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强急诊处方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方法 调查急诊1周处方,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71张急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423张(48.56%),其中处方使用单一抗菌药物318张(75.18%);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13.24%,注射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86.76%.结论 急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偏多,存在无指证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现象,应加强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疗效判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NSCLC患者64例,检测其治疗前、治疗后3周及3个月的外周血CTCs数量,患者均随访1年,对其局部转移复发率进行统计。探讨CTCs及其变化与NSCLC疗效、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CTCs阴性患者的TNM总分期、是否远处转移的构成比与CTCs阳性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周及治疗后3个月,NSCLC患者的CTCs数目及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CTCs阴性患者的RR高于CTCs阳性患者(P<0.05)。治疗后随访期间,CTCs阴性患者局部转移复发率低于CTCs阳性患者(P<0.05)。结论外周血CTCs检测可用于NSCLC的疗效评价,且对患者具有一定的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探讨MDR-1的表达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及分期的关系及与长春瑞滨联合铂类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MDR-1的表达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NP方案治疗,2个治疗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阳性检出率36.95%(17/46),其中腺癌9例阳性,鳞癌7例阳性,腺鳞癌1例阳性,Ⅰ期1例阳性,Ⅱ期3例阳性,Ⅲ期7例阳性,Ⅳ期6例阳性,而健康对照组仅1例阳性。MDR-1表达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长春瑞滨联合铂类化疗的有效率明显低于MDR-1表达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表达水平较高,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及分期无关;与长春瑞滨联合铂类化疗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可根据MDR—1表达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NP方案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TP方案化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4例NSCLC均曾接受过NP方案化疗2周期,出现病情进展后接受TP方案化疗,紫杉醇135mg/m^2,d1,顺铂20mg/m^2,d1-4,21d为1周期,完成2周期评价疗效,观察毒副反应。结果34例中CR0例,PR3例(8.82%),SD6例(17.65%),PD25例(73.53%),总有效率为8.82%。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TP方案对NP方案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有一定疗效,但有效率较低,提示有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评价全身热疗联用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安全性。②方法观察组25例应用NP方案静脉化疗联合全身热疗(wholebodyhyperthermia,WBH);对照组25例仅予常规NP方案化疗,21天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③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56%,对照组有效率为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常见的毒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结论NP方案联合全身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明显,且毒副反应轻患者能耐受,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NP方案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GP和TP方案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总结65例NSCLC患者均曾接受过NP方案化疗2周期,出现病情进展后所接受的化疗方案分成GP组和TP组,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同一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方案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GP组和TP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9.35%、8.8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22.58%、20.59%,2年生存率分别为6.45%、5.88%,GP组和TP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1个月和7.9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P组和TP组的不良反应均在可耐受范围。结论 GP方案和TP方案对NP方案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有一定疗效,但有效率较低,GP方案较TP方案近期有效率高,中位生存期、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7.
自2003年5月~2006年8月我中心使用远红外线ET—SPASE全身热疗机(太空舱)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1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保庆 《黑龙江医药》2012,25(5):765-766
目的:探讨成年人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成年人腹股沟疝使用德国贝朗补片治疗的手术方法、时间、术后患者疼痛、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方法简便,本组手术时间25~75分钟,平均45分钟,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无血肿、切口感染、补片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均Ⅰ期愈合。术后一周内全部出院,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德国贝朗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方式更加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输液患者输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医院如何管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门诊药房输液处方随机抽样1500张,统计出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根据抗菌药物的类别、抗菌特点,用DDDs法评价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Excel表格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在1500张中,使用抗菌药物药的处方为65.8%;采用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26.95%;个别处方对药物选择起点高,联合用药过于普遍。结论医院门诊患者输液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存在超适应证、联用不合理等现象,应加强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身热疗联合DCF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7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2组患者均采用DCF方案全身化疗,化疗第1天在全麻状态下用ET-SPACE全身热疗系统进行全身加热时开始静脉给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提高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全身热疗联合DCF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未增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