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15例自发性食管破裂进行病灶清创、适量缝合,加生物胶喷洒粘贴,胸腔冲洗引流,空肠造瘘。结果经手术治疗15例患者中痊愈1Z例,3例继发破裂处瘘,其中1例衰竭死亡,1例延期胸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重建,1例成慢性胸腔窦道。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自发性食管破裂救治成功的关键,延误诊断的病例要力求轻创手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食管部分切除贲门胃底重建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后生命质量.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26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食管胃黏膜吻合贲门胃底重建术172例,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弓上黏膜吻合术加贲门胃底重建术;B组:全层围巾式吻合54例.均参照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QLQ-C30和自制量表对患者术后3个月以上生命质量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结果回访率A组82.6%(142/172),B组77.8%(42/54).A组在体力功能和情感功能维度得分高于B组(P〈0.05),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症状方面得分低于B组(P〈0.05).结论食管胃黏膜弓上吻合贲门胃底重建术后患者体力功能和情感功能优于全层吻合组,吞咽困难、反流症状少于全层吻合术,生命质量高于全层吻合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总结食管中下段癌同时合并胃部癌变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取食管中下段及胃切除后胸腔内结肠代食管、空肠代胃的方法治疗食管中下段癌和胃部重复癌(及残胃癌)。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2例切口感染,2例食管结肠吻合口周围感染,1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并发症为8%。结论对食管胃重复癌的难治性晚期病变,采取此方法能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且胸腔内食管结肠吻合较之颈部吻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后食管胃黏膜活瓣式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剥除食管肌层及胃浆肌层,使黏膜延长3cm~4cm,然后食管黏膜与胃黏膜分层吻合.浆肌层包埋,包埋后吻合口置入胃腔内2cm~3cm,切除胃超过2/3以上时辅以大网膜包绕吻合口。[结果]施行该吻合方法1384例.除12例(0.87%)发生吻合口瘘外,其余均恢复顺利。半年后均可顺利进普食或半流饮食,无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表现。[结论]食管胃黏膜活瓣式吻合术可有效地减少吻合口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后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探讨NAFLD患者肝脏功能恢复的质量。方法纳入2003年某单位接受体检的459名受试者,其中诊断为NAFLD 154例,非脂肪性肝病的正常人群(健康组)305例,2009年对同一受试人群再次进行随访。观察6年后该人群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血脂、肝功能、血尿酸(UA)及腹部超声检查的变化,比较两组人群的预后,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危险或保护)因素。结果 6年后再次检测该研究人群时,之前诊断为NAFLD的154例患者中,有38例超声下脂肪肝消失(男、女分别为13例和25例),其余116例仍为NAFLD(男、女分别为50例和66例);健康组的305例受试者中有91例新发NAFLD(男、女分别为47例和44例),其余214例受试者仍保持健康状态(男、女分别为75例和139例)。原有NAFLD患者例数6年间减少了24.7%(38/154),原来没有NAFLD的正常人群6年间新出现了29.8%(91/305)。NAFLD发生率由原来的33.6%(154/459)增加到45.1%(207/459),6年增加了11.5%。6年前男性NAFLD的高峰年龄位于40~49岁,女性位于60岁以上;6年后男女高峰年龄相同(50~59岁)。新增的NAFLD患者中男性在40~59岁为高峰,女性比男性晚10年左右;NAFLD消失的患者中,男性在50岁以后居多,女性半数以上在60岁以后。新增加的NAFLD患者除HDL-C外,其他代谢综合征(MS)组分发生率与持续存在的NAFLD患者基本相同,但是FBG增高的发生率在持续存在的NAFLD中更高;腹部超声检查NAFLD转归的患者,除HDL-C外,其他MS组分与持续无NAFLD受试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近发生的NAFLD与持续存在NAFLD患者间所有生化指标和MS组分无明显差异(P>0.05);NAFLD已经消失的患者中,BMI、SBP、甘油三酯、总胆固醇、ALT、FBG、UA水平均高于非NAFLD受试者(P<0.05)。结论 NAFLD的发生或消失与性别、年龄、肝脏酶学和MS组分密切相关,影像学NAFLD消退并不意味着功能的完全恢复,应该重视NAFLD患者肝脏功能恢复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减少高位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吻合口三大并发症。方法:采用经食管床胃重建食管术治疗高位食管癌91例。结果:2例吻合口瘘(2.2%)均经换药治愈,无吻合口瘘死亡。结论:经食管床全胃重建食管术治疗高位食管癌可采用左侧开胸、右侧开胸或上腹正中内翻拔脱术三种切口,各有利弊,应合理掌握。采用食管黏膜延长胃浆肌层包套吻合术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8.
带膜食管支架在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探讨带膜食管支架在治疗食管癌开胸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植入时间、位置、数量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13例食管癌、贲门癌左侧开胸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行带膜食管支架置入。结果术后3例患者出现胸骨后隐疼不适;3例发生大出血死亡;1例出现持续吻合口瘘;9例患者痊愈。结论带膜食管支架是一种治疗吻合口瘘的有效办法,对于左侧开胸主动脉弓上吻合口瘘的病例,其形成的弯曲明显,瘘口周围重度感染,在主动脉弓持续不断的搏动性冲击下,支架植入后,易导致主动脉破裂大出血,应视为手术禁忌。对位于左房压迹水平的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应努力促使炎症局限后再行支架植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心情,置胃管持续或间断引流减压,加强营养,重者给予少量多次输血,白蛋白等,同时服用胃动力药物。结果只要术前术后的按要求处置,即可减少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结论非手术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扩张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吉 《河北医学》2009,15(10):1165-1167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3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行支气管造影或CT检查明确诊断。结果:全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均痊愈出院。术后并发肺不张2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7%(3/39)。术后随访12~136个月,无复发或死亡者。仅1例双侧病变患者有轻微症状。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确切,一经诊断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