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梁豪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119-120
目的评价彩超定位经皮肝穿刺抽吸、置管治疗肝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26例肝脓肿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引流术。结果 26例患者穿刺置管引流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穿刺置管后脓液引流通畅,痊愈出院。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剌抽吸及置管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可迅速缓解感染中毒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可取代外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钛合金为主的骨骼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研究中,植入体的腐蚀磨损和骨整合能力不足是造成其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原因,最终可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植入体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多孔钽拥有良好的理化性质,耐腐蚀和抗磨损性能出色,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多孔结构可以促进新骨的长入和成骨细胞的增殖,从而提高骨整合能力。并且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多孔钽更加优良的性能和功能,扩展了其临床应用。本文将针对多孔钽的理化/生物特性及其骨整合能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背景:几丁糖在预防术后组织粘连方面疗效确切,但在断指再植术后能否应用,其对血管吻合口的愈合是否有影响,国内外文献较少提及。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对成年大鼠股动脉吻合口通畅率的影响。方法:离断SD大鼠双侧股动脉,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显微镜下吻合双侧股动脉,所有吻合动脉即时通畅率达100%,且为同一人操作,吻合后,实验组吻合口周围均匀涂布医用几丁糖1滴,对照组不涂。分别观察术后7,14,21,28d大鼠吻合口的通畅情况,吻合口口径、吻合口周围有无感染、周围粘连情况及病理切片观察吻合口内皮细胞覆盖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前、术后吻合口管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吻合口周围均无明显感染,实验组吻合口周围粘连较对照组轻,吻合口总体通畅率实验组为96%,对照组为8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各个时间段实验组、对照组内皮细胞覆盖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医用几丁糖的放置不影响大鼠股动脉吻合口的总体通畅率。  相似文献   
4.
女性出现右下腹疼痛,多数是妇科相关疾病,也可以是外科急腹症,对多数右下腹疼痛的病因临床鉴别比较困难。超声检查为大多数急性右下腹痛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需要快速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高频超声的应用能显著提高诊断符合率。本文选取近二年来彩超检查的180例右下腹痛病例,并经手术、病理、穿刺或其它临床资料等证实,对这些病例做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bladder cell carcinoma,TBCC)中CD105和TSP-1的表达,并探讨两者与TB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2例正常的膀胱黏膜组织中的CD105和TSP-1的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各分期、分级中的表达意义。结果 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D105阳性表达率为78.3%,TSP-1阳性表达率为43.3%。CD105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TSP-1在早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与正常膀胱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晚期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结论 TBCC中CD105和TSP-1的表达是调控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且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测定两者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膀胱肿瘤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背景:几丁糖在预防术后组织粘连方面疗效确切,但在断指再植术后能否应用,其对血管吻合口的愈合是否有影响,国内外文献较少提及。 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对成年大鼠股动脉吻合口通畅率的影响。 方法:离断SD大鼠双侧股动脉,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显微镜下吻合双侧股动脉,所有吻合动脉即时通畅率达100%,且为同一人操作,吻合后,实验组吻合口周围均匀涂布医用几丁糖1滴,对照组不涂。分别观察术后7,14,21,28 d大鼠吻合口的通畅情况,吻合口口径、吻合口周围有无感染、周围粘连情况及病理切片观察吻合口内皮细胞覆盖情况。 结果与结论:术前、术后吻合口管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吻合口周围均无明显感染,实验组吻合口周围粘连较对照组轻,吻合口总体通畅率实验组为96%,对照组为8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各个时间段实验组、对照组内皮细胞覆盖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医用几丁糖的放置不影响大鼠股动脉吻合口的总体通畅率。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2岁.患儿出生后会阴部不自主漏尿并规律排尿2年于2010年10月入院.无尿急、尿频及血尿症状.查体:双肾区无叩压痛,会阴部发红、潮湿,尿道口未见异常,阴道口漏尿.IVU检查:双肾均显示为双集合系统.CT泌尿系造影检查:左肾上下段肾盂分别独立与一支输尿管相连,于肾下极水平汇合为一支下行,并绕行于膀胱左侧,开口显示不清.右肾上下段肾盂分别独立与一支输尿管相连,两支并行且相互缠绕.  相似文献   
8.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领域的一个常见而且非常棘手的疾病,尤其是对后尿道狭窄的处理,进行手术操作修复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对后尿道狭窄或闭锁诊断方法的积累,手术技巧的完善,临床治疗的效果差强人意。我们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9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效果令人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治疗的56例患者(观察组)及进行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恶性事件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术后生活满意度(应用SWLS量表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恶性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F-36量表(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精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SWLS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治疗乳腺癌患者效果更佳,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心内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病例数据库选取2017年心内科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对其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2017年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486名,其主要病因为缺血性心脏病;其中309名使用β受体阻滞剂(63.58%);均使用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平均使用剂量分别为31.65 mg/d、3.33 mg/d;其中美托洛尔最常使用,共247名(79.94%)。使用β受体阻滞剂组和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组在性别、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射血分数、心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患者出院时心率达标率仅为2.91%。 结论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病因为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使用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其中美托洛尔最常使用;性别、年龄及NYHA心功能分级可能是影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因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血压较使用前降低,但出院时心率达标率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