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将80例泛发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复方甘草酸苷组(42例)和甘草酸二铵组(38例),采用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d内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8.57%和52.63%;14d内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92.86%和81.58%;两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8.7±4.2)天和(12.0±6.8)天,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者治疗泛发性湿疹均有良好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别,但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相对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所需治疗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浙产山鸡椒根、茎、叶和花序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75个化合物。根挥发油主要成分是柠檬烯、α-柠檬醛和β-柠檬醛。茎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芹子-6-烯-4-醇、(R)-4-萜品醇和α-柠檬醛。叶挥发油主要成分是α-蒎烯、桉树脑和桧烯。花序挥发油主要成分是α-萜品醇和顺式-β-萜品醇。结论:浙产山鸡椒根、茎、叶和花序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所差异,且相同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浙产连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挥发油鉴定出3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石竹烯及其氧化物(25.14%)、早熟素Ⅰ和Ⅱ(12.58%)、喇叭烯(10.6%)、异松蒎酮(10.5%)、β-荜澄茄油烯(6.34%),且油中含有一定量的反式斯巴醇(4.53%)、γ-榄香烯(4.68%)、β-榄香烯(1.45%)和D-柠檬烯(0.39%)。结论浙产连钱草挥发油舍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排序的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鼻腔喷雾剂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鼻腔喷雾剂的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逐年提高。糖皮质激素类鼻喷雾剂占主导地位,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销售金额居榜首,呋麻滴鼻剂的用药频率居首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灵敏、快速的人血浆中百草枯的HPLC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方法:以5-溴脲嘧啶为内标物,血浆经10%三氯乙酸甲醇去蛋白。采用XBridge-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缓冲盐(V∶V,5∶95),缓冲盐为25.0 mmol/L磷酸二氢钠,含1.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pH 2.6,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8 nm,柱温35℃。结果:百草枯和内标的出峰时间分别为6.0 min和3.5 min,百草枯在0.05μg/ml~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低、中、高3种浓度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6%,相对回收率100.623±5.443%,平均绝对回收率88.374±5.66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准确率高,可作为快速、准确测定人血浆中百草枯血药浓度的有效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首乌藤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年限首乌藤大黄素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首乌藤大黄素含量。ZorbaxXDB-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70:30);检测波长:254nm;流速:1.5ml·min-1;柱温:40℃;进样量:20μl。结果:大黄素进样在1~50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加样回收率为98.99%,RSD为2.65%(n=6)。首乌藤1、2、3、5年大黄素含量分别为0.3456、2.2724、3.3670、4.2204mg·g-1。结论:本法适用于首乌藤中大黄素含量的检测。大黄素含量随首乌藤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种植时间2~3年大黄素含量增长最快。  相似文献   
7.
收集国内文献报道的13例银杏达莫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过敏性休克最多见和最严重,亦有静脉炎等的新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以雷贝拉唑或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一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以客观评价其疗效。方法搜索2000年10月至2008年10月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关于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根据标准筛选出9篇文献,运用RevMan4.2统计软件对文献试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同时绘制漏斗图,检查发表偏倚。结果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的1,3,7d时症状缓解情况及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显著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治疗溃疡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种方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具有起效迅速、临床症状缓解快、HP根除率高、溃疡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王陈翔  周子晔 《海峡药学》2007,19(12):125-126
采用频度分析和金额排序的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调血脂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调血脂药消耗金额每年增长率超过5%,他汀类调血脂药消耗金额占总金额的68.43%~77.14%,在我院使用的10种调血脂药中,他汀类有4种,排序靠前的是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用量上升最快是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替比夫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全文数据库,就替比夫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收集替比夫定不良反应1 012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42例,对涉及患者的一般情况、联合用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处置和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男性41例,5例死亡,均为横纹肌溶解导致。结论 临床使用替比夫定应加强监测,避免出现高死亡率的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