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0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60例腹部手术,男42例,女18例,年龄32-60岁。胃癌根治术38例,结肠癌手术22例。分成静脉注射芬太尼自控镇痛组(PCIA)和硬膜外芬太尼自控镇痛组(PCEA)各30例,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芬太尼+司可林+安氟醚)。PCEA组在麻醉前先行硬膜外穿刺(结肠癌手术行T10-11穿刺置管,胃癌手术行T8-9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分析自重症监护病房(ICU)和临床各科危重症患者检出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以及耐药菌株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携带状况,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耐药细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推测法鉴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PCR技术检测耐喹诺酮类药物菌株parC和gyrA的耐药相关基因;对药敏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均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青岛地区和莒县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中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gyrA检出率分别为42.9%和5.4%,parC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2.9%和25.0%,青岛地区和莒县地区肺炎克雷伯菌gyrA检出率20.0%和17.6%、parC检出率40.0%和47.1%、鲍氏不动杆菌gyrA检出率10.3%和11.1%、parC检出率10.3%和22.2%,分离株中两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耐药基因parC和gyrA的检出率,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30.0%和14.0%、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50.0%和28.6%,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为25.0%和10.0%、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38.9%和11.1%,两个耐药基因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和临床各科危重症患者分离的3种细菌耐药现象严重,且表现为多药耐药性;携带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是其对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的原因,此外可能尚有其他喹诺酮类耐药机制存在。  相似文献   
4.
家庭病房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糖尿病 (DM )为慢性终身性疾病 ,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行治疗 ,而全面有效地控制DM ,单靠药物难以达到。因此 ,加强对DM患者的饮食护理 ,对减轻或避免DM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家庭病房于 1999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对收治的 5 2例DM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并观察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的情况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5 2例中男 3 8例 ,女 14例 ,5 6~ 79岁 ,平均 67± 2岁 ,病程 10~ 3 5年 ,均为Ⅱ型DM患者 ,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合并糖尿…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是婴幼儿时期重要的死亡原因,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较多。由于细菌的耐药性及革兰阴性菌、病毒感染的增加,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日益困难。及时合理的用药是控制支气管肺炎并发症的关键。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笔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和双黄连粉针剂共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HZ)及疱疹后神经痛(PHN)可长期困扰患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HZ及PHN17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对带状疱疹的疗效及预防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带状疱疹6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直线偏光近红外线 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34例单用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停发新疱、水疱干涸结痂、皮损痊愈与疼痛缓解时间,及两组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停发新疱、水疱干涸结痂、皮损痊愈及疼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而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直线偏光近红外线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但未观察到疱疹后预防神经痛有作用。  相似文献   
9.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7年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山东省卫生厅对医院感染疾病监测的统一要求, 2007年8月22日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包括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微生物送检率等),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68%;例次感染率为5.93%,其中以综合ICU最高(36.3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58.95%);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37%,其中一联药物使用率59.30%;分离病原体31株,检出率62.00%,以G-菌为主,其中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真菌等。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全面了解了医院感染的现状,结果提示应重点对中心ICU、烧伤科、血液透析科、血液病科等高危科室开展目标性监测;加强临床标本送检,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从而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司库奇尤单抗300 mg和150 mg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PsA)长期疗效的差异。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 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司库奇尤单抗300 mg和150 mg治疗Ps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提取相关数据,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5篇文献进行分析,包括3项RCTs。52周时,司库奇尤单抗300 mg治疗后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标准改善20%、50%及70%(ACR 20/50/70)的应答率、起止点炎缓解率、指趾炎缓解率与150 mg相比无显著差异,而300 mg治疗的PASI提高75%、90%(PASI 75/90)应答率均高于150 mg(P=0.002,0.01)。52周时,接受过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TNFi-exposed)的患者司库奇尤单抗300 mg治疗后ACR 20和PASI 75应答率均高于150 mg(P=0.006,0.04),而在未接受过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TNFi-naive)患者中300 mg和150 mg治疗后ACR 20和PASI 75应答率无显著差异(P=0.85,0.59)。结论:在长期疗效方面,司库奇尤单抗300 mg对PsA患者关节损害及功能的改善与150 mg无显著差异,而对皮损的改善有优势;对TNFi-exposed的PsA患者,司库奇尤单抗300 mg比150 mg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