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9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医药卫生   259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蚊虫传播的黄热病在非洲和南美洲地区大面积“再流行”,仅南美洲的巴西在一年时间就发现数千例黄热病确诊病例,黄热病已经在非洲和南美洲地区造成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此外,在黄热病非流行国家和地区发现大量输入性病例,使得黄热病有可能在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地区成为“新发传染病”而在世界更大范围流行。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消除黄热病流行(EYE)”战略,预计利用10年时间在黄热病流行地区接种13.8亿剂量黄热疫苗,以降低黄热病对国际公共卫生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比磁共振3D-SPACE系列和3D-CISS系列在儿童梗阻性脑积水中的使用情况。方法:选择某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50名患者)儿童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进行观察,对所有患者进行3D-SPACE序列及3D-CISS系列检查。结果:使用3D-CISS系列检查发现30例膜性梗阻,55处可以清楚分辨膜性梗阻;使用3D-SPACE系列检查发现14例膜性梗阻,20例可以清楚分辨膜性梗阻。结论:3D-CISS系列能够将脑积水患者脑室内和脑室外膜性梗阻清楚地显示出来,实现患者的精准分类,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榴弹片伤后的救治方法和效果。方法 分析5例手榴弹片炸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3~5周,无任何后遗症。结论 手榴弹片炸伤应遵循早期处理原则,根据异物大小所处部位决定是否取出,经上述处理,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梁国容  邓静敏 《广西医学》1997,19(2):244-245
建立缺氧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简易方法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梁国容邓静敏许辉邓家珍缺氧可引起肺动脉压(PAP)增高,本文根据这一关键因素,用Wistar大鼠复制接近慢性支气管炎演变为肺动脉高压(PAH)的模型,现将方法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扩散法测定了74例冠心病和46名正常人的血浆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结果前者为159.8±10.8%,后者为113.7±7.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60岁以上的39例冠心病患者为167.3±13%,40名正常人为114.9±7.1%,两者也有显著差异。提示冠心病患者存在着高凝状态。23例冠心病患者口服维生素 C 前后ⅧR:Ag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7.
铜对造血、细胞生长、免疫及内分泌功能均有重要作用。铜过多可能与肿瘤及冠心病的发病有关。但是,铜与慢性支气管炎(下称慢支)的关系研究尚少,值得探讨。近年我们发现老年人体内缺锌,锌对老年人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平衡状态有调节作用。铜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郭瑞珍  梁国桢 《贵州医药》1997,21(5):266-268
本文对遵义地区43例鼻咽、鼻腔恶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学表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为弥漫型,无1例滤泡型,组织学类型以多表细胞性淋巴瘤为主,共33例(包括小细胞型13例,中多形15例,大多形5例),占76.7%。用UCHL-1、CD20和Mac387等多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表型研究。显示T细胞淋巴瘤37例(86%),B细胞淋巴瘤4例(9.3%),无1例组织细胞性淋巴瘤。鼻咽部T.B淋巴瘤比  相似文献   
9.
病例资料女,36岁。6年前曾在某医院行巨脾切除术,术后偶有上腹不适感,躺卧后可缓解,未经任何治疗。10天前因痢疾住某乡卫生院,诊治后好转。7天前因突发剧烈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入我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20/min,血压18.6...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建(MPVR)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2002年2月至2003年9月临床疑诊阑尾炎收治入院手术患者39例,术前均作了常规扫描和MPVR重建2种CT检查,术后31例确诊为阑尾炎,从阑尾充血、水肿至阑尾脓肿共分5级(正常阑尾为0级)。结果对照手术病理,MPVR重建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872%,敏感度903%,特异度75%,阳性预测值933%,阴性预测值667%。常规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度385%,敏感度387%,特异度375%,阳性预测值706%,阴性预测值136%。28例确诊急性阑尾炎的MPVR重建片所示5种主要征象及出现频率如下阑尾肿大(管腔直径>6mm)(964%),阑尾结石(267%),回盲部肥厚(367%),阑尾周围炎(714%),脓肿(107%)。结论多层螺旋CTMPVR重建技术显著提高了CT对临床症状模棱两可、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诊断能力,并可减少重型阑尾炎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