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回顾总结由X线平片发现,经支气管体层摄影、CT扫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最后由手术、病理证实的中心型肺癌42例。这42例在首次X线胸片检查时均无肺癌诊断。追溯其首次X线平片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肺气肺、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即“三阻征”。“三阻征”是中心型肺癌早期间接征象,对“三阻征”的发现及如何作进一步检查,是提高中心型肺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本文结合42例作一粗浅探讨。1资料和方法42例中男性刀例,女性15例。年龄33岁一叨岁。右肺25例(上叶12例,中叶8例,下叶5例),左肺17例(上叶10例,下叶7例)。首次X…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经超声及B—HCG检测证实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经子宫动脉和/或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阴道出血迅速有效停止,清宫出血量控制在100ml以内,栓塞后综合征较轻,令部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结论介入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结合清宫术能快速终止妊娠,有效防止大出血,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2008年5月~2012年5月我院经多层螺旋CT诊断并通过病理分析证实的38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本组38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52.2岁.其中单侧32例,双侧6例.  相似文献   
4.
汤雷军  吴安  周建勤  汪秀能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3):331-332,F0003
目的通过比较小肝癌在增强CT与超声造影的各期增强异同,探讨增强CT和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小肝癌分别行增强CT与超声造影检查,比较同一病灶在增强CT和超声造影的各期增强方式。结果小肝癌在增强CT和超声造影检查不同时期的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小肝癌中有5例(20%)在增强CT和超声造影检查增强模式不完全一致,其中1例差异较大,增强CT检查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均为低增强,而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门脉期低增强,延迟期低增强。结论小肝癌在增强CT和超声造影检查均能反映肿瘤血供特点,两者共同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晚期食管癌患者因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复发,出现吞咽困难、梗阻、出血、食管气管瘘或/和纵隔瘘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应用食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是晚期食管癌姑息性治疗最有效方法.本院自1996至2004年用食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126例,曾在术中出现过失误11例,失误率高达8.73%,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置后均获成功.现对术中失误原因及处置方法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进展期胃癌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手术前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螺旋CT检查资料42例。结果42例中肿瘤已突破浆膜面,向外侵犯、扩散及转移25例,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42例中符合37例,符合率为87%。结论进展期胃癌手术前螺旋CT检查临床价值较大,能较正确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胃黏膜脱垂钡剂造影X线表现及方法。方法对27例小儿胃黏膜脱垂钡剂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小儿胃黏膜脱垂钡剂造影均表现为幽门管增宽,增宽的幽门管内有肥大胃黏膜皱襞影及十二指肠球部基底部有小充盈缺损,并且在胃窦部蠕动激烈时较明显。结论X线钡剂造影是小儿胃黏膜脱垂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