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1 .观察实体瘤化疗周期中预防性应用rhG CSF对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干预作用的效果。 2 .观察rhG CSF的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方法 ,对 69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胃癌等实体瘤患者进行研究 ,在治疗周期 (A周期 )末次化疗给药 48h后 ,按 5μg/kg剂量皮下注射rhG CSF ,每天 1次 ,共用 7~ 1 4d ;隔日查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值。结果 :治疗周期中 (A周期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ANC)明显高于对照周期 (B周期 ) ,ANC减少持续天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抗生素使用频率A周期明显低于B周期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中性粒细胞的双峰分别出现在用rhG CSF后第 4、1 0d ,B周期则无双峰现象。A、B周期中Hb、Plt值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感冒样症状、骨肌肉疼痛、注射局部反应和发热。结论 :预防性使用rhG CSF能有效地防止中性粒细胞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感染的发生 ,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洪熠  刘健  李娜妮  李重颖 《海峡药学》2009,21(12):241-241
观察诺雷德联合瑞宁得治疗绝经前乳腺癌的不良反应。14例予以诺雷德联合瑞宁得(诺雷德3.6mg每28d注射1次,瑞宁得1mg口服,每日1次)辅助内分泌治疗。13例予以他莫昔芬(他莫昔芬20mg口服,每日1次)。结论诺雷德合用瑞宁得治疗方案比之单用他莫昔芬的治疗方案在提高疗效的前提下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言颖  林善华  洪熠  郑宏 《肿瘤》2005,25(3):270-271
目的观察紫杉醇每周疗法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紫杉醇60 mg/m2,第1、8、15 d,静脉输注3 h;奥沙利铂85 mg/m2,第2、9 d,静脉输注2 h;第3 d氟尿嘧啶1 000 mg腹腔灌注(每周1次,共6~8次),以上方案应用于32例晚期胃癌患者,静脉化疗3周为1个周期,2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全组32例病例:CR5例,PR14例,NC11例,PD2例,总有效率为59.3%,获益率93.7%,其中肝转移患者治疗有效率达69.2%,淋巴结转移治疗有效率达63.1%.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脱发、神经毒性及恶心、呕吐等,患者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每周疗法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是一个疗效高,毒副反应可耐受的好方案.  相似文献   
4.
健择治疗紫杉醇方案失败的乳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择不论单药或联合用药对乳腺癌都有较高疗效。另有报道健择和异长春花碱对紫杉醇耐药乳腺癌均有一定效果。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将43例紫杉醇治疗失败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接受健择或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45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3周1次的曲妥珠单抗治疗,首次以负荷剂量8mg/kg给药,然后每3周给予6mg/kg静脉滴注,观察其毒副反应,特别是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 45例中接受治疗>1年为4例(8.9%),6~12个月为17例(37.8%),<6个月为24例(53.3%)。有2例在第1次用药时出现寒战和发热;6例患者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下降,其中2例下降超过10%;19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ST-T波改变,但未出现心力衰竭。结论 曲妥珠单抗对HER-2阳性国人乳腺癌患者心脏功能有一定影响,应在治疗中注意监测观察,但总体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林琳  洪熠  陈侃  陈丽敏  刘健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11):1012-1015
目的 评估乳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后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共101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48例全脑放疗后行综合治疗。根据患者雌激素、孕激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水平分为管腔A型、管腔B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型4种生物亚型。自诊断脑转移开始计算生存时间,按照不同分子亚型放疗后的治疗情况分层分析,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结果 全脑放疗后未进行和进行综合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1个月和8.5个月(P<0.0001)。三阴型未进行和进行综合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8个月和6.1个月(P=0.051),管腔A型分别为5.3个月和11.0个月(P<0.0001),管腔 B型分别为4.8个月和8.6个月(P<0.0001),HER-2阳性型分别为4.8个月和8.2个月(P<0.0001)。结论 全脑放疗后综合治疗对管腔 A型、管腔 B型和HER 2阳性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能明显提高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TE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毒性反应。方法8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设置FEC方案为对照组。TEC组47例: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入,Epi—ADM75mg·m^-2,静脉滴入,CTX500mg·m^-2,静脉滴入,均为第一天用药;FEC组42例:CTX500mg·m^-2,静脉滴入,Epi.ADM75mg·m^-2,静脉滴入,5-FU500mg·m^-2,静脉滴入,均为第一天用药。两组每21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化疗24h后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7d。每周查血常规2次,查肝肾功能1次,化疗72h内复查心电图,按照WH01979年的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估化疗的近期毒性反应。结果TEC组及FEC组在Ⅲ~Ⅳ度白细胞抑制、血小板抑制及Ⅲ~Ⅳ度肝功能损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他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EC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血液学毒性较大,但在有效治疗下不影响化疗的进行。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1)探讨NE方案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术前化疗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2 )比较NE方案作为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 (术后化疗 )对乳腺癌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别。方法 :对原发肿块 >3cm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采用单盲及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新辅助化疗组术前予以 3个周期NE方案化疗 ,然后行改良根治术 ,术后再用NE方案化疗 3个周期。辅助化疗组先行改良根治术 ,术后用NE方案化疗 6个周期。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CR 5 16例 (31 2 5 % ) ,PR 7 16例 (4 3 75 % ) ,总有效率 75 %。新辅助化疗组和辅助化疗组的主要严重不良反应分别为白细胞减少 (83 33%、88 2 4 % )、血小板减少(2 2 2 2 %、2 3 5 3% )、血红蛋白降低 (16 6 7%、17 6 5 % )、谷丙转氨酶升高和 或谷草转氨酶升高(11 11%、11 76 % )、恶心呕吐 (2 7 78%、2 3 5 3% )、腹痛和 或腹泻 (5 5 6 %、0 % )及脱发 (2 7 78%、35 2 9% )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NE作为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具有良好疗效 ,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对表柔比星抗人乳腺癌细胞SKBR-3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将1、2.5和5g/L的平消胶囊乙醇提取物加入含表柔比星0.005、0.05、0.1和0.5mg/L的培养液,组成12组混合培养液用以培养人乳腺癌细胞SKBR-3,72h后用MTT技术检测各组的抑瘤率。结果:1、2.5和5g/L组平消胶囊乙醇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SKBR-3的抑瘤率分别为10.87%、20.86%和33.90%;0.005、0.05、0.1和0.5mg/L组表柔比星的抑瘤率分别为9,33%、24,57%、31.77%和48.97%;12组平消胶囊提取物和表柔比星混合液抑瘤率分别为31.63%、43.03%、46.80%、63.72%、49.25%、54.70%、55.19%、68.61%、55.19%、62.25%、63.72%和72.25%。结论:平消胶囊提取物对表柔比星抗人乳腺癌细胞SKBR-3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卡培他滨和多西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9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和多西紫杉联合方案化疗。卡培他滨2·0g/m2,d1~d14;多西紫杉醇35mg/m2,d1、d8、d15。21d重复,化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示29例患者入选,2例出组,27例可供评价疗效,29例可评价不良反应。有效率为51·9%(14/27),获益率为88·9%(24/27);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恶心呕吐、口腔炎、腹泻、肝功能损害、脱发、心脏毒性、末梢神经毒性、过敏反应等。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对蒽环类药物和(或)紫杉醇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是一种新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