组孕妇的TSH、FT_3及FT_4水平,以及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之间及不同妊娠期(早、中、晚)的TSH、FT_3及FT_4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孕妇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T_3、FT_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临床甲减患者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的TSH水平均增高,而妊娠期临床甲减患者的FT_3、FT_4水平明显低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晚期TSH水平明显低于孕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H、FT_3及FT_4可以作为妊娠期甲减的诊断指标,监测病情并可指导孕妇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于孕16~18周中期妊娠,单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及依沙吖啶羊膜腔联合复方米非司酮的引产效果比较。方法:本院自2008年5月~2012年9月收治中期妊娠引产者250例,总结分析孕16~18周妇女分别采用单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联合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和口服复方米非司酮引产,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在孕16~18周者中,联合引产法在引产成功率及时间上明显优于单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P〈0.05)。  相似文献   
4.
章建娟 《求医问药》2014,(15):275-276
目的:探讨发生前置胎盘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中的148例产妇均为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将其中78例发生前置胎盘的产妇视为研究组,将其中70例健康产妇视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史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均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其剖宫产率为100%(78/78),其中有73.3%(57/78)的患者有流产史,有47.1%(37/78)的患者有分娩史,其产前出血率为51.2%(40/78),其产后出血率为20.5%(16/78)。研究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有流产史、分娩史的比率、发生产前出血、产后出血的几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发生胎盘粘连、贫血、新生儿低评分等并发症的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置胎盘对产妇及其胎儿均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我们应加强对女性进行孕前健康教育,积极预防此病,以实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5.
章建娟  杜洁  徐英芳 《河北医学》2013,19(9):1404-1406
目的:研究探讨胎心监护无反应低变异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且分娩前具有NST监护记录的正常单胎产妇1478例,按照所研究的胎心率变异类型分为四组,甲组1235例(83.56%),乙组156例(10.56%),丙组36例(2.44%),丁组51例(3.45%)。分析比较甲组与乙组、丙组与丁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甲乙两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丁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丙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应激试验(NST)无反应型根据临床不同表现分为无反应低变异型及无反应正常变异型,能够一定程度的提示两种类型不同的临床意义,提高胎儿监护的诊断水平,提高妇产科的临床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