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ysadherin是近来被证实的与肿瘤转移有关的一种细胞膜糖蛋白,在细胞间黏附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如抗细胞黏附、下调E-cadherin的表达和促进肿瘤转移。肾透明细胞癌(RCCC)是最常见的肾细胞癌亚型,与其他亚型相比.RCCC预后更差,寻找与其预后有关的因素十分关键。本研究通过检测Dysadherin和E-cadherin在RCCC标本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2.
对166例胃粘膜活检进行了 HE,Warthin-Starry 和 Giemsa 染色,检出幽门弯曲菌(CP)113例(68%)。结果发现 CP 在慢性胃炎,溃疡病病人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其检出率与炎症的程度及活动度成正比。进一步观察了 CP 的形态特征,细菌与粘膜上皮接触部位及粘膜上皮本身的形态变化。讨论了 CP 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中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NIMA相关激酶2(NEK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印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NEK2的表达情况,体外原代培养胃癌细胞,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析NEK2的表达与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NEK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K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物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K2与5-FU的药物敏感性无显著关系(P0.05),而顺铂耐药组NEK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NEK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肿瘤的进展程度及顺铂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4.
将25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只)不作任何处理,统一处死,切取腰膨大之脊髓。实验组(20只)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后双重结扎,术后3、7、14和21d各处死5只,取腰膨大之脊髓。HE染色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变化,TUNEL标记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凋亡神经元细胞的超微结构。实验组坐骨神经切断后3~21d在相应的腰膨大脊髓前角可见到神经元数量减少和处于不同阶段的凋亡神经元。表明外周神经损伤能诱发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5.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对41例自然流产妇女(病例组)的流产组织进行HCMV DNA检测,以及采用免疫组化(IHC)检测HCMV感染阳性者流产组织局部细胞因子(IL-2、IL-10、TNF-α)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HCMV DNA的阳性检出率为41.46%,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为13.33%,两组HCMVDNA的阳性率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HCMV阳性病例组IL-10较对照组升高(P<0.05),IL-2有所降低(P<0.05),TNF-α无显著差异。结论:HCMV感染与自然流产有关,HCMV感染会引起孕妇免疫功能进一步抑制,促进了胎儿宫内感染并可能最终导致流产。  相似文献   
6.
MMP-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们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120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收取1998年6月~199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20例,年龄36~75岁,平均47岁。全组病例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经病理证实(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病理分组参照实用外科病理学犤1犦,分级法依据组织分化程度、核分裂数及核多形性3方面参数定量分级(Ⅰ、Ⅱ、Ⅲ)。临床分期参照1969年国际抗癌协会TNM分期方法分期。1.2试剂单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导致胚胎停育的分子机制.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分别对41例胚胎停育妇女(病例组)及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流产组织进行HCMV DNA检测;对HCMV阳性病例进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其局部细胞因子1NF-α、IL-10、bd-2、bax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病例组HCMVDNA的阳性检出率为41.46%,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为13.3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CMV阳性病例胎盘绒毛水肿明显,炎细胞浸润,鲜见巨细胞形成;病例组IL-10较对照组升高(P<0.05),bcl-2较对照组降低(P<0.05),TNF-α、bax表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HCMV可能是导致胚胎停育的病原之一,HCMV感染加重了孕妇"免疫抑制"引起胎盘绒毛及蜕膜组织的凋亡致使胎儿宫内发育受限最终导致胚胎停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m23-H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情况,为GISTs的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病理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nm23-H1和Ki-67在52例GISTs(转移组17例,非转移组35例)中的表达情况,对二者与Fletcher分级、临床指标及与GISTs转移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m23-H1和Ki-67表达与Fletcher分级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GISTs肿瘤部位及细胞类型均未见相关(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比较:nm23-H1阳性细胞数<50%的病例数与>50%的二组(50%~75%,>75%)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增殖指数<5%的病例数与>5%的两组(5%~10%,>10%)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nm23-H1和Ki-67阳性表达例数进行统计比较,二者间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nm23-H1可能是预测GISTs有无转移的有效标记物;联合检测nm23-H1和Ki-67表达,估计GISTs预后可能是一项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MMP-9的表达。结果 120例乳腺癌患者中,阳性表达92例,占76.67%,其中高表达48例,占40%。MMP-9的表达与乳腺癌的PCNA表达、TNM分期、淋巴结状况、肿瘤大小相关,与年龄、月经状况、E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自然干燥的新疆一枝蒿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为该药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种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与常规CTAB法提取新疆一枝蒿中基因组DNA,通过加适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研磨样本,在核裂解前用细胞核裂解液(STE)洗涤多酚类和多糖类物质,利用95%乙醇室温沉淀DNA等措施。改良CTAB法2与1相比不用液氮研磨样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检测提取DNA的质量。结果:2种改良CTAB法所得DNA质量均优于常规CTAB法,DNA完整性较好,A260 nm/A280 nm在1.8~2.0,多糖类杂质去除较为干净。SRAP检验条带清晰、多态性良好。结论:2种改良CTAB法均适用于高质量新疆一枝蒿干叶基因组DNA的提取,得到的DNA纯度和完整性均较理想,可为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模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