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多西他赛周疗法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单药每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国产多西他赛35mg/m^2静脉滴注1小时,第1、8、15天,28天为1个周期,治疗65岁以上NSCLC患者并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28例患者共化疗86个周期,总有效率(CR+PR)为35.7%(10/28),临床受益率(CR+PR+NC)为64.3%(18/28)。经治疗后患者KPS平均分从基线时的75.5上升至87.7(P〈0.01),咳嗽、咯血、胸痛和气促LCSS平均分从治疗前的64、65、62和65分上升至90、92、87和88分(P〈0.01)。肿瘤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主要毒副作用为疲劳和骨髓抑制,但均可耐受。 结论:多西他赛周疗法治疗老年NSCLC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有效改善症状,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变化意义及冷冻消融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同时检测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冷冻消融术前和术后3个月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占总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15.1±1.6)%vs(7.3±1.2)%,t=15.56,P=0.000]。其升高与患者血清AFP浓度(t=2.16,P<0.05)、肿块大小(t=2.73,P<0.05)和临床分期(t=3.00,P<0.01)显著相关,而与患者性别(t=0.23,P>0.05)、年龄(t=1.61,P>0.05)和结节数量(t=1.00,P>0.05)无显著相关。冷冻消融治疗能使CD4+CD25+T细胞显著性降低[(14.5±1.6)%vs(11.3±1.4)%,t=4.37,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较高,检测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可作为肝癌患者荷瘤状况和疗效评估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中文医学信息服务站点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广州肿瘤咨询网的运营实践,探讨医学信息服务网站运营中的法律与伦理问题。指出我国医学网站应及时备案认证、发表知识产权申明、明确隐私保护政策,建立合法的商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吗啡持续静脉微泵注射用于恶液质合并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49例晚期肿瘤患者,均呈恶液质状态,合并重度癌性疼痛,经口服吗啡或外贴芬太尼治疗效果欠佳。使用微量注射泵给予吗啡持续静脉注射,治疗起始给予吗啡滴定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R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价生活质量,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在吗啡持续静脉注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疼痛显著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吗啡持续静脉微泵注射治疗可以安全应用于恶液质合并重度癌性疼痛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起效迅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100、CD83阳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60例NSCLC病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以S100标志DC,以CD83标志成熟的DC。对浸润性免疫细胞密度进行测定,方法为:选取癌组织内DAB着色显著的区域作为计数区域,计数10个高倍视野以其平均数作为该项指标的最后值,根据免疫细胞在癌组织或癌巢中的浸润程度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浸润组和显著浸润组。结果 S100+DC广泛分布于癌组织及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60例标本中有38例在癌组织中检测到不同程度的S100+DC浸润,它们具有典型的树状突起。CD83+DC不具有典型的树状突起,多呈椭圆形,多分布于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癌组织中央仅可见零星分布,60例标本中有28例检测到不同程度的CD83+DC浸润。癌组织或癌巢中S100+DC浸润密度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有关,S100+DC显著浸润组有较高的生存率(P<005),而癌组织CD83+DC与预后无关。结论 NSCLC癌组织或癌巢中S100+DC浸润密度可作为肺癌患者术后一个有价值的预后因子,而CD83+DC不具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氩氦刀局部消融联合华蟾素和生脉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单纯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试验组在氩氦刀术后次日起静脉滴注华蟾素40mL/d,生脉注射液50mL/d,连用14d,4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周期。结果:试验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比例及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ALT、AST、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ALB)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比例及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ALT、AST、TBIL升高(P<0.05),ALB降低(P<0.05)。对≥3cm的肿瘤1年内随访发现,试验组的复发率为17.4%(4/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5%(10/23)(P<0.05)。结论:氩氦刀局部消融联合华蟾素和生脉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肝脏功能,降低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窟窿体(vault)是生物细胞内新发现的细胞器,从粘菌到人类,构成窟窿体的各种大分子,其氨基酸或核酸序列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人类窟窿体由三种蛋白质和十六条RNA短链构成,主要分布于具有分泌与排泄功能的上皮细胞内。窟窿体可能通过细胞核-细胞质间的物质转运、囊泡隔离与运输、胞吐作用、甚至DNA修复等机制导致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而人类窟窿体主要构件——肺耐药蛋白(1ung resistance protem,LRP)已被公认为又一个肿瘤细胞抗药性表型标志物,可用于化疗敏感性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结合广州肿瘤咨询网建设与运营经验,对肿瘤医学咨询网站的运营方式做以探讨。肿瘤医学咨询网站规范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专业的团队维护、相应的网络技术支持和规范的政府认证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吗啡持续静脉微泵注射用于恶液质合并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49例晚期肿瘤患者,均呈恶液质状态,合并重度癌性疼痛,经口服吗啡或外贴芬太尼治疗效果欠佳.使用微量注射泵给予吗啡持续静脉注射,治疗起始给予吗啡滴定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R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价生活质量,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在吗啡持续静脉注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疼痛显著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吗啡持续静脉微泵注射治疗可以安全应用于恶液质合并重度癌性疼痛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起效迅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B超引导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华蟾素和生脉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40例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单纯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试验组在氩氦刀术后次日起静脉滴注华蟾素40ml/天,生脉注射液50 ml/天,连用14天,4周为1周期,连续治疗3周期。结果 CT象大部分肿块治疗后表现为坏死组织。试验组和对照组AFP下降率分别为85%和60% (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80%和50% (p<0.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60%,35%和 70%,25%, 10% (p<0.05)。结论 氩氦刀局部消融联合华蟾素和生脉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可降低肿瘤负荷,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可作为治疗中晚期的原发性肝癌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消融 华蟾素 生脉注射液 原发性肝癌 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