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56例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6例肝外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56例中治愈48例,治愈率为85.7%。死亡8例:因肝粉碎性破裂,术中大出血致休克死亡2例;因累及右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出血量大,术后死亡2例;因合并脑外伤,死于脑疝3例;因合并脾破裂,膈肌破裂,门静脉撕裂,术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1例。结论:肝外伤患者往往因多脏器合并损伤,严重者止血困难,病死率高,故应以抢救生命,降低痛死率为原则,综合分析和评估,使患者有一个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胃肠道患者术后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建立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入选42例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胃肠道手术后消化不良.实验组内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参照组内服安慰剂.对比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1%,参照组是47.6%,两组总有效率检验P<0.05.服药1个月内,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8%.参照组未发现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检验P>0.05.用药1个月后,实验组消化评分减少,与用药前的评分检验P<0.05.用药1个月,实验组的消化评分与参照组的评分检验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胃肠道患者术后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胆囊管残株结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家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21-1021
胆囊管残株结石尽管发生率低,但因二次手术难度大,容易损伤胆管、血管等,应引起重视。本院自1988~2003年共收治胆囊管残株结石患者12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卧位MR与坐位CT排便造影2种成像技术在评价肛提肌形态及功能方面的差异。方法:对17名健康志愿者(女8例,男9例,22~24岁)行仰卧位MR和坐位CT排便造影检查。分静息、缩肛和排便3期获取盆底的冠状面图像,对肛提肌行形态学测量。结果:MR图像显示肛提肌在静息期呈穹隆状;缩肛期呈平台状,肛提肌横行部的不同部分出现矛盾运动,其中点下降(3.45±0.29)mm,内点上升(5.60±2.39)mm;排便期呈盆状,中点下降(10.76±1.10)mm,内点下降(10.47±1.29)mm。CT图像显示肛提肌在静息期呈漏斗状;缩肛期呈平台状,肛提肌横行部,中点上升(6.45±2.05)mm,内点上升(13.39±3.93)mm;排便期呈盆状,中点下降(4.40±2.01)mm,内点下降(17.45±4.05)mm。结论:卧位MR与坐位CT排便造影在评价肛提肌形态及功能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因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外伤致左半结肠破裂而未实施肠道准备急诊行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痊愈出院;并发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3例,腹腔感染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临床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肠道冲洗,急诊行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2014-01—2017-12间,固始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联合胆囊切除术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192. 6±24. 6) min,术中出血量(62. 8±24. 0) m L,术后排气时间及进流质饮食1~4 d,住院时间(12. 4±4. 2) d,淋巴结清扫数(11. 6±3. 7)枚。发生吻合口瘘1例,经冲洗引流后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患者均无瘤生存。其中2例患者进油腻食物后出现腹痛、腹泻,经对症处理,均在3个月后缓解。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结肠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左侧结肠癌,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康复快,是安全、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锁骨下动脉狭窄疾病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8例进行64排CTA锁骨下动脉增强扫描,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分析锁骨下动脉狭窄的部位及程度.结果 8例均获得清晰影像,锁骨下动脉均显示中重度狭窄,其中左侧5例,右侧3例;6例为单侧近端狭窄,2例为单侧近段和中段狭窄;有软斑块3例,硬斑块5例.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快速、准确、清晰、无创地显示锁骨下动脉狭窄并评价狭窄性质、范围和程度,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患者胆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1例肝胆管结石伴胆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总结其治疗方法.结果 51例患者中,16例为术前出血患者,其中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6例(其中5例行EST网篮取石),严重胆管炎症及胰腺炎6例,细菌性肝脓肿4例;35例为胆道术后出血患者,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32例,胆肠吻合术后2例,肝切除术后1例.1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9例痊愈,1例死亡;32例行肝动脉血管造影与介入栓塞治疗,29例止血成功,2例再次出血后行手术治愈,1例死亡;11例(包括2例介入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 胆道出血患者多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应迅速分析胆道出血的原因及部位,结合出血量来选择治疗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肝动脉血管造影与栓塞是术后胆道出血诊治的首选方法,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梁家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0):752-752,755
我院2004年9月-2006年3月共顺利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60例,效果满意,现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60例中男95例,女165例,17~82岁,平均45岁。其中胆囊结石210例(包括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0例)、非结石性胆囊炎12例、胆囊息肉38例,合并高血压病12例、心脏疾病6例、糖尿病9例,下腹部手术史15例、上腹部手术史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