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制备APIC胃内漂浮缓释胶囊,并对其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方法:以胶囊的漂浮性能和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对3种不同处方所制得的胶囊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处方,并以此处方所制得的APIC胃内漂浮缓释胶囊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其体外持续漂浮时间超12h,8h释药达90%以上,体外释药符合Higuchui方程,Q=0.416T1/2-0.2717(r=0.9981)。结论:APIC胃内漂浮缓释胶囊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和理想的释放度,是一种良好的口服胃内漂浮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当归多糖铁(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Iron Complex)胃内漂浮缓释胶囊,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研究。方法以胶囊的漂浮性能和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对3种不同处方所制得的胶囊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处方,并对此胃内漂浮缓释胶囊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其体外持续漂浮时间超过12h,8h释药达90%以上,体外释药符合Higuchui方程,Q=0.416t1/2-0.2717(r=0.9981)。结论当归多糖铁胃内漂浮缓释胶囊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和理想的释放度。  相似文献   
3.
汪继红  杨瑞  范巧娜  王凯平  胡明慧 《中草药》2007,38(10):1484-1487
目的研究猪苓多糖长循环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以紫外分光光度-Sephadex法测定脂质体中猪苓多糖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猪苓多糖长循环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优化后的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98.24%,平均载药量为27.20%。结论脂质体制备工艺合理,紫外分光光度-Sephadex法测定猪苓多糖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蛇胆汁中牛磺胆酸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了3种测定蛇胆汁中主要成分牛磺胆酸含量的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层析-磷钼酸比色法、薄层扫描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蛇胆汁中主要成分牛磺胆酸进行测定,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薄层层析-磷钼酸比色法、薄层扫描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含量测定结果有一定差异,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8%,98.51%和100.34%,RSD分别为4.6%,4.3%和1.5%。结论:高效液  相似文献   
5.
当归多糖的研究进展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凯平  张玉  戴立泉 《中国药师》2002,5(5):292-293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是一味较常用的传统中药,历来中医用以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功效明显。近十几年来,不少学者应用现代医药科学研究手段进行了大量的药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指出:当归补血活血的功用,可能主要是由于当归中的多糖成分影响造血系统、促进造血的结  相似文献   
6.
肝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  王凯平  谭红艾  刘涛 《医药导报》2002,21(4):230-231
综述肝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治疗性的肝靶向药物有毫微粒及微球制剂、免疫导向药物、糖蛋白受体导向药物、信号靶向药物、肝靶向降胆固醇药物、抗疟药及促骨骼生长药等;诊断性的肝靶向药物有磁性毫微粒、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靶向药物等.肝靶向药物的研究开发,为肝脏疾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当归多糖铁复合物 (APIC) 在缺铁性贫血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为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低铁饲料并辅以定期放血法建立缺铁性贫血模型,缺铁性贫血大鼠与正常大鼠分别随机分为 APIC 低、中、高剂量 (5.83、8.75、17.5 mg/kg) 组,ig 给药,以原子吸收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铁浓度,用 DAS 2.0 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并采用 SPSS 13.0 软件对同剂量组的缺铁性贫血大鼠和正常大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 t 检验。结果APIC 在两种不同生理状况下大鼠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3个剂量组的缺铁性贫血大鼠的血清铁浓度在 4 h 以后均显著高于健康大鼠,3个剂量组的 CL/F、t1/2β与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 (P<0.05),但只有高剂量组的 t1/2α 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结论APIC 在缺铁性贫血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与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当归多糖铁胃内滞留缓释片(APIC-FSRT),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漂浮性能及制剂在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丙烯酸树脂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维酮等为辅料,全粉末直接压片,制备了日给药2次的当归多糖铁缓释片,考察其在人工胃液中的漂浮性,以及在0.1mol.L-1盐酸溶液中的释放度。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采用DAS2.0统计软件估算Beagle犬服用对照组(力蜚能组)和受试试剂后的各个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得胃滞留缓释片累积释放百分率符合Higuchi方程。在犬体内药动学参数为AUC0-t=6.0±1.0,MRT=7.4±0.5,Cmax=1.026±0.332,缓释片与力蜚能组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4%。结论:当归多糖铁胃内滞留缓释片制备工艺简单,缓释效果明显,与受试制剂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38例经皮穿刺动脉导管栓塞术(年龄6—54岁,动脉导管直径3.7—11.6mm)过程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较高,但均为一过性,考虑与术中钢丝轨线碰擦右心室流出道及间隔右室面有关。术后左心负荷减轻,心率减慢,左心室电压多数病例降低,肺动脉压及右室压力下降,主动脉压升高,脉压差缩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