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2006年我市5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的性别、年龄、涉及的药品种类、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报告人职业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由抗菌药和注射途径给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药品不良反应损伤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数量需提高。结论: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宣传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左氧氟沙星和多索茶碱是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有关这2种药物联用导致中枢兴奋的案例分析较少报道。本文报道1例左氧氟沙星与多索茶碱联用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枢神经兴奋、失眠的案例,从临床药师的角度提出一些氟喹诺酮类和茶碱类药联用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的基本情况和总体趋势,为减少ADR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市2012年15个区上报的2 926份ADR报告,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2 926例ADR中,40~59岁人群ADR发生率最高,为942例,占32.19%;静脉滴注给药为引起ADR的主要途径,为1 940例,占66.30%;引起ADR的药物以抗感染药为主,为1 491例,占50.9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为1 313例,占44.87%,其次为胃肠道损害;新的和严重的ADR为592例,占20.23%。结论:临床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提高ADR报告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市级和县级基层ADR监测工作管理模式。方法:对各ADR监测点和ADR监测工作人员分别以自填式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回收的问卷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部分监测点开展了ADR监测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所有工作人员均为兼职;97.1%的被调查人员建议设立独立的市ADR监测中心。结论:我市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备的ADR监测体系,但急需解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一些影响和制约ADR监测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在软、硬件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我市13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ADR/ADE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ADR/ADE报告病例的性别、年龄、涉及的药品种类、ADR临床表现、报告人职业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由抗微生物药物和注射途径给药引起的ADR/ADE所占比例最高,损伤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报告质量、数量需提高。结论:应进一步加强ADR监测和宣传工作,减少或避免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药品商品名和商标标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规范药品名称,2006年3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布新修订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同时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名称管理的通知》,力图解决"一药多名"问题。笔者对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中的有关药品商品名和商标标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病例:患者,女,57岁。因“厌油、恶心3天”于2012年5月8日16:15入院。1月前因“骨质疏松症”服用仙灵骨葆胶囊(贵州同济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粒0.5g,生产批号111190),剂量为3粒,bid,共服用20余天,服药前常规体检肝生化指标无异常。5月5日开始出现厌油,伴恶心,有时伴呕吐,呕吐物为内容物,伴乏力,纳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及使用趋势。方法:对医院2002年~2005年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医院抗感染药物的金额、高档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频率较前3年有较大增幅;较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结论:头孢菌素类占医院抗感染药物首位。为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建议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院1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并评价ADR报告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收集到我院2005~2006年上报的ADR病例150例,并应用Excel软件对性别、年龄、涉及的药品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质量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由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ADR损害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ADR上报率偏低,报告质量需提高。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我院ADR的监测和宣传工作,提高专业人员责任意识,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0.
梅昭  杨良芹  金桂兰  徐玉梅 《中国药房》2013,(38):3583-3585
目的:分析某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门诊2012年7-12月处方共计14 115张,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各科使用情况包括科室分布、患者年龄分布、药物品种使用频率、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该院门诊各科均广泛使用,使用率为8.01%。其中,皮肤科使用率为48.50%,耳鼻喉科为25.75%,眼科为7.79%,儿科为6.73%,内科为5.40%;41~60岁患者使用率最高(占30.88%);地塞米松注射液使用率最高(占30.86%)。使用情况基本符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较为合理,少数处方存在不合理应用的现象。结论:贯彻执行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临床药学工作,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