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长骨的生长主要经过软骨内成骨,长骨干髓端生长板的发育过程即软骨内成骨过程,生长板软骨的排列、增殖、分化、生化合成紊乱及矿化过程异常均要引起长骨生长发育障碍,现已知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和激素对软骨内成骨过程起作用,调控生长板的发育、矿化过程。本文主要阐述长骨干骰端生长板发育中多种细胞生长因子、激素对该过程的调控作用。1软骨内成骨过程长骨的胚基最初由间叶细胞聚集,形成软骨雏形。在长骨骨干中段,围绕软骨雏形,骨外膜新骨形成骨领而被吸收,两端发生能软骨(干能端生长板软骨)。在能软骨,软骨细胞排列成柱,软骨细…  相似文献   
2.
生长素基因表达的调控儿科学院儿保科王松艳综述黎海芪审校中图分类号R3941生长激素簇的组成与表达生长激素基因簇位于17染色体长臂上(17822-H),长50kb,由5个基因组成[1,2],即垂体生长激素结构基因(hGH-N),绒毛膜催乳激素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3.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裥抗血小板抗体亚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鼠抗人IgG亚类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急、慢性ITP患儿进行血小板表面相关IgG(PAIgG)亚类及血清IgG亚类测定。结果表明:ITP患儿抗血小板抗体有IgG亚类限制性,主要以PAIgG_1和PAIgG_3增高为主。其原因可能与某些感染及免疫调节异常有关。血清IgG亚类缺陷可能是ITP病因之一。PAIgG亚类在诊断和判断疗效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雌激素是生长板闭合过程必不可少的因素,但目前尚无实验从不同层次揭示雌激素对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分析、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目的:探讨雌激素对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能力的调节特点及其在生长板增殖能力老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周龄新西兰雌兔30只,切除双侧卵巢制备去卵巢模型,4周后雌二醇组每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模型组注射灭菌棉籽油。分别于23,26,29周龄时处死白兔,并于处死前7,1h皮下注射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肋骨生长板软骨BrdU阳性细胞;分离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作细胞周期分析:透射电镜观察软骨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两组大鼠BrdU阳性细胞染色率均逐渐下降,雌二醇组肋骨生长板软骨细胞BrdU阳性染色率在23,26周龄时高于模型组(P〈0.05),29周龄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雌二醇组在23,26周龄时S期软骨细胞增多,至29周龄时明显减少;模型组S期软骨细胞的比例无明显改变,至29周出现G2/M期软骨细胞比例减少,细胞增殖指数降低。电镜观察发现,雌二醇组生长板有更多“暗细胞”形式的凋亡增殖软骨细胞。说明雌激素作用早期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但在作用后期出现细胞周期阻滞,软骨细胞增殖率降低,凋亡增多,从而促进生长板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pathy,D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5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只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补阳还五汤和针灸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6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感觉及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西医疗法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明显有所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从而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儿童、青少年骨量发育状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时期骨量发育状况及特点。方法 采用单光子骨密度仪检测了161名健康9-20岁儿童青少年桡骨骨矿含量(BMC值)和骨密度(BMD值)。结果 男、女生骨量发育水平与年龄正相关,男生骨量发育在9-20岁期间呈显著持续增长,女生骨量增长则在16岁后出现减慢趋势;骨量发育与性发育关系密切,男、女生在17岁以后骨量水平已达峰值骨量(PBM)80%以上;体重对桡骨骨量水平作用不显著,青春期第三期(SMR3)以前骨量发育与线性生长关系密切。结论 整个性发育时期,男、女生骨量发育表现出不同特点,此期可积累PBM26%-39%,是骨量发育的关键时期;达到SMR3以前是一“身高关键期”,提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工作应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地屈孕酮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接诊的存在早期先兆流产症状的患者5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地屈孕酮口服治疗,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发现,两组在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组间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屈孕酮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临床具有较好的效果,对于不良反应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2岁,因胸闷心慌气短3年,乏力半年余,伴恶心食少3天,于2004年5月17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因胸闷、心慌气短,于当地医院确诊为冠心病,予口服冠心苏合丸,用法为每日2次,每次2粒。半年前出现乏力,夜尿增多,夜尿量900~1000ml,门诊测血压正常,查血常规示贫血(诊治过程不详),按缺铁性贫血给予治疗,未进一步行肾脏方面的检查。3天前出现恶心、食少,时伴呕吐涎沫,来本院门诊就诊。此时已服冠心苏合丸共计100盒,否认慢性肾脏病史及服用其他药物史。查体:BP120/70mmHg,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口唇淡,心肺无明显异常,肝脾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骨量评价中体格生长的混杂因素,并提出可行的校正方法.方法:调查于2001-10/2002-11在重庆市3所学校(小学、中学和大学各1所)完成,3所学校以班级为抽样单位,选择健康儿童、青少年161名作为调查对象,均在调查前填写知情同意书.使用单光子骨矿分析仪测定调查对象的非优势侧桡骨远端1/3处骨矿含量和骨宽,并测定其身高、体质量,采用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体格生长指标对骨矿含量的影响.结果:儿童、青少年161名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儿童、青少年骨矿含量值、体格发育与年龄的关系:骨矿含量值与年龄呈正相关性(r男生=0.90,r女生=0.79,P<0.01).骨宽、身高、体质量与年龄呈正相关性(r男生=0.75,0.85,0.79;r女生=0.57,0.72,0.71,P<0.01).②儿童、青少年骨宽、骨矿含量值与骨密度的关系:除≥12且<14岁组外,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采用骨宽进行校正得到的骨密度值可较好消除骨骼体积的混杂作用.结论:青春期儿童骨量评价过程中需考虑年龄、骨宽、身高和体质量等影响因素;骨密度值虽可在一定程度消除骨宽的影响,但在儿童快速生长发育时期仍需慎用.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消除骨宽、身高和体质量的混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临床观察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肾脏生化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分别应用分级检验和拉网式检验,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验方法胱抑素C(Cys C)、血肌酐(Scr)以及血尿素氮(BUN)等指标阳性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共有2例患者违反分级检验规则,但复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肾脏生化的拉网检验和分级检验之间相关性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