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布比卡因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超前镇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躯体-内脏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超前镇痛效果. 方法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A组(躯体阻滞组)在切皮前以0.25%布比卡因25 ml(含1∶200 000肾上腺素)进行切口周围浸润;B组(内脏阻滞组)在气腹后立即以0.25%布比卡因35 ml腹腔内喷洒;C组(躯体-内脏联合阻滞组)进行A组和B组综合处理;D组(对照组)不予处理.在术后1、2、3、6、12、24、48 h分别评估疼痛强度、部位和恶心情况. 结果术后12 h内,D组切口痛明显强于其它部位疼痛(P<0.05).A、C组在术后6 h内疼痛强度和镇痛药物需求量比B、D组明显减少(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以切口痛为主,术前躯体-内脏神经阻滞处理能明显减轻术后早期切口痛,但对腹内痛、肩部痛的镇痛效果并不比单用躯体阻滞更好.术前布比卡因切口躯体神经阻滞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杨普春  李流 《海南医学》2004,15(1):17-18
目的 研究枢丹在不同给药时间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术后恶心呕吐 (PONV)效应的影响。方法  75例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2 5例 ,第Ⅰ组 (对照组 ) ,于诱导前、术后给予生理盐水5ml;第Ⅱ组 (术前枢丹组 ) ,于麻醉诱导前给予枢丹 4mg ;第Ⅲ组 (术后枢丹组 ) ,术后给予枢丹 4mg。术后 2 4小时内恶心呕吐发作及补救止吐的需要量均被记录。结果 第Ⅱ组病人在术后 2 4小时内恶心呕吐发作率分别为 68%和2 0 %,低于第Ⅰ组的 80 %与 3 2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第Ⅲ组 2 4小时内恶心呕吐发作率分别为 44 %和 4%,与第Ⅰ组相比有明显降低 (P <0 .0 5 ) ,术后补救止吐剂量亦明显低于第Ⅰ组 ( 3 6%:64 %,P <0 .0 5 )。结论 预防性应用枢丹止吐的给药时间应当选择在手术结束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患儿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50例患儿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各25例,F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静脉推注,C组静脉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0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快速诱导,行气管内插管术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丙泊酚10~12μg·kg-1·min-1,瑞芬太尼0.2~0.30μg·kg-1·min-1。手术结束前10min,两组患儿均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2mg/kg。记录手术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麻醉恢复室(RR)后滞留时间;同时记录入RR即刻、10、20、30、60min的躁动评分(PAED)及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术后1、3、6h的FLACC评分及术毕1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在即刻、10、20min时间点上的躁动满意率明显增加(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的FLACC和m-CHEOPS评分,F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超前镇痛术,对预防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有确切的预防作用并优于单纯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探讨超前镇痛及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用于大型手术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地佐辛组(30例)和氟比洛芬酯组(30例).地佐辛组于麻醉前5 min静脉推注地佐辛0.1 mg/kg;氟比洛芬酯组于麻醉前5 min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1 mg/kg.2组患者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间断给予顺阿曲库铵麻醉维持.术后均行经静脉PCIA,地佐辛组镇痛药配方为地佐辛30 mg+芬太尼0.5 mg,氟比洛芬酯组为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5 mg,均加入托烷司琼6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初始负荷剂量2 ml,背景剂量2 ml/h,单次PCIA剂量为1.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1、3、6、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评分、Prince-Henry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48 h内PCI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术后6、12、24 h时间点,地佐辛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氟比洛芬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h:(3.5±0.6)分比(2.2±0.4)分,12 h:(2.5±0.5)分比(2.1±0.3)分,24 h:(2.2±0.3)分比(2.0±0.4)分,P<0.05];术后48 h内氟比洛芬酯组PCIA按压次数明显多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1.3)次比(10.8±1.8)次,P <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和异常出血,氟比洛芬酯组患者眩晕、恶心和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眩晕:13.3% (4/30)比10.0% (3/30),恶心:20.0% (6/30)比13.3% (4/30),呕吐:10.0% (3/30)比6.7%(2/30),P<0.05].结论 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确切有效,但与氟比洛芬酯相比较,地佐辛不仅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镇静,还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AHH)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在体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6只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组(ANH);Ⅲ组为AHH.观察心肌缺血45 min及再灌注180 min时SOD、MDA含量变化、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及Bax表达.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Ⅲ组再灌后SOD活性增加,凋亡指数和Bax含量减少,Bcl-2含量增加(P<0.05).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表现为损伤减轻.Ⅱ、Ⅲ组间比较,各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AHH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和调节Bcl-2及Bax表达来减轻I/R损伤后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相同浓度罗比卡因和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用于颈神经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50例ASAⅠ—Ⅱ级甲状腺肿物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罗比卡因混合液(Ⅰ组)32例,布比卡因混合液(Ⅱ组)18例,分别用0.5%罗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与0.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10ml阻滞颈浅神经,再分别用0.5%罗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与0.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6ml阻滞颈深神经丛。记录麻醉效果及产生的并发症,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即刻(T1)、麻醉后的5min(T2)、10min(T3)、15min(T4)、30min(T5),及手术结束(T6)时的HR、SBP、DBP、MAP、SpO2、RR、MV、VT。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同,产生的并发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罗比卡因组对抬头肌的影响显著弱于布比卡因组(P<0.01)。两组HR显著升高(P<0.05),SBP、DBP、MBP、在T1~T5时有显著升高(P<0.05),在T6与T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上两组混合液在颈浅及颈深神经丛阻滞均能产生较好的麻醉效果。0.5%罗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由于运动神经较弱,更适合颈神经丛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7.
咪唑安定和地西泮对硬膜外阻滞时术中遗忘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 2种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与地西泮对硬膜外阻滞时术中遗忘的作用。方法 选择期手术 80例 ,随机分组 ,分别静注咪唑安定 0 .0 5mg·kg-1 (A1组 ) ,0 .15mg·kg-1 (A2组 ) ,地西泮 0 .2mg·kg-1 (B1组 ) ,0 .35mg·kg-1 (B2组 )。观察术中ECG ,HR ,MAP ,SPO2 变化及术后遗忘情况。结果 A1、B1两组HR、MAP变化组间及组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术中遗忘不明显。A2、B2两组HR、MAP变化有显著性变化 (P <0 .0 5)。术中遗忘率分别为 95%及 90 %。结论 硬膜外阻滞时辅助咪唑安定能安全有效地消除患者术中记忆  相似文献   
8.
9.
胸壁手术,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分次注人低浓度的布比卡因,既能满足手术需要,又安全,术后病人恢复也较好。因此是一种较可靠的麻醉方法。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行择期胸壁手术患者50例,ASAI~Ⅱ级,其中男性6例,女性44例,年龄21~68岁。手术种类包括:乳腺癌广泛根治术20例,单纯乳房切除10例,乳房包块切除8例,隆胸6例,胸部疤痕切除6例。术前均无心肺和神经肌肉系统疾患。将全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各25例。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及病种均无显著性差异。A试验组,局麻药为0.25%布比卡因,平均每节需剂量1.16ml。B对照组,为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