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确定舒胃宁中陈皮挥发油的最佳大生产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陈皮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挥发油得率和乳化比值为评价指标。结果陈皮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成粗粉、加6倍量水、浸泡1h、提取6110结论最佳提取工艺可行且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梦宁片中栀子苷含量。方法 :采用EclipseXDB C18色谱柱 (4 .6mm× 2 5 0mm ,5μm) ,以0 .2 %三乙胺水溶液 (含 0 .1%磷酸 ) 乙腈 (85∶1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4 0nm ,流速 1.0mL·min-1。结果 :栀子苷进样量在 0 .0 988μg~0 .4 94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r =0 .9995 (n =5 ) ,回收率为97.91% (n =5 )。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 ,精密度好 ,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陈占立  孙爱平  魏学君  李知遥  石润波 《中草药》2009,40(10):1566-1569
目的 考察无机陶瓷膜在制首乌颗粒水提液精制过程中,不同孔径的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并进行膜过程优化设计.方法 以制首乌水提液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种不同孔径膜及不同操作参数下膜渗透通量及有效成分的变化等.结果 50 nm膜的膜渗透通量和二苯乙烯苷转移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膜,应以操作压差0.8~1.2MPa,温度50~60℃、膜面流速3.0 m/s作为大生产合适的滤过条件,当滤过液浓缩到原液体积1/10时,加入相同体积的去离子水,其有效成分转移率达80%以上,即可结束滤过.本系统采用强酸、强碱交替清洗的方法,可使膜通量恢复90%以上.结论 采用无机陶瓷膜超滤技术精制制首乌颗粒是可行的适用技术,为陶瓷膜分离技术应用于中药水提液的精制提供了工艺技术参数及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最佳且适合大生产的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样品中的二苯乙烯苷含量,对提取、浓缩及干燥工艺条件进行比较,使二苯乙烯苷尽可能少地被破坏.结果 采用7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1次10倍量提取2 h,第2次8倍量提取2 h,第3次8倍量提取1 h,在碱性条件真空浓缩后喷雾干燥即可.结论 该工艺科学、可行、稳定,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5.
淫羊藿醇提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淫羊藿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淫羊藿苷、淫羊藿总黄酮为综合评价指标对醇提条件进行筛选。结果:优选的最佳工艺是采用10倍量7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通过验证试验,表明所选的工艺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6.
丁英平  熊富良  王永平  石润波  叶玉杰 《中成药》2005,27(10):1149-1152
目的:建立产妇康颗粒(黄芪、益母草、枳壳、仙鹤草、生地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处方中的益母草、枳壳、仙鹤草、生地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了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专属性强,分离度好;黄芪甲苷对照品在0.336~2.0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加样回收率97.13%,RSD为1.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产妇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无机陶瓷膜超滤精制连花清瘟颗粒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无机陶瓷膜精制连花清瘟颗粒过程中,考察不同孔径的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并进行膜过程优化设计.方法 以连花清瘟水提液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种不同孔径膜及不同操作参数下对膜通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 50 nm膜的膜通量最大,甘草酸及绿原酸转移率最高,最佳大生产过滤条件为操作压差为0.08~0.12 MPa,过滤温度50~60℃,膜面流速3.0 m/s;当过滤液浓缩到原液体积1/10时,加入相同体积的水,有效成分转移率达80%以上,即可结束过滤.采用强酸、强碱交替清洗,膜通量可恢复99%以上.结论 采用无机陶瓷膜超滤技术精制连花清瘟颗粒是可行的,并为陶瓷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其它中药水提液的精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无机陶瓷膜在制首乌颗粒水提液精制过程中,不同孔径的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并进行膜过程优化设计。方法 以制首乌水提液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种不同孔径膜及不同操作参数下膜渗透通量及有效成分的变化等。结果 50 nm膜的膜渗透通量和二苯乙烯苷转移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膜,应以操作压差0。8~1。2 MPa, 温度50~60 ℃、膜面流速3.0 m/s作为大生产合适的滤过条件,当滤过液浓缩到原液体积1/10时,加入相同体积的去离子水,其有效成分转移率达80%以上,即可结束滤过,本系统采用强酸、强碱交替清洗的方法,可使膜通量恢复90%以上。结论 采用无机陶瓷膜超滤技术精制制首乌颗粒是可行的适用技术,为陶瓷膜分离技术应用于中药水提液的精制提供了工艺技术参数及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矮地茶胶囊中岩白菜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原料药矮地茶及复方矮地荼胶囊q-岩白菜素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C。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溶液(11:89),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75nm。结果岩白菜素进样量在0.06175~1.9760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0.3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迅速,重现性良好,可用于矮地茶、复方矮地茶胶囊及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