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5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在临床上常被误诊。本文应用二维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1082例有心血管症状的病例,发现40例为特发性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何振扬  汪太平 《临床荟萃》1994,9(11):481-482
本文通过115例(女32例,男83例)患者临床分析比较,试图探讨性别对AMI近期预后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测定冠状静脉窦血流储备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PCI)后冠脉血流情况。方法选择62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左冠脉系统狭窄,均接受PTCA和支架置入,经胸超声等长握力试验测定手术前后冠状窦血流储备。结果术后冠状窦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血流及积分均较术前增大,血流及积分储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胸超声测定冠状窦血流可用于初步评价冠脉术后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整体心肌收缩功能,探讨左室整体收缩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n=51),造影结果阴性者为对照组(n=30),其中冠心病患者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25分)、中度病变组(25~49分)、重度病变组(≥50分),应用2DSTI技术测量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整体环向应变( GCS),比较各组间差异,分析其诊断价值,并用各测量值与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GLS、GCS均低于对照组( 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 GLS、GCS进行性减小( 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GLS、GCS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4.1%、66.7%,特异性分别为66.7%、96.7%。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组GLS、GCS与Gensini积分之间呈负相关(r=-0.70,P<0.01;r=-0.67,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加重,2DSTI可以定量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并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鲁米诺依赖的分离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法检测57例心绞痛患者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其中单纯心绞痛者27例,合并有心律失常者30例,同时检测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无心律失常组的峰值、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0.05),余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而有心律失常组的峰值、积分又明显高于无心律失常组(P<0.05),可见心绞痛患者中性粒细胞氧化代谢作用增强,而心律失常又使氧自由基产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7.
周碧蓉  汪太平 《医学综述》2008,14(20):3146-3149
室间隔缺损(VSD)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VSD少见,主要见于外伤引起的室间隔破裂和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间隔穿孔。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随着介入器材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VSD已成为可行的治疗方法。现就近年来VSD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70年代初,Allen等首先发现了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LeukocytePMN)的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并逐步建立了PMN-CL测定方法[1],它可见于检测PMN的氧化代谢功能及血清调理活性,为观察新生儿PMN的功能,给检测新生儿期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供客观依据,我们测定了43例新生儿的PMN-CL,现总结如下。检测对象和检测方法一、检测对象43例新生儿男26例,女17例。日龄为生后3~7天,其中生后3天29例,生后5~7天14例。胎龄35~37周8例、~42周26例、~44周9例。平均出生体重33409,所有小儿均为顺产,无窒息、感染…  相似文献   
9.
几种心血管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氧化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鲁米诺依赖的CL法检测83例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并选择2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表明:①AMI组PMN-CL的本底、峰值、积分及吞噬指数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也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0.05~0.001);②心绞痛组PMN-CL的本底、峰值、积分反吞噬指数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0.001);与心肌炎、风心病组相比,PMN-CL的本底、吞噬指数显著增大(P<0.05~0.001)。③高血压心脏病组PMN-CL各项指标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O.001);同时显著小于AMI组(P均<0.05);与心绞痛组相比,PMN-CL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④心肌炎组、风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MN-CL各项指标无差异。⑤各组间PMN-CL峰时无差异。文中就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术 (PBMV)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早期开展的 37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进行了分析。结果 PBMV的成功率为 94 5 9%。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 ;平均左房压由术前的 (3 37± 0 85 )kPa ,降至 (1 5 0± 0 78)kPa(P <0 0 1) ;平均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的 (1 0 3± 0 2 6 )cm2 增至(2 0 9± 0 38)cm2 (P <0 0 0 1) ;平均左房大小由术前 (4 6 5 0± 7 5 1)mm减至 (37 12± 6 2 1)mm(P <0 0 5 ) ;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5 )。仅 1例发生有症状的急性心包填塞 ,经紧急心包穿刺抽血减压后治愈 ,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PBMV术成功率高 ,近期疗效好 ,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