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伴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点、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8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IPFI分为IPFI组(18例)和非IPFI组(6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伴IPFI的危险因素;分析IPFI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真菌菌种分布。结果 18例IPFI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8.5℃占比72.22%,咳嗽咳痰/白色黏痰占比83.33%;18例IPFI患儿中5例表现为结节实变影,7例表现为多发斑片状阴影,8例表现为散在斑片状阴影合并小结节,2例表现多发云雾状毛玻璃样高密度影、间质病变为主。16例获得真菌微生物学证据,血培养2例,肺泡灌洗液涂片1例,血或者肺泡灌洗液NGS检测13例,其中以毛霉菌(31.25%)、曲霉菌(25.0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8.75%)为主;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方案含激素■、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10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均是儿童急性白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符合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且无其它合并症的63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剂量IVIG治疗组。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80 0mg/kg·d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3日。结果 IVIG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黄疸消退时间为4 1 8±1 0 3天,常规治疗组为5 .2 8±1 .5 0天,t=3.72 4 ,P <0.0 1。结论 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协同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1997年1月~1998年6月,对有上消化道症状门诊和住院患者225例进行幽门螺杆菌(Hp)抗体IgG检测,其中37例电子胃镜及胃镜下粘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根据结果予以相应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儿童136例,男64例,女72例;年龄15个月~14岁,平均65岁。成人89例(其中患儿亲属67例,同一乡镇27例)男72例,女17例,年龄16~59岁,平均363岁。225例均有慢性上腹痛或脐周疼痛持续3周~3年以上,胃烧灼感、纳差、腹胀,部分病例有呕血、黑便及夜间疼醒等症状。临床体检有剑突下压痛。少数不同程度贫血或营养不良。12 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2例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和治疗经过,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检测WAS蛋白(Wiskott-Aldrich syndrome protein,WASP)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两例患儿均为轻型的WAS表型,临床表型评分为3分,经基因测序分析:例1 WASP基因外显子2(Exon 2)存在错义突变291G>A,p.Arg86His,例2WASP基因外显子4(Exon 4)存在缺失突变c.410-419de110,均为病理性突变.结论 对于出生后反复罹患血小板减少,同时伴有湿疹和感染,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不佳的男性患儿,均需要排除WAS可能,基因诊断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识别和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儿童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儿童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用西门子AUTOSCAN 4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送检的2286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0株占71.1%,革兰阴性菌57株占28.9%;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5.0%,对利萘唑胺、利福平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儿童血培养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多药耐药菌常见,临床医师要重视药敏结果 ,严格用药指征,延缓病原菌耐药.  相似文献   
6.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X-l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XLP)是罕见的X连锁遗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根据XLP患者基因及蛋白质改变类型分为1型(XLP-1)及2型(XLP-2)[1].XLP-1型患儿易受EB病毒感染,感染后机体不能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常出现失控的淋巴组织和细胞增生,导致严重而致命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2],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非常高,是儿科的危急重症之一.2016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SH2D1A基因突变XLP-1患儿,病情进展迅速、伴随明显噬血倾向,现将该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如下.  相似文献   
7.
汪俭  许喆  程邦宁 《安徽医学》2012,33(3):280-281
目的研究ITP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5例ITP患儿和24例正常儿童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变化。结果 ITP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NK细胞和B细胞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ITP患儿存在明显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异常,未发现NK细胞和B细胞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8.
急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地塞米松(Dxm)与单独用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IVIG400mg·kg-1·d-1+Dxmlmg·kg-1·d-1静滴5天。对照组Dxmlmg·kg-1·d-1静滴连用5天。结果:治疗组:总反应率88.24%,平均止血天数1.07±0.96d.对照组:总反应率68.41%,平均止血天数2.4q±0.95d。治疗组血小板回升速度、幅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结论:IVIG联合Dxm治疗急重症ITP的疗效优于单一Dxm治疗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亮菌口服溶液减轻儿童白血病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并行正规化疗的120例患儿,随机抽取60例患儿为治疗组,化疗期间给予亮菌口服溶液,口服,每次2/3支,每日3次,另外60例患儿为对照组,给予单纯正规化疗。观察患儿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毒副反应按照“WHO 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儿白细胞减少,谷丙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腹泻、便秘、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亮菌口服溶液可以减轻儿童白血病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9月142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结果:142例KD中并发CAL34例(23.9%),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发热持续时间、血小板计数、低蛋白血症、低血钾与CAL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3岁以下患儿、血小板计数升高、发热持续时间长、低蛋白血症、低血钾是CAL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