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制备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鼠源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并进行相关的特异性鉴定。方法:该研究采用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ACLY为抗原免疫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利用杂交瘤融合细胞技术构建稳定分泌ACLY McAb的杂交瘤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荧光(IF)、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IHC)、流式细胞术(FCM)等鉴定其生物活性,检测所得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复筛后获得了一株能稳定分泌ACLY McAb的杂交瘤细胞(5F8D11),Ig亚类为IgG1,轻链为κ链;Western-blot、IHC、IF分析和ELISA检测证实该株ACLY McAb与ACLY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该株抗ACLY特异性的McAb的成功制备,为检测ACLY蛋白表达水平及研究ACLY在肿瘤及心血管疾病中的致病机制提供有力的工具,将有助于对肿瘤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制定多样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可满足产业化需求的靶向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嵌合抗原受体(CAR)慢病毒生产工艺。方法 以EpCAM蛋白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EpCAM单抗,采用EpCAM单抗的scFv为胞外单链可变区,构建人源化靶向EpCAM的第三代CAR载体质粒,并通过EpCAM CAR载体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HEK 293T细胞获得慢病毒粗毒液,粗毒液经核酸酶孵育、过滤澄清、Core 700层析、浓缩换液、除菌过滤、制剂分装等工序获得EpCAM慢病毒成品。结果 通过EpCAM单抗成功构建了靶向EpCAM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Humanized EpCAM ScFv-CD28-CD3ζ-CAR,并通过该EpCAM CAR进行2 L悬浮体系慢病毒包装所收获粗毒液,经层析及超滤浓缩等纯化工艺收获慢病毒成品100 mL,成品慢病毒转导滴度达2.16×108 TU/mL,慢病毒总量达2.16×1010 TU。成功开发了可满足产业化需求的靶向EpCAM CAR慢病毒上游包装及下游纯化生产工艺。结论 具有成本效益的慢病毒(LV)载体制备对于满足产业化需求至关重要,本研究在EpCAM蛋白、EpCAM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接头蛋白c-Crk单克隆抗体。方法以c-Crk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建立稳定分泌抗c-CrkmcAb的杂交瘤细胞,用ELISA,western-blot等鉴定其生物活性。结果获得两株能稳定分泌c-CrkmcAb的杂交瘤细胞(3C7、3G11),亚类均为IgG1;腹水效价为1∶105;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和ELISA检测证实两株mcAb均与c-Crk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两株抗c-Crk特异性的mcAb,可用于c-Crk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田方艳  曹辉  张培湘 《肿瘤药学》2013,(1):26-29,43
目的制备针对热休克蛋白27/热休克蛋白B1(HSP27/HSPB1)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用HSP27/HSPB1作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经PEG融合,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进行克隆化培养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制备HSP27/HSPB1单克隆抗体,并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技术对所制备的抗体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了一株可稳定分泌HSP27/HSPB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4C9C7,其亚类是IgG1,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组织和细胞中的HSP27/HSPB1蛋白。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可稳定分泌HSP27/HSPB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及HSP27/HSPB1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可应用于各种相关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