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斯平导致尿毒症血透患者精神神经异常1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马斯平(Maxipime),通用名为盐酸头孢吡肟(cefepime),是第四代头孢菌素,因其强效广谱,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常用于各种重度感染的治疗.但我们也应注意某些特殊情况下,马斯平能诱发严重少见的不良反应.这里报道1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马斯平后出现精神神经异常的诊治经过.  相似文献   
2.
镉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镉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影响及其与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行人工去卵巢术,分别经饮水给不同剂量的镉染毒,24周后处死。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HOLOGIC,QDR-4000)测定股骨颈、股骨中点及腰椎的骨密度,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尿及骨镉,放免法测定血清雌二醇,同时测定镉肾损伤指标尿β2-微球蛋白和尿钙。结果:大鼠去卵巢后,体内雌二醇水平低下,骨密度明显下降。镉染毒可使大鼠股骨颈的骨密度明显降低,且随镉染毒剂量增加呈下降趋势。镉染毒后,大鼠发生肾损伤,尿β2-微球蛋白和尿钙含量升高。同时股骨颈的骨密度与肾损伤指标β2-微球蛋白有显著性相关。结论:镉染毒可降低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对股骨颈作用尤为敏感,而且镉引起的骨损伤与镉造成的肾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诊断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1月288例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DILI住院患者的因果关系评价法(Roussel Uclaf causality assessment method,RUCAM)评分进行统计,并分析其血生化指标(ALT、AST、TBIL、TBA、GGT和ALP)、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288例DILI患者中,肝细胞损伤型234例,占81.25%;胆汁淤积型27例,占9.38%;混合型27例,占9.38%。RUCAM评分≥3分的患者246例,占85.42%。实验室检查表明:ALT>400U/L的混合型患者比例高于肝细胞损伤型和胆汁淤积型患者(P<0.05),GGT>320U/L和ALP>150U/L的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比例高于肝细胞损伤型患者(P<0.05);288例中血清自身抗体阳性60例,占20.83%。肝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39例(13.54%)有发展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趋势;36例(12.50%)为慢性肝炎病理改变,胆汁淤积型患者发生率高于肝细胞损伤型患者(P<0.05)。结论 RUCAM评分与病理学检查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临床诊断DILI的重要参考。胆汁淤积型DILI患者有更明显的慢性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加减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加减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肝功能指标值及腹水、腹胀、疼痛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提升(P 0.05),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4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腹水、腹胀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加减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缩短腹水、腹胀及疼痛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散结消臌汤治疗血瘀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血瘀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预后效果。结果:该院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西医联合益气散结消臌汤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散结消臌汤治疗血瘀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切确。  相似文献   
6.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总结121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发病、转归及死亡相关因素,对比观察老年组与非老年组透析疗效。结果缺血性肾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药物性肾损害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前三位病因,老年组的透析充分性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多元回归表明低蛋白血症及C反应蛋白升高是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继发性肾脏疾病成为老年人尿毒症的主要病冈,营养小良及炎症是导致老年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内镜联合特利加压素或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VB)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因肝硬化EGVB并给予急诊内镜下硬化治疗或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的患者128例,分别给予特利加压素和生长抑素治疗,据此分为特利加压素治疗组(n=80)和生长抑素治疗组(n=48).在急诊胃镜治疗后24 h行第2次内镜复查,观察2组的24 h止血率、6周病死率、粪便转黄时间、粪便潜血转阴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24 h止血率、粪便转黄时间、粪便潜血转阴时间等方面比较,特利加压素组均优于生长抑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2组患者在6周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管活性药物联合内镜治疗是EGVB有效的止血措施,止血24 h复查内镜可以准确判断EGVB控制与否,并可及时给予再次内镜治疗.特利加压素联合内镜治疗可以更快控制急性EGVB,有利于更早进行EGVB二级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合并慢性乙肝或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理诊断为HBV—GN,同时合并慢性乙肝或肝硬化的患者共36例。患者分成2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组25例,给予拉米夫定0.1g,1次/d,或恩替卡韦0.5mg,1次,d,空腹口服;对照组11例,未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2组均给予常规保肝降酶及保护肾功能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包括用药期间尿蛋白排泄情况、肝。肾功能和乙肝病毒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时,抗病毒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血清AL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和ALB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改善。2组ALT和AST水平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但抗病毒治疗组ALT和AS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抗病毒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抗病毒治疗组治疗12个月时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HBV—GN,可显著降低尿蛋白,使ALB升高,HBVDNA水平降低,缓解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取得满意疗效,且耐受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合并败血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合并产酸克雷伯菌引起的败血症休克后很快好转的肝硬化病例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治愈的产酸克雷伯菌引起的肝硬化患者败血症休克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39岁。2006年查体发现HBsAg阳性,2011年5月确诊为肝硬化,2012年4月因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入我院,化验血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能属Child-PughA级,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提示CD8+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绝对值及比值均低于正常值,淋巴细胞总数、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B淋巴细胞绝对值均正常。5月3日中午患者进食外购蘑菇鸡汤后,又食1个芒果,下午16:30突感畏寒,随后出现战栗,上腹部绞痛,阵发性加  相似文献   
10.
血脂代谢紊乱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脂主要成分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7-01/2004—12与血脂代谢紊乱及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的章,检索词“lipid,cardiovascular disease,chronic renal failure”,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计算机检索清华全数据库2001-01/2004—12关于血脂代谢紊乱及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的章,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检索词“血脂,血液透析,心血管并发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献,筛除明显不随机的研究,对剩余的献开始查找全。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29篇关于血脂代谢紊乱及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心血管并发症的随机和未随机研究章,35个实验或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94篇章,211篇为未随机研究或重复性研究,83篇为综述类章。资料综合:35个试验包括约10521例患,证实了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血脂特点,而血脂异常与老龄、糖尿病等因素一起诱发冠状动脉缺血、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或动脉硬化等,加速血液透析患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积极的综合康复治疗及药物降脂治疗等可有效纠正血脂异常,并减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心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结论:血脂代谢紊乱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通过对血液透析患采用合适的透析处方、并长期辅以综合康复治疗及药物治疗等措施积极纠正血脂代谢紊乱,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