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小范围的临床实践,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对基于全程化抗栓药学服务模式的华法林抗凝管理工作效率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7-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临床药师利用基于分级管理的全程化抗栓药学服务模式进行抗凝管理和药学监护,对照组由临床药师按照无差别监护模式进行抗凝管理和监护,记录2种模式下药师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效,通过DEA方法分析比较2种抗凝管理模式的效率。结果:研究最终纳入服用华法林的患者233人(实验组116人,对照组117人),实验组的单位患者管理时间显著减少[(27.8±9.7)min vs.(34.8±11.4)min]。经模型计算后,实验组的总体效率值为1,说明其投入和产出最优,且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全程化抗栓药学服务模式下药师管理单位抗凝患者需要的时间更少,管理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抗凝门诊的分级管理制度进行分析评价,为国内抗凝治疗管理提供借鉴。方法:根据我院抗凝门诊分级管理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对抗凝风险较高的一级患者实施专业化的抗凝管理;二级患者采用常规的抗凝管理手段;稳定的三级患者通过自我管理和定期的复诊保持抗凝水平。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抗凝门诊就诊的患者,分析患者抗凝管理质量及等级变化情况。结果: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抗凝门诊就诊患者共计1587人次,一级、二级、三级患者分别为401、547、639人次。随访次数不少于三次的患者共251人,等级变化趋势图分为波动型,平稳型,趋优型和趋劣型四类,分别为34、76、122、19人。抗凝门诊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达72.8%,轻微出血发生率为6.55%,未发生大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结论:我院抗凝门诊实施分级管理模式后,提升了抗凝门诊管理质量,提高了药师工作效率。未来,分级管理可以与临床药师工作的考核评价、门诊资源调配、患者费用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抗凝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基于Triangle理论的华法林抗凝患者分级管理模式(hierarchical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management mode, HWAMM),并评价其实践成效。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建立HWAMM。纳入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的华法林抗凝患者。临床药师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对照组患者进行无差别监护管理,比较两组的抗凝管理质量和药师工作情况等。结果 共计纳入使用华法林抗凝的住院患者237例。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中患者凝血检测次数与术后住院天数的比值显著降低,且在住院期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达标率、出院时INR达标人数(65.0% vs 47.9%, P=0.008)等方面显著更优,而单位患者每日管理时间显著减少。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服药依从性和抗凝知识评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药师建立的HWAMM,能够帮助临床药师识别抗凝治疗高风险患者,使临床药师减负增效,最终提升抗凝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浮针疗法[1]是符仲华教授于1996年发明,是使用特制浮针,在皮下大面积扫散,配合再灌注活动,以通经活络,激发人体自愈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主要用于治疗筋脉不通、血滞不畅所导致的颈肩腰腿疼痛和一些妇科、内科杂病。作为一种新的疗法,浮针疗法的操作简便、疗效迅速持久、适应证广泛,尤其是镇痛方面,常快于麻醉[2],因此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索并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奥拉帕利和尼拉帕利的不良事件,对两种药物的不良事件信号进行对比和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2种药物自上市以来至2022年第3季度在FAERS数据库的不良事件报告数据,采用《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术语集对ADE系统归类。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进行数据挖掘,筛选ADE信号,并按照报告频次和信号强度对ADE排序。结果 尼拉帕利的不良事件报告数多于奥拉帕利,但低质量报告较多。筛选得到奥拉帕利ADE报告6 935份,尼拉帕利2 568份。共检测到124个奥拉帕利ADE信号,累及14个系统器官分类(SOC);144个尼拉帕利ADE信号,累及18个SOC。信号强度前10位的ADE中分别有7个和9个新的高风险信号。结论 2种药物发生频次前20位的ADE大多被药品说明书收载,尼拉帕利ADE涉及的SOC多于奥拉帕利,而奥拉帕利血液毒性更强,且可能会出现感染及侵染类疾病等特殊不良反应。医生应当合理选择2种药物,识别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保障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诱导小鼠急性药物性脂肪肝模型是否具有自愈性,了解其自愈性及其特征,探讨该疾病动物模型在脂肪肝研究领域的适用性。方法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00mg/kg×4d)辅以高脂饮食建立小鼠急性药物性脂肪肝模型,正常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分别于末次注射后1、2、3、4d分批次取材测定肝指数、肝组织粗脂肪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生化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结果地塞米松辅以高脂饮食可成功建立小鼠急性药物性脂肪肝模型,在造模干预因素撤除后,升高的肝指数、肝组织粗脂肪含量及血清TC、TG等指标呈进行性下降并趋于正常。结论地塞米松诱导小鼠急性药物性脂肪肝模型可在数日内自愈,因此该模型不可用于脂肪肝防治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7.
抗凝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心房颤动、瓣膜置换术后等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华法林作为抗凝治疗的基石在某些疾病治疗中是不可替代的。由于华法林存在个体差异大、有效治疗窗较窄等特性,抗凝管理复杂,我国对其抗凝管理质量偏低,抗凝管理质量评价对于抗凝中心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凝治疗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种—治疗范围内时间(TTR)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变异性。本文就TTR和INR变异性的各种计算方法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各研究和指南对TTR目标值的推荐,阐述TTR和INR变异性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的情况,以期为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基于分级管理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全程化抗凝管理模式(Integrated and hierarchical anticoagulation management mode for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IHAM),并评价实践效果.方法:以文献计量学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