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大豆黄卷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历代医家记载大豆黄卷多为黑豆发芽的产物,也有医家认为黄豆、黑豆均可或只用黄豆发芽,及至现代则以黄豆、黑豆混用为主。南北朝之前,大豆黄卷发芽工艺多为土培,其后流行水培发芽;其药用部位可能也随之由最初的地上部分转变为包括大豆和芽体在内的整体。历代工艺均以发芽的长短控制大豆黄卷的炮制终点,但古今对芽长的认识存在差异。唐代以前临方多生用大豆黄卷,自唐代开始出现多种多样的后续炮制品种。历代医家皆认为大豆黄卷性平味甘,无毒,主流多认为其归脾、肺、胃经,但对大豆黄卷的发汗解表之功效亦有不同认识。该文系统梳理大豆黄卷的本草古籍,探究其在历代本草中的发展演变,归纳总结药名、炮制沿革、性味功用和品质评价等内容,以期正本清源,为大豆黄卷的合理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满元  杨岚  张东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2):1698-1669
 目的建立青蒿药材中青蒿乙素简便易行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测定不同来源青蒿中青蒿乙素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石油醚超声提取,硅胶小柱净化,ODS柱,甲醇-水(6∶4)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青蒿乙素获良好分离,在0.02~0.40μg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0.0%,RSD为2.22%(n=6)。不同来源最高含量为0.18%,最低含量为0.003%。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青蒿药材中青蒿乙素的含量测定。不同来源青蒿中青蒿乙素的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物技术结合传统栽培方法在黄花蒿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培养及扩繁等现代生物技术将优良黄花蒿品种迅速扩大到露地大面积栽培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黄花蒿的标准化、现代化栽培,提高其产量与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黄花蒿花序为外植体分别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和根的分化得黄花蒿组培苗;利用黄花蒿组培苗进行继代生根培养。并依次完成温室移栽和露地栽培。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组培苗、温室苗及大田苗的青蒿素含量进行动态测定.并与对照药材、野生药材相比较。结果:黄花蒿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茅分化率为100%.根分化率可达75%;黄花蒿组培苗生根率和成活率高.均在95%以上,且生长性状稳定:不同培养期的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均高于野生黄花蒿。结论:此方法成本低廉、简便易行.适合用于迅速扩大黄花蒿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标准化种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糖肾宁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成型性、溶解性、吸湿性及吸湿后外观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辅料种类,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辅料配合比例、用量、润湿剂浓度等成型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提取物-糊精-甘露醇(4∶3∶3),加入75%乙醇制软材,干燥温度55℃。总评"归一值"(overall desirability,OD)平均值0.786,与模型方程理论预测值(0.78)的偏差0.8%。制备的颗粒剂合格收率88.44%,溶化时间0.5 min,临界相对湿度约70%,休止角34.8度,堆密度0.49 g·m L-1。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糖肾宁颗粒具有合格率高、溶化性好、抗吸湿性强的特征,为该制剂的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风险管理对于缓释/控释制剂的用药安全十分重要。本文通过统计《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收载的缓释/控释制剂品种、规格、剂型和服用方法 ,并结合文献分析缓控/释制剂存在的风险,探讨造成此类制剂风险的原因,并为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提出相应建议。建议提高缓释/控释制剂注册审批的技术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及质量监测,发挥药师的药学服务作用,提高医生和患者对于缓释/控释制剂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下甘草酸合成与脱落酸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鹏  刘长利  许利平  王满元  于萍 《中草药》2010,41(8):1375-1377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植物体内的甘草酸与植物抗旱信号传导物质脱落酸量的变化,分析二者相关关系。方法以人工培育甘草为材料,按照外源钙叶面喷施浓度、喷施季节与干旱胁迫程度3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检测不同试验处理下的甘草酸与脱落酸量变化,分析各试验因素对甘草酸、脱落酸量变化的影响,以及两者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干旱胁迫对甘草酸和脱落酸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且二者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干旱胁迫下甘草植物体内甘草酸的合成积累与抗旱信号传导物质脱落酸的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北京产黄花蒿中青蒿酸的含量测定及定向分离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北京产黄花蒿中青蒿酸含量,以Agilent Extend-C18 ODS(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以甲醇-0.05%醋酸水溶液(85:15)作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采用乙醇冷浸提取、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手段定向分离青蒿酸。结果:青蒿酸在0.11~2.76 μg 进样量与峰面积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98.39%,RSD 0.81%,北京产黄花蒿中青蒿酸的含量为0.36%~0.58%;建立了从北京产黄花蒿中定向分离纯度>98%的青蒿酸的方法。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北京产青蒿中青蒿酸的含量测定;提取分离路线可用于北京产黄花蒿中青蒿酸的定向分离。  相似文献   
8.
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群体,其自身的年轻特性,不仅体现在激情、耐心、创新上,还包含各方面经验的不足。青年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远近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效果。因此,高校青年教师要恰当处理好与学生关系的亲密度,既要富有激情、耐心、创新思维,更要严格要求,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马莉  王玄  马琳  王满元  仇峰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3):4629-4633
该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僵蚕麸炒前后总蛋白含量的差异及炒制后黄曲霉素限量的变化,探究动物药僵蚕高温炮制的科学合理性。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水溶性蛋白质含量;SDS-PAGE法比较僵蚕生品及麸炒僵蚕的蛋白质差异性;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进行限量检查。结果显示生僵蚕的水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7.065±0.249) mg·g-1,麸炒僵蚕的水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9.756±1.961) mg·g-1;生僵蚕的蛋白质电泳条带和麸炒僵蚕的电泳条带皆约为6条。在 31.90,26.80,18.71,15.00 kDa左右分别有一个蛋白片段,生品丰度大于麸炒品;而在10.18,8.929 kDa处条带麸炒品明显深于生品,即麸炒品蛋白丰度大于生品,推测可能是部分蛋白质降解为小分子多肽所致。生品中黄曲霉毒素G1,B1,G2,B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82,0.207,0.223,0.073 μg·kg-1,而麸炒僵蚕中未检出。以上结果表明动物药僵蚕经过高温麸炒,蛋白质含量下降。这与炮制缓和药性的目的相吻合,而且僵蚕在麸炒过程中,通过炮制辅料的作用,毒性成分黄曲霉毒素完全被吸附,未检出毒性成分,增加了药材的安全性。麸炒僵蚕作为一种传统的炮制方法,具有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对长叶缬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TLC和反相制备HPLC分离技术,从长叶缬草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经MS和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包括11个黄酮类化合物:6,8-二甲基芹菜素(1),6-甲基芹菜素(2),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芫花素(4),金合欢素(5),芹菜素(6),槲皮素(7),麦黄酮(8),杜鹃素(9),异野樱素(10),5,3',4'-三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11); 2个单萜类化合物:(-)-bornyl ferulate(12)和(-)-bornyl caffeate(13)。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9~13为首次该从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