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目的 评价黄萱益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98例轻度及中度慢性乙型肝炎 ,分为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4 8例。治疗组用黄萱益肝散饭后口服 ,每次 9g ,1日 3次 ;对照组用肝舒乐冲剂 ,1次 10g ,1日 3次 ,疗程均为 3个月。结果 黄萱益肝散对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抗病毒等方面疗效明显。结论 黄萱益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乌体林斯联合凯西莱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应用乌体林斯和凯西莱联合治疗慢性乙肝,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及分组  相似文献   
3.
HBV前C区及C基因启动子变异对病毒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DNA测序的方法检测了12 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前C区终止变异及C基因启动子(BCP)双变异,同时对HBV标志物作定量检测,并分析了上述各种变异对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影响。分析结果提示:BCP双变异、前C区终止变异及联合变异均可减少HBeAg的合成,增加抗HBe的合成,且联合变异比BCP双变异进一步减少HBeAg的合成,增加抗HBe的合成;前C区终止变异对HBVDNA合成无明显影响,而BCP双变异和联合变异则明显增加HBVDNA合成,病毒复制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4.
5.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2例CHB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PEG-IFN α-2a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48周。对照组(42例)予普通干扰素500 MU,皮下注射,隔日1次,疗程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阴转率达到30%,明显高于对照组,x^2=4.162,P〈0.05,HBeAg定量及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定量对数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t值分别为2.689、4.080,P〈0.01,而对照组治疗12周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29、1.009,P〉0.05;治疗24周时,治疗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6.190,P〈0.05,HBeAg定量和HBV DNA定量的对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215、2.122,P〈0.05;治疗48周时,治疗组除上述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外,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复常率及完全应答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5.771、5、617、5、308,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时,治疗组HBeAg的阴转率、HBeAg定量、HBV DNA定量对数值、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复常率及完全应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x^2=11.943、t=3、439、f=6、111、x^2=9.930、x^2=9、522、x^2=7.920,P值均〈0.01,而且保持持续应答,而对照组的应答率则有所下降;治疗组9例患者于治疗前后做2次肝活组织检查,治疗前肝组织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核心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8、89%和66、67%,治疗结束时分别为22.22%和33、3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较治疗前明显减少,x^2=8、001,P〈0、01;治疗前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及胶原表达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有3例出现HBsAg阴转,阴转率为10%,其中2例出现在治疗后32周,1例出现在治疗结束后24周,对照组无一例阴转。PEG-IFNα-2a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似。结论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地抑制其病毒复制,且能持续应答,治疗48周内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访72周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a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远期疗效。72例CHB患者按1∶1.4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PegaIFNα-2a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48周。对照组(42例)予普通干扰素500万单位,皮下注射,隔日1次,疗程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72周。结果在随访72周时,治疗组的HBeAg定量、HBeAg的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DNA定量的对数值、HBVDNA转阴率、ALT的复常率及完全应答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保持持久的应答效果。治疗组有3例HBsAg转阴,并且持续到治疗结束后72周,对照组无1例转阴。研究提示Pega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地抑制其病毒复制,且保持持久性应答。  相似文献   
7.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卫卫 《中国药房》2006,17(14):1096-1097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95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内科常规治疗+复方甘草酸苷)与对照组48例(内科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6wk。结果治疗6wk后,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玻璃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等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患者,在改善肝功能、促进黄疸消退、降低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阿德福韦酯与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 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48例 HBeAg 阴性入选病例分为两组:阿德福韦酯组(对照组)22例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阿德福韦酯组(治疗组)26例。分别在治疗48周时进行疗效、耐药评估。结果45例纳入分析,其中对照组1例、治疗组2例在治疗进行中被剔除。治疗48周时,病毒学应答(HBV DNA≤500拷贝/mL)在对照组为15例,治疗组为23例,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χ2=0.18,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 的定量下降值在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t=9.41,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在疗程12周、24周及48周时的病毒学应答均高于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的效果,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可抑制或减少 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 HBV 的复制和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程进展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9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血糖标准分为3组,糖代谢正常组(25例)、2型糖尿病组(40例)和糖耐量异常组(27例).记录并分析患者研究时间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Child分级、HBeAg阳性率、HBV DNA和抗病毒治疗例数),统计不同组别1~4年内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糖代谢正常组、2型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患者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2型糖尿病病程﹤3年、3~8年和﹥8年的患者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8年的患者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病程﹤3年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ild评分、2型糖尿病、白蛋白﹥18 g/L、HBeAg阳性和HBV DNA≥2×105 U/ml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代谢异常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关系密切,2型糖尿病可能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肝癌的早期预警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序贯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对NA单药治疗后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但肝纤维化指标仍然改善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CHB合并肝纤维化的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NAs初始治疗至少2年,病毒学指标均达到完全应答6个月以上,但肝纤维化指标仍然改善不佳.以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继续口服NAs(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同时加用扶正化瘀胶囊1.5g/次,3次/d,共48周,对照组继续单用NAs 1片/次,1次/d,共4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纤维化分期、肝脾B超和肝功能指标改变.试验前两组数据的可比性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四格表x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和薛氏x 2检验.各组治疗前后的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后两组疗效的比较计量资料采用两组均数差别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薛氏x2检验,肝纤维化分期比较采用Ridit分析、U检验及其校正法.结果 共收集到110例患者资料,试验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改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分别为69.8%、18.9%和11.3%,对照组分别为17.8%、20.0%和62.2%,两组相比,x2=32.89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相比,两组肝纤维化分期均在1~4期,均值分别为2.39和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相比,两组肝纤维化分期均在0~4期,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值分别为1.79和2.1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显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为11.3%、43.4%和45.3%,对照组分别为1.0%、22.2%和75.6%,两组比较,x2=9.40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ALT活性改善显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为24.4%、57.8%和17.8%,对照组分别为12.5%、25.0%和62.5%,两组比较,x2=18.0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清胆红素定量改善显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为30.0%、55.0%和15.0%,对照组分别为12.5%、37.5%和50.0%,两组比较,x 2=5.34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相比,两组门静脉直径、脾脏厚度和脾静脉直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相比,试验组门静脉直径、脾脏厚度均小于对照组,t值分别3.938和2.763,P值均<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脾静脉直径比较,t=1.58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试验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NAs抗病毒治疗后,HBV即使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仍然有部分患者肝纤维化持续存在,在此基础上,序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可以使肝纤维化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