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有大量证据表明脊髓损伤后损伤远、近端存在跨神经元变性与功能重组。这些变化可以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甚至产生脊髓不可逆的病理改变。笔者就其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婴儿运动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6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仅采取运动训练,治疗组运用以推拿按摩及中医五行音乐疗法为主、配合运动训练的综合干预方法,疗程均为2月。干预前、后采用婴儿神经国际量表(Infant Neurological International Battery,INFANIB)对婴儿神经发育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INFANIB评估结果均为境界,干预后对照组中63例达到正常,有效率为81.82%;治疗组78例达到正常,有效率为98.7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推拿按摩及中医五行音乐疗法为主的早期综合干预方法能显著提高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运动功能,改善运动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3.
电针阳明经穴位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阳明经穴位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54例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行运动疗法,B组行运动疗法加电针阳明经穴,C组行运动疗法加平衡肌张力针法,2周和4周后,根据Ashworth痉挛评级和Fugl-Meyer评定(FMA)评定两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肌张力提高,但B、C组评分高于A组(P<0.05)。治疗4周后B组较C组、A组下肢Ashworth分级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偏瘫患者阳明经穴位主要提高患者肌张力,对软瘫期运动功能康复可能有效,而不适用于痉挛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整体脊柱调衡法治疗胯骨错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重庆市江津区某医院收治的100例胯骨错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在采用针刺治疗和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脊柱调衡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骨盆复位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3年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年时,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针刺治疗和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疗基础上,采用整体脊柱调衡法治疗胯骨错缝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运动中推拿和常规推拿治疗慢性颈痛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慢性颈痛患者随机分为运动中推拿组和推拿组,每组80例。推拿组行常规推拿治疗,运动中推拿组给予运动中推拿,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颈椎主动活动障碍评分及颈椎总体功能障碍程度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颈椎主动活动障碍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 05),且运动中推拿组疼痛评分、颈椎主动活动障碍评分及NDI评分均明显低于推拿组(P均0. 05)。结论运动中推拿、常规推拿均能明显减轻慢性颈痛患者疼痛,改善主动活动程度、总体功能障碍,但运动中推拿改善主动活动功能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庆高职高专医学生中医体质分布状况及特点,为大学生健康教育及预防体质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结合基本人口学特征,制定调查表,对重庆某医药高等专科学校5个专业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95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50份。学生平和质378人,占总数的39.8%;偏颇质572人,占总数的60.2%。偏颇体质(单纯体质与兼夹体质中相应体质之和共1825例)由多到少分别为:阳虚质310例(32.6%)、湿热质269例(28.3%)、阴虚质267例(28.1%)、痰湿质236例(24.8%)、气虚质229例(24.1%)、气郁质215例(22.6%)、血瘀质184例(19.4%)、特禀质115例(12.1%)。结论:重庆高职高专医学生体质分布情况与一般人群接近,8种偏颇体质中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居前3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及是否坚持体育锻炼的学生中医体质分布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社区脑卒中康复适宜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脑卒中患者应用社区脑卒中康复适宜技术训练,采用社会功能活动问卷评测治疗3个月前后脑卒中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训练3个月后与训练前相比,脑卒中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改善。结论社区脑卒中康复适宜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有疗效,且易教易学,适于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研究残疾人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了解残疾人的就业质量。方法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随机对湖南省某公司各个车间及岗位的79名残疾员工进行调查。结果残疾人的总体满意度得分是67.78,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工作的灵活变化性和工作条件。性别、年龄、工龄、残疾种类对工作满意度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残疾人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除性别、年龄、残疾种类外,还有工资。结论工作满意度调查可为残疾人尤其是高危人群的职业康复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后胫骨前肌运动单位数目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健康成人胫骨前肌运动单位的正常值并探讨其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改良多点刺激技术对45例健康成人(20~59岁35例,≥60岁10例)和20例SCI患者(伤后1~6个月,亚急性期组10例;伤后1年以上,慢性期组10例)进行胫骨前肌运动单位数目测定,并随访观察SCI患者胫骨前肌运动单位数目的变化情况.结果:45例健康成人胫骨前肌运动单位数目为188±20个,不同年龄组、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CI亚急性期组仞测胫骨前肌运动单位数目平均为40±33个,随访1个月时为71±37个,随访3个月时为116±41个,三次检查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SCI慢性期组初测时胫骨前肌运动单位数目平均为173±29个,与正常值无明显差异,随访3个月时为177±34个,与仞测时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胫骨前肌运动单位数目在SCI后不同时间发生不同变化,测量其数目变化可能有助于对SCI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