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MPPT)对急性视神经炎(acuteoptic neuritis,AON)患者外周血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PPT治疗前后AON患者外周血IL-12和IL-18的表达变化;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AON患者MPPT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IL-12受体(IL-12R)mRNA与IL-18受体(IL-18R)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27例经MPPT治疗的AON患者,治疗前血清IL-12含量为(45.6±12.2)ng/L,治疗后为(17.1±4.7)ng/L,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血清IL-18含量为(157.5±39.3)ng/L,治疗后为(126.2±22.6)ng/L,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IL-12R mRNA的表达比为0.2948±0.098,治疗后为0.1507±0.087,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IL-18R mRNA的表达比为0.5352±0.1134,治疗后为0.2843±0.1127,与治疗前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MPPT治疗可以通过降低AON患者促炎细胞因子IL-12与IL-18的表达,发挥重要的抑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弓形虫病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全世界约有5~10亿人受其感染,2005年国内报道健康人群的感染率为7.88%。本研究通过检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的弓形虫感染情况,探讨弓形虫感染与自发性脑出血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对患者体内白介素12(IL12)和白介素18(IL18)的表达的影响。方法用ELISA方法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GBS前后的血清、脑脊液IL12和IL18表达,同时用RT-RCR法检测血淋巴细胞白介素12受体(IL12R)mRNA与IL18RmRNA的表达。结果17例GBS治疗前血清IL12含量为45.6±12.2pg/ml,治疗后为17.1±4.74pg/ml(P<0.01);IL18治疗前为157.5±39.3pg/ml,治疗后为126.2±22.6pg/ml。5例GBS治疗前脑脊液IL12为25.2±5.8pg/ml,治疗后为16.7±3.6pg/ml。IL-18治疗前为121.8±27.9pg/ml,治疗后为53.6±15.6pg/ml。17例GBS治疗前血淋巴细胞表面受体IL-12RmRNA的表达强度为0.2948±0.098,治疗后为0.1507±0.087,与治疗前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血淋巴细胞IL18RmRNA表达强度为0.5352±0.1134,治疗后为0.2843±0.1127,与治疗前比显著降低(P<0.05)。IL12与IL18蛋白在血清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IL12与IL18淋巴细胞表面受体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能够下调GBS患者IL12与IL18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标《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尚处于审批阶段还未正式发布,而相关的行业标准已经老化,因此医院建设过程中医用气体系统出现的问题不少。针对这种状况,建设中应重点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将医用气体系统作为一个分项工程完整系统地建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利用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8(Nav1.8)特异性阻断剂A-803467局部阻断Nav1.8对右侧星状神经节(RSG)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家犬随机分为对照组(DMSO)、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6只,向RSG内局部分别注射0.1 mL DMSO和低(10 mmol/L)、中(15 mmol/L)、高浓度(20 mmol/L)的A-803467,并在注射前和注射后30 min测定由高频刺激RSG引起的最大心率的变化情况和RSG的神经活性频率和振幅变化情况.以刺激电压为横坐标,心率变化的最大百分比为纵坐标绘制出的电压-心率反应曲线以反映RSG的功能情况.结果 在基础状态时,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组的RSG功能和神经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射A-803467后30 min,可观察到电压-心率反应曲线明显钝化,RSG功能显著降低,RSG神经活性频率和振幅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803467的浓度越高,电压-心率反应曲线钝化程度越大,RSG功能降低越显著,频率和振幅越小.结论 阻断Nav1.8通道可以抑制RSG功能和神经活性,且阻断剂浓度越大,抑制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6.
免疫衰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研究认为,免疫衰老并非不可避免的逐进性退化过程,而是一个漫长的重塑结果.其中大部分免疫功能发生了退行性下降,但是少部分改变不显著,甚至略有加强.免疫衰老是一个与年龄相关的改变,累及非常复杂的机制,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和细胞以及免疫分子的各个部分,从免疫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生成至造血干细胞到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移、成熟以及增殖、分化、活化的各个阶段.免疫衰老引起的淋巴系统和细胞的功能紊乱,明显地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疾病和死亡.对免疫衰老随龄性改变进行研究,旨在更好地预防老年随龄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而改善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相似文献   
7.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免疫潜伏再激活可以诱导T细胞进而发生免疫衰老已成为衰老的公认机制之一。在免疫活性宿主体内,CMV一旦感染可在骨髓中静默潜伏,通过分化依赖性活化刺激进入循环传播,保持终生持续感染的能力。本文针对人类和非人灵长类CMV感染后免疫状况、免疫逃避机制以及与免疫衰老相关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和综述,以期为今后免疫衰老模型构筑、疫苗研制和药物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采用梅花针加拔罐方法治疗神经性皮炎35例,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35例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5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瘦素对心脏交感神经节的影响。方法 16只比格犬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瘦素溶液),每组8只,向左侧星状神经节(left stellate ganglion,LSG)和右侧星状神经节(right stellate ganglion,RSG)内各局部注射0.1ml的生理盐水或瘦素溶液(18μg)。分别在注射前和注射后30min时测定由高频电刺激LSG或RSG引起的最大血压或心率变化的情况,以及记录LSG和RSG的神经活性频率和振幅变化情况。以刺激电压为横坐标,最大血压或心率变化率为纵坐标,绘制出的电压-血压反应曲线及电压-心率反应曲线分别反应LSG和RSG的功能情况。结果在基础状态时,两组在LSG和RSG的神经功能和活性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射瘦素30min后,电压-血压反应曲线和电压-心率反应曲线均明显锐化,LSG和RSG功能均显著性增强,LSG和RSG的神经活性频率和振幅都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瘦素能显著增强心脏交感神经节的神经功能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2和18是否在P0 180-199特异性T细胞过继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中发挥协同增强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8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病理实验室完成。选取14-16周龄健康纯系雌性Lewis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自细胞介素12组,白细胞介素18组,白细胞介素12和18联合组,P0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用白细胞介素12租钱18体外预孵育的P0 180-199特异性T细胞过继动物,引发过继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后,观察和评估单独组和联合组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由2个观察者采取双盲法,每日对每只鼠进行临床评分,分值为两个得分的平均数。结果:50只小鼠在实验过程中无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20mg/L的P0 180-199具有最强的T细胞增殖能力,可选择这个浓度体外扩增Po 180-199T细胞系。②P0对照组的过继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发病率低(2/10),白细胞介素12和18联合组的所有大鼠均有发病(10/10)。白细胞介素12和18联合组的病情严重,甚至有1只大鼠死于呼吸麻痹,发病时间和发病高峰时间均显著低于白细胞介素12组以及白细胞介素18组[(2.6&;#177;0.8).(3.2&;#177;0.9).(3.4&;#177;0.9)d,t=2.7,P〈0.05],[(5.8&;#177;1.4),(6.6&;#177;1.9),(8.1&;#177;1.8)d,t=2.7,P〈0.05]。⑨白细胞介素12和18联合组病理表现为坐骨神经内的炎细胞的浸润数目增加和脱髓鞘的面积增加显著高于单独致敏的白细胞介素12组或白细胞介素18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37.1&;#177;11.2).(19.1&;#177;6.1),(14.6&;#177;4.9)个/mm^2,t=3.6,P〈0.051;[(3.2&;#177;0.6),(2.3&;#177;0.3),(2.0&;#177;0.3),t=3.1,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12和18联合孵育的Po 180-199特异性T细胞具有更强的致神经炎作用,临床表现为更高的发病率,更严重的神经炎和更延迟的恢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