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相干光学断层扫描(OCT)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角膜厚度与角膜瓣厚度的关系。方法:使用OCT测量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及角膜瓣厚度,经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角膜瓣厚度与术前角膜厚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术前角膜厚度影响角膜瓣厚度,术前角膜越厚,角膜瓣越厚。  相似文献   
2.
长春瑞滨属长春碱类抗癌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卵巢癌、头颈部癌等有独特疗效,是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长春瑞滨属强刺激性发泡剂,对血管有很强的刺激性和损伤性,静脉输注时在不渗漏的情况下就可导致沿静脉走向散在水泡,即使采取一些  相似文献   
3.
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对角膜碱烧伤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对角膜碱烧伤愈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制作兔眼碱烧伤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法,左眼均为实验组,烧伤后给予配制的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右眼为对照组给予平衡盐溶液(BSS)点眼。烧伤后每日观察眼前段情况。于3、10、14d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烧伤后两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水肿、混浊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在14d时,角膜上皮愈合完整,基质水肿较对照组轻,胶原纤维排列趋于正常。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角膜碱烧伤后角膜上皮的生长,对角膜的完整性,透明性及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应用1300 cs和5700 cs两种不同黏滞度硅油在PDR玻璃体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1300cs硅油短期(<6个月)填充在PDR玻璃体手术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确诊为PDR入院手术治疗且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共240例253只眼.按术中注入1300 cs硅油或5700 cs硅油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以PDR分期分别进行对比观察.术后随访记录1周、1个月、2个月,后每2个月记录1次直至硅油取出后终止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PDR各期两硅油组在术后视力恢复、复发玻璃体积血、并发性白内障、高眼压、角膜变性以及硅油乳化现象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x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结论 对于不需摘除晶状体的PDR患者短期内填充1300cs和5700cs硅油,其术后视力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出于简化手术操作的考虑,适合使用1300cs硅油.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描述回归分析在细菌性痢疾发病预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方法设定纳入标准后在中周知网数据库中收集2005-2013年间发表的该主题相关文献。结果自2005年以来共有10项研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菌痢发病情况的预测分析,研究分布于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9项研究基于市级或市级以下数据进行分析。纳入研究的回归分析决定系数在0.63~0.99之间。结论回归分析方法已在菌痢发病预测领域得到初步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对糖尿病(DM)大鼠血糖的影响及对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DM组,分别为10、35只大鼠。DM组经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DM模型。10周时,A组、DM组分别随机选取2只大鼠行视网膜血管铺片。DM组剩余的33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组)、尾静脉注射hUCMSC 组(C组)、玻璃体腔注射hUCMSC 组(D组),各组均为11只大鼠。A、B组不进行干预。干预后2、4、6、8周为观察处理时间点。各处理时间点前,连续3 d每次随机选取2只大鼠检测随机血糖。DM组大鼠血糖与同期A组大鼠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400、-60.601、-44.065、-43.872,P=0.000)。8周时从B、C、D组随机选取2只大鼠行视网膜血管铺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视网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染色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视网膜BDNF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干预后,不同处理时间点A、B、C、D组大鼠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00.017、404.410、422.043、344.109,P=0.000);C组大鼠血糖与B、D组大鼠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7、4.990、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A组BDNF表达呈阳性,主要分布在神经节细胞层;B组BDNF表达呈弱阳性;C、D组BDNF表达增多。RT-PCR检测结果显示,4、6、8周时,B、C、D组间视网膜BDNF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372、188.492、421.537,P=0.000);C、D组视网膜BDNF mRNA相对表达量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781、72.401、63.880、88.423、75.120、83.002,P<0.01);C组视网膜BDNF mRNA相对表达量与D组比较,仅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321,P=0.005)。结论 尾静脉注射hUCMSC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糖水平;尾静脉或玻璃体腔注射hUCMSC均可增加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5-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梅毒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基于2005-2011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未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网络报告的梅毒疫情数据和人口信息,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导入GeoDa 0.95i和SaTScan 9.1.1软件,进行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聚类分析,确定梅毒时空热点区域。结果2005-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报告的梅毒总病例数为1 841 217例,年发病率为20.07/10万。2005-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梅毒病例时空呈明显聚集性分布。除2011年,2005-2010年全局型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提示,2005-2009年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处于(高,高)区域,2006-2008年重庆处于(高,低)区域,2011年中国大陆所有地区均未处于(高,高)区域。时空扫描聚类分析,发现1个一级聚类区域和5个二级聚类区域。一级聚类区域位于2009-2011年的上海、浙江地区;5个二级聚类区域分别为2009-2011年的广东、广西及海南地区,2009-2011年的新疆地区,2010-2011年的辽宁、吉林地区,2011年的甘肃、宁夏、陕西、四川、重庆、山西及内蒙古地区,2008-2010年的北京、天津地区。结论梅毒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各时空聚集区将为我国制定梅毒防控策略和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早期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天津眼科医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54例54只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nter limiting membrane,ILM)剥离术的IMH患者.术后3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提高并大于0.3 LogMar为A组,BCVA不提高或提高但小于等于0.3 LogMar为B组.Logistic回归分析裂孔OC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参数、裂孔分期、ICG染色剥离ILM等对视力的影响.结果34只眼行ICG染色;54只眼术后裂孔均达到解剖闭合;视力提高组35只眼,占64.8%;视力不提高组19只眼,占35.2%.裂孔最小直径(minimum diameter,MD)、裂孔牵拉指数(tractional hole index,THI)、术后IS/OS连续性中断最大直径(maximum diameter ofdisruption of inner/outer segments of photoreceptors,IS/OS D2)、脱离感光细胞活性级别(the gradingof viability of detached photoreceptors,V)、ICG染色及裂孔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5.04、6.10,P=0.000、0.000、0.000; x2=16.89、12.38,P=0.000、0.000).Logistic回复分析示裂孔牵拉指数、术后IS/OS连续性中断最大直径、脱离感光细胞层活性级别、未行ICG染色为IMH早期术后视力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78、26.88、24.19、81.75;P=0.046、0.011、0.030、0.034).结论 上述因素可为临床工作中评估IMH术后视力恢复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