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据文献报道其局部复发率约为5%~20%。局部复发率是直接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总结复发原因、找出预防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是临床外科医生责无旁贷的使命。本文就我院1997年~2000年共收治的126例直肠癌,局部复发25例进行了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126例中复发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0例直肠癌患者、4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VEGF-C含量,分析VEGF-C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1)直肠癌组血清VEGF-C为326.94±13.19 pg/ml,对照组为185.97±17.27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直肠癌组术前血清VEGF-C含量为326.94±13.19 pg/ml,术后1月VEGF-C含量为206.45±15.36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直肠癌组血清VEGF-C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原发肿瘤Dukes分期:A-D期VEGF-C含量分别为271.25±30.13 pg/ml、315.22±22.17 pg/ml、376.77±95.29 pg/ml和427.41±40.19 pg/ml,D期患者VEGF-C含量明显高于A、B和C期(P〈0.05)。C期患者VEGF-C含量明显高于A期(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淋巴结转移22例,VEGF-C含量为273.25±18.64 pg/ml;有淋巴结转移18例,VEGF-C含量为398.79±25.24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直肠癌患者血清中VEGF-C含量有可能作为直肠癌肿瘤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3例,34例在术中成功保留肋间臂神经(保留组).29例未保留肋间臂神经(未保留组)。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上臂感觉功能。[结果]保留组患者术后出现上臂的感觉障碍率为14.7%(5/34).未保留组术后出现上臂的感觉障碍率为65.5%(19/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7.13,P=-0.0003)。两组患者腋窝清扫淋巴结数目无显著性差异(X^2=0.923,P=-0.337)。[结论]乳腺癌患者在遵循肿瘤根治原则基础上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率.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189例Ⅰ、Ⅱa期乳癌患者前瞻性非随机分为两组:(1)保乳组:92例行乳腺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对照组:97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两组术后均给予相同方案的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并进行美容评估。结果本组178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4.2%,中位随访时间为78个月。局部复发:保乳组3例,对照组1例。保乳组3年存活率97.7%,5年存活率94.1%,远处转移率7.9%。对照组3年存活率97.8%,5年存活率90.8%,远处转移率7.9%,两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3、5年生存率差异应用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年龄、ER、PR情况不是影响生存的风险因素,TNM分期与生存率有关。85.5%患者对保乳手术的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对早期乳癌使用保乳综合治疗可达到传统根治术相当的治疗效果,应作为早期乳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使用16号静脉留置针电凝曲张静脉,观察术中、术后疗效.结果:电凝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结论: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微创治疗效果,值得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06年2月-2009年3月62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给予CET方案化疗4~6周期后评估符合保乳条件行保乳治疗.分析新辅助化疗有效率及保乳术后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等.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率88.7%.符合保乳条件50例(80.6%,50/62).实际48例保乳成功.经40~81个月随访,同侧乳房复发率4.16%,远处转移率8.33%,乳房外形满意率87.5%.结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治疗是可行的,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精确的术前评估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王绪麟  黄桂林 《新疆医学》2007,37(5):256-259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逐年有年轻化的趋势。外科手术仍然是直肠癌的主要疗法。随着直肠全系膜切除(TME)及侧方淋巴结清扫等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直肠癌的复发率,明显延长了生存期。然而手术范围扩大易损伤自主神经,有文献报道术后患者性功能及排尿功能障碍率发生分别为40%~100%和7%~70%。[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绪麟  赵莉  张经济 《新疆医学》2004,34(3):135-136
乳头溢液为乳腺病的常见症状,其所占比例仅次于乳腺肿块、乳腺疼痛。最常见的病因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约占35%~50%,其次是乳腺囊性病变及导管扩张症,5%~15%病例是由乳腺癌引起,而1%乳腺癌以乳头溢液唯一表现。为此我们回顾了我院2000年5月~2004年3月行外科治疗的36例乳头溢液病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扩大,如侧方淋巴结的清扫以及全盆脏器切除术的应用和日益成熟,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已明显改善。但是随着手术范围的扩大,术中不可避免地会损伤盆腔自主神经,术后患者的排尿及性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目前直肠全系膜切除(TME)手术方式已成为医学界公认的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金标准”。由于TME强调在直视下锐性分离,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早期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标准处理模式,但是经新辅助化疗(NAC)后腋窝淋巴结转阴患者的SLNB存在很大争议,已成为关注焦点。本研究探讨NAC后腋窝淋巴结转阴的乳腺癌患者SLNB的可行性及影响SLNB假阴性率的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7月—2022年7月海口市人民医院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经NAC后腋窝淋巴结降期为阴性的患者45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染色法行SLNB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除(ALND),分析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假阴性率,准确率等指标,并对可能影响SLNB的假阴性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LNB成功率93.3%,检出前哨淋巴结138枚;准确率90.4%,假阴性率12.5%。肿瘤大小(≤5 cm、>5 cm)与NAC前淋巴结状态(1枚、2枚、≥3枚)对SLNB的成功率、准确率、假阴性率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前哨淋巴结检出数目(1枚、2枚、≥3枚)对SLNB准确率(P=0.009)与假阴性率(P=0.002)有明显影响,检出数目越多准确率越高、假阴性率越低。结论:腋窝淋巴结阳性经NAC后转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