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改良Rehbein根治术中的应用解剖,明确直肠游离的标准术式及其理论依据.方法:对49例先天性巨结肠改良Rehbein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步骤的解剖根据.结果:标准术式:游离直肠后壁时,先在子宫(或膀胱)直肠陷凹腹膜反折水平之右直肠旁凹处用电刀切开腹膜,在直肠后间隙向外、向下分离,两侧达直肠侧韧带前面,直肠侧韧带断离至其中部即止,向下楔形分离直肠后壁至提肛肌,将直肠后壁沿正中线切开至齿状线上0.5~0.8cm,严密、轻巧吻合远、近端肠段,术后排便优良率98.0%.结论:标准术式解剖层次清晰,出血少,吻合口血供良好,直肠前壁的排便反射区基本不受干扰,术后排便功能良好,病人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2.
医学实习生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学生的毕业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今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并且对实习生的管理也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关键。笔者就实习生的管理工作,谈以下几点。1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目的是帮助实习生尽快熟悉医院的工作环境,培养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并从言谈、举止、仪表等方面去规范他们,使他们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1.1医德教育通过对医德理论、范畴、规范的学习,使实习生提高对医德的认识水平,通过实…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修复甲状腺术后损伤喉返神经的手术技巧.方法喉返神经修复术9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喉返神经解剖三角入路容易犯的错误是解剖层次不够深,由于甲状腺下动脉的起源和走向变异较大,或伴非典型喉返神经、喉不返神经出现,实际应用时常遇到较多困难;甲状软骨下角入路,喉返神经位置恒定在甲状软骨下角下方0.5cm处入喉,稍作纵向分离即可找到入喉的喉返神经;气管食管沟入路,在甲状腺峡部水平,喉返神经者紧贴食管气管沟,很少偏离,寻找较为容易.结论解剖三角入路在寻找横断的神经近端最为适用,甲状软骨下角入路成为最常用的入路,食管气管沟入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参黄洗液辅助吻合器痔环切手术(PPH手术)在混合痔治疗中的效果及其预后不良早期预警的价值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和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参黄洗液辅助PPH手术治疗,对照组PPH术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术后辅助治疗20d后就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3个月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和组间比较,并对观察组预后不良病例的早期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86.67%(52/60)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7%(13/60),低于对照组31.67%(19/6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观察组病例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5.00%(15/60),低于对照组33.33%(20/60)的不良预后发生率(P<0.05)。结论:参黄洗液辅助PPH手术在混合痔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预后良好等优势,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对策。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不良反应、诱因以及针对不良反应的对策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头孢菌素的患者,出现过敏的患者最多,可达30.0%。除此之外,还有少数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可能诱因主要有酗酒与饮食不当等,因药物用量过大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之前,医生需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疾病情况、生理、年龄、个体差异等因素,制定合适的用法以及用量。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饮食以及其他用药。  相似文献   
7.
1 资料与方法本组38例中,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7.14岁;平均坏死囊化直径1.33cm。对照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7.26岁,平均坏死囊化直径1.29cm。方法:所有患者均通过石膏、支具或牵引使患肢保持外展30°~40°,内旋10°~15°,间作适当的免负重活动,X线检查股骨头完全为髋臼所包容。(1)治疗组①“海洋牌”伤科接骨片,由红花,田七、血竭、乳香草药组成,口服3次/d,6岁以下儿童1片/次,6~11岁2片/次。②功能锻炼,下肢屈曲法:患童取仰卧位,医者以左单膝立体于小儿下肢外后部,先屈曲股关节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科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为儿科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8月儿科135例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进行研究,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儿科中药注射中发生的不良反应频率高,尤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类型最为常见,与儿童独特的生理特点、药物制备工艺、滴注速度过快、用药不当、临床研究时缺少研究对象、不完善的监管制度等相关。结论:儿科中药注射中不良反应发生频率较高,应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提高药物质量,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管理和规范,降低儿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不同部位胃癌肿瘤组织内生存素的表达情况,观察生存素表达程度不同的胃癌患者接受化疗的疗效。方法:将18例贲门恶性肿瘤患者、21例胃体恶性肿瘤患者及32例胃窦部位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贲门恶性肿瘤患者为A组,以胃体恶性肿瘤患者为B组,以胃窦部位恶性肿瘤患者为C组。分析3组肿瘤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阳性率,并对比3组的化疗效果。此外,对比3组1年随访期间内的生存率及肿瘤转移率。结果:C组生存素阳性表达率为37.50%,明显低于A组及B组的72.22%及66.6%。C组化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及B组(P<0.05)。同时,C组随访1年的死亡率及肿瘤转移率明显低于A组及B组(P<0.05)。结论:在胃部恶性肿瘤中,以胃窦部恶性肿瘤生存素表达率最低,此部位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治疗后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进路选择(附61例分析)广西钦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外科(535000)林妙承进入90年代以来,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小切口术式已见诸多报道,手术进路有腹股沟、腹腔及腹膜前3种。现对我院1995年6月至1997年5月收集完整的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