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方法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syncope ,VVS)是由于各种刺激通过神经介导反射的作用 ,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及心动过缓 ,表现为动脉低血压伴有短暂意识丧失 ,能自行恢复 ,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 1932年Lewis提出这一命名后沿用至今。实际上 ,除了心脏 ,全身其他部位的血管并无迷走神经支配 ,血管扩张 ,导致血压下降并非迷走反射 ,故使用血管迷走性晕厥并不确切 ,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使用神经心源性晕厥 (neurocardiogenicsyncope)可能更为恰当。1917年Mackenzie已开始研究倾斜试验对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但直到 1986年Kenny…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患者女性,14岁,主因"突发晕厥2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 d无明显诱因突发晕厥,无胸痛、胸闷、心悸,意识丧失数秒钟后自行恢复,无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而后再晕厥1次,性质同前,就诊于我院急诊。入院查体:T 36.1℃,P 27次/min,R 14次/min,BP 112/53 mmHg(1mmHg=0.133k Pa),SO_2 100%,神清语利,精神可,平卧位,颈软,未见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室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观察Zephyr5826起搏器心房自动阈值管理(ACM)功能的开启情况、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置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68例,于置入术后第1,7天及1,2,3,6个月时随访程控,观察ACM功能的开启情况,手工测试心房起搏阈值并与ACM功能测定的值进行比较。结果 68例均完成随访。随访期内35例(51.50%)成功开启ACM功能,其中术后第1,7天及1,2,3个月时开启例数分别为14例(20.6%)、21例(30.9%)、26例(38.2%)、28例(41.2%)和32例(47.1%)。手工测试与ACM测试的心房阈值无差异。33例因起搏器自动测定心房刺激除极波(ER)过小不推荐开启ACM功能。随访期间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Holter)均未见心房失夺获及感知不良。与普通电压和高电压起搏相比,自动阈值管理功能在心房输出方面分别节省50%,88%的能量消耗。结论 Zephyr5826起搏器ACM功能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低能量起搏心脏。部分患者术后因起搏器测定心房ER过小未能开启ACM功能,但在随访过程中ACM的开启比例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心房肌不明原因的纤维化以及因纤维化并发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和(或)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称为心房纤维化性心肌病(FACM)。FACM未并发心律失常且无心房增大时,如未行心房肌活检或心房肌电压标测,很难做出FACM的诊断;心房电压标测表现为局部或弥漫性电压减低或电静止区(ESA),ESA的电屏障和心脏的天然解剖学屏障是形成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的病理生理基础;心房低电压区和ESA累及窦房结或房室结是形成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基础。 FACM患者发生心动过缓,有起搏器植入指征时需植入起搏器;FACM患者发生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时可根据其折返环设计合适的消融径线,从而根治心动过速;部分FACM患者心房机械功能已经受损,受累的心房肌已无收缩功能,有发生血栓形成的风险,即使患者为窦性心律或经射频消融恢复窦性心律也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预防栓塞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的配伍禁忌,供临床用药参考,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检索2009—2011年期间公开发表的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配伍禁忌文献,进行总结归纳。鳍果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与很多药物配伍试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配伍反应。结论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的配伍禁忌较多,联合应用时应该谨慎,促进用药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部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表现为不典型的原因。方法收集因AMI就诊并行急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的175例患者的心电图,其中10例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分析心电图表现为不典型的原因。结果 1例为急性再发下壁心肌梗死,冠脉造影右冠脉第一转折处闭塞,心电图除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外,还有V1~V3导联ST段及T波升支呈弓背向上型改变。2例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段闭塞,心电图除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外,还有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超声心动图发现少量心包积液。1例为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冠脉造影示第一对角支闭塞,心电图除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外,还有Ⅰ、aVL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2例为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冠脉造影示第一对角支闭塞,心电图表现为Ⅰ、aVL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2例为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冠脉造影示第一钝缘支闭塞,心电图表现为Ⅰ、aVL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1例为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冠脉造影示回旋支中段闭塞,心电图表现为V7~V9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1例为急性再发前壁心肌梗死伴左前游离壁显性房室旁道,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中段闭塞,心电图无明显ST-T动态变化。结论当冠脉走形、管腔大小、供血部位发生变异,存在基础心肌病变,以及合并其它疾病如心包积液、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时,AMI心电图可呈现不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149例为研究组,有冠状动脉除左主干外其他血管病变的冠心病148例(对照组).分析两组的既往史、个人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左主干长度及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上述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左主干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左主干长、直径小、血尿酸高、血红蛋白浓度低为冠状动脉病变累及左主干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是否累及左主干与年龄、左主干长度、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与左主干直径呈负相关.结论 冠状动脉病变累及左主干与患者年龄、左主干直径和长度以及血尿酸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因素。方法 ISH患者194例,其中男113例,女81例,平均(73.3±18.7)岁,选择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标准方法测定入选对象的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外周空腹静脉hs-CRP、血糖、血脂等,比较两组间及ISH组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患者间hs-CRP差异,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判断hs-CRP与危险分层、血脂、血糖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ISH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1 vs 1.5 mg/L,P<0.05);ISH组心血管危险极高危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回归分析显示:心血管危险分层、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腰围是hs-CRP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炎症反应可能通过危险因素的形成参与ISH发生。  相似文献   
10.
敬锐  林文华 《山东医药》2012,52(47):86-87
桡动脉入路目前已成为国内主流冠脉造影血管入路。但临床上因该路径部分甚至全程血管迂曲而放弃,临时改为股动脉入路的情况并不少见。2011~2012年,我们收治了2例心脏疾病患者,利用肘关节动脉网完成经桡动脉冠脉造影。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58岁。因"二尖瓣脱垂"入院,经心脏外科会诊,存在瓣膜置换指征,术前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穿刺右桡动脉,置入5 F鞘管,超滑导丝前行至肱动脉遭遇阻力,造影显示肱动脉远心段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