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与分析纳络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除接受常规治疗以外,还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每次0.08 mg/kg,平均(8 h/次)每8小时一次,持续应用3~5 d),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9,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83,P<0.05);在纳洛酮的早期治疗中可有效减少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络酮具有半衰期短、代谢速度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其在治疗轻、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系统及一般临床症状;在治疗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时,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纳络酮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有效提高NBNA评分.因此纳络酮可用于治疗不同程度的患儿,是十分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医院32例呼吸衰竭的新生儿给予NCPAP治疗后,观察其紫绀和呼吸困难改善及血气变化。结果 27例患儿经治疗后紫绀和呼吸困难明显好转,PaCO2明显提高(P〈0.01),PaO2显著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APA)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高危早产儿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固尔苏联合nCAPA,对照组采用nCAPA。观察2组早产儿的血气分析改善情况,NRDS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用药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NRDS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固尔苏联合nCAPA预防高危早产儿NRDS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降低NRDS发生率及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调节(PSV)加目标容量控制通气(TT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3例NRDS患儿分为SIMV+PSV+TTV组(n=27例)和辅助/控制通气组(A/C组,n=26),记录两组治疗不同时间点的氧合状况、并发症发生及转归情况。结果 SIMV+PSV+TTV组在机械通气6 h时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体积分数(P/F)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比(a/APO2)即明显优于0 h(P〈0.05),氧合改善较A/C组迅速,两组在治疗6 h后P/F和a/APO2均有显著改善趋势(P〈0.05);SIMV+PSV+TTV组P/F和a/APO2在治疗6、24、72 h时均优于A/C组(P〈0.05)。SIMV+PSV+TTV组气漏综合征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A/C组(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V+PSV+TTV模式比A/C模式能更迅速地改善NRDS患儿的氧合状况,减少氧暴露,降低高容量通气导致的并发症,是治疗NRD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猪肺磷脂注射液(商品名固尔苏,意大利 Chiesi Farmaeeatici SPA)与氨溴索分别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30~34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NRDS 患儿230例,患儿根据家长的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固尔苏联合 nCAPA 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氨溴索联合 nCAPA 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血气分析指标,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8%高于对照组的89.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血动脉血氧分压(PaO2)、pH 值高于治疗前,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低于对照组的33.6%,病死率为8.3%低于对照组的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固尔苏与氨溴索分别联合 nCPAP 治疗30~34周早产儿 NRDS 治疗效果均显著,但固尔苏联合 nCPAP 在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优于氨溴索联合 nCPAP。  相似文献   
6.
付洪涛  杨国颖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652-5653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胎粪吸人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1年3月足月胎粪吸人性肺炎15例,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结果:胎粪吸人性肺炎治疗天数明显缩短,且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失为治疗胎粪吸人性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探讨机械通气患儿抢救成功的体会.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89例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新生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9例中治愈55例(61.9%),好转自动出院18例(20.2%),放弃治疗10例(11.2%),死亡6例(6.7%).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主要是肺感染,本组44例做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为阳性,在培养的菌株中,居前3位的细菌是: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单胞菌属.另外,4例发生气漏(气胸及纵隔气肿),4例发生肺不张(其中1例上机过程中出现,3例为撤机后出现).结论 (1)正确掌握使用呼吸机的指征及时机;(2)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3)预防和正确处理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的并发症;(4)做好撤机后的治疗;(5)综合治疗.以上是机械通气治疗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是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较大量羊水引起的肺部炎性反应,是早期新生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新生儿期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青紫,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简便易行、相对无创,近年来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应用NCPAP治疗羊水吸入性肺炎已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小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预防高危早产儿(3034周)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高危早产儿230例。将所有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早产儿采用小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nCPAP,对照组早产儿仅采用nCPAP。观察2组早产儿的血气分析改善情况、NRDS发生率、机械通气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用氧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2组PaO_2、pH值及Sa02均升高,血PaCO_2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DS发生率(8.3%)、并发症发生率(8.3%)、机械通气率(4.2%)及病死率(0)均低于对照组(30.9%、46.4%、37.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nCPAP预防3034周)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高危早产儿230例。将所有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早产儿采用小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nCPAP,对照组早产儿仅采用nCPAP。观察2组早产儿的血气分析改善情况、NRDS发生率、机械通气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用氧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2组PaO_2、pH值及Sa02均升高,血PaCO_2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DS发生率(8.3%)、并发症发生率(8.3%)、机械通气率(4.2%)及病死率(0)均低于对照组(30.9%、46.4%、37.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nCPAP预防3034周高危早产儿NRDS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降低NRDS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抚宁县辖区内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我们于1997年对本县30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以血红蛋白、白细胞数、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4项指标进行了检测,为加强防护措施提供了依据。1材料和方法1.1对象:为从1997年抚宁县放射人员87人中随机抽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