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病人肝切除术后的液体治疗的合理方案,降低围手术期容量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病人肝切除术后液体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A组(n=20)给予等渗晶体液;B组(n=20)等渗晶体液与羟乙基淀粉(130/0.4)以2:1比例输注;C组(n=20)予7.5%氯化钠溶液、等渗晶体液与羟乙基淀粉(130/0.4)输注。三组均间断给予利尿剂。C组术后1、4、7天肝功能指标,术后肠道排气时间,腹水消退时间均显著优于A、B组,而且达到治疗目标所需的输液量最少。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及小剂量高渗盐水的联合使用效果显著,是肝癌术后患者较合理的液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和羟基喜树碱(hydroxy camptothecine,HCPT)联合5-氟尿嘧啶(5 Fluorouracil,5-Fu)/亚叶酸钙(calcium folinate,CF)组成的序贯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入组35例AGC患者,以序贯方式依次接受L-OHP+ 5-Fu/CF、DOC+5 Fu/CF和HCPT+ 5-Fu/CF方案化疗,每个方案连用2周期,均每3周重复,共6周期化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35例均能评价疗效,总缓解率(RR)为60%(21/35),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7.6月,95%置信区间(CI)(7.0~8.2),中位生存期(OS)15.1月,95% CI (14.2~16.0);不良反应程度较轻,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及过敏反应,但均可逆,未出现因化疗毒性而死亡病例.结论 LOHP、DOC和HCPT联合5-Fu/CF的序贯化疗是AGC有效治疗方案,化疗耐受性好,新颖的序贯化疗模式在AGC中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进展期近端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7例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结果全胃切除术组(21.2%)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近端胃切除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年生存率全胃切除组分别为55.5%、38.6%,明显优于近端胃切除组的37.4%、2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近端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在转移性胰腺癌一线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3例初治转移性胰腺癌一线化疗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天;卡培他滨650 mg/m2,2次/天,口服,第1~14天;每3周1个疗程,评价它的总生存、无进展生存、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临床获益反应、糖类抗原19-9(CA19-9)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23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中,4例出现部分缓解,6例获得疾病稳定,13例出现按肿瘤进展,总客观缓解率为17.4%,平均缓解持续时间为6.8个月,临床获益为43.5%,临床获益反应率为52.2%,CA19-9缓解率为65.2%,中位无进展生存为6.1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14.2%;中位生存时间为7.3个月,1年生存率为25.1%。绝大部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是1至2级,最常见的3/4毒性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研究证实吉西他滨与卡培他滨联合方案可成为转移性胰腺癌一线化疗方案之一;同时,临床获益反应在疗效相近的化疗方案的选择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化疗药物发生外渗的原因,相应的防治和护理方法。方法查阅关于化疗药物外渗损伤防治相关文献。结果化疗时可由多种原因导致药物外渗,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及护理措施,降低损伤。结论导致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存在多种,应当采取综合性的预防以及治疗措施避免发生药物外渗,在护理要点方面,护理人员应当对各类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相应的静脉穿刺技术熟练掌握,并能够积极采取化疗药物外渗的防范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促进化疗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卡培他滨在蒽环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与激素受体和Her2状态与疗效关系。方法 61例晚期乳腺癌病人接受卡培他滨治疗,直到出现肿瘤进展或不能耐受毒性,分析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CR、PR、SD和PD分别是1.7%、29.5%、39.3%和29.5%;ORR31.2%,临床获益率70.5%;平均缓解持续时间7.3个月,TTP6.0个月。ORR、临床获益率与TTP不受激素受体、Her2状态影响。大部分治疗相关性毒副反应是轻中度,可耐受。结论卡培他滨可能成为难治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作系统评价。方法采用奥沙利铂、希罗达、卡培他滨、转移性结肠癌等检索词,查阅2000年至2012年国内外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索源和手工检索,降低文献漏检。由2名人员按照预先制定的数据表筛选并摘录文献中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特征和研究结果。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共检索文献125篇,按照筛选标准,共7篇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有效率为17.60%(161/915),与对照组有效率18.65%(169/906)比较,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0,95%CI(0.77,1.05),P=0.174]。6个研究组(n=885)的中位生存期标准化均数差SMD=-0.065[95%CI(-0.158,0.028),P=0.173];7个研究(n=915)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准化均数差为SMD=-0.046[95%CI(-0.136,0.045),P=0.3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较好;与氟尿嘧啶联合用药比较,疗效无优劣,可以作为一线治疗药物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进行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2个周期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0%和62.5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完全缓解(CR)13例,CR率为32.50%。对照组CR10例,CR率为25.0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较单用化疗药物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