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医药杂志发表的病例报道,探讨维生素K1致儿童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收集维生素K1致14岁以下儿童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探讨其特点,并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结果:维生素K1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是:6岁以下的儿童和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多见,静滴者占比较高,过敏体质和有维生素K1过敏史者易发生,临床症状以血压下降、胸闷、脉搏细速、口唇(四肢或颜面)发绀、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多见;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病例是以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为首发症状。结论: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加强用药监测、对发生的反应及时处理是防控维生素K1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以"双黄连""死亡""致死""休克""过敏反应""严重"等为检索词进行搭配组合,检索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3年)、万方医学网(1998-2013年)中双黄连注射剂致死病例报告,下载病例报告原文,并统计与分析双黄连注射剂致死的原因或危险因素。结果:共检索到双黄连注射剂致死病例27例,均为静脉滴注给药,其中22例存在混合或先后联合用药情况,22例患者死于过敏性休克。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处置过敏性休克的能力不足、药物混合静脉滴注、联合用药以及药品监管漏洞是致死的重要原因。谨慎选择用药人群、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单独静脉滴注、加强患者用药后30 min内的不良反应观察、就地规范救治以及严格规范监管是避免双黄连注射剂致死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熊运珍  雷招宝 《中国药房》2014,(32):3017-3019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收载国内期刊中涉及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资料,对获得的31例不良反应病例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31例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均为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给药,未成年患者占比较高;以速发型过敏性休克为主;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较多见;存在较多的不合理联合用药情况;8例患者死亡,23例患者经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可造成严重后果,临床应加强对此种严重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质子泵抑制药(PPIs)不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12月使用PPIs的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统计PPIs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和不合理使用率,并与2011年1~12月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我院门诊及住院PPIs使用率分别由7.38%和34.86%降至4.36%和20.88%(P〈0.05);门诊处方注射剂使用率无明显变化,住院患者注射剂使用率由82.97%降至71.14%(P〈0.05)。门诊及住院患者PPIs不合理使用率分别由5.67%和67.08%降至3.15%和33.75%(P〈0.05)。结论:行政及技术干预在PPIs的合理使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