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非小细胞肺癌抗原(cytokeratin 19fragment,CYFRA21-1)联合检测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SCLC患者51例(SCLC组)和同期体检健康者25例(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血清NSE、CA125、CEA、CYFRA21-1、CA19-9、CA72-4水平,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SCLC组NSE[(60.22±19.62)μg/L]、CA125[(49.79±9.78)u/mL]、CEA[(6.46±1.02)μg/L]、CYFRA21-1[(3.95±0.85)μg/L]高于对照组[(13.47±4.41)μg/L、(11.49±3.32)u/mL、(1.93±0.75)μg/L、(2.14±0.6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C组CA19-9[(15.28±4.39)u/mL]、CA72-4[(2.89±0.36)u/mL]与对照组[(8.42±1.03)u/mL、(1.82±0.41)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SE、CA125、CEA、CYFRA21-1在SCLC组的AUC分别为0.905、0.853、0.778、0.705;ROC曲线分析显示NSE、CA125、CEA、CYFRA21-1的临床诊断临界点分别为23.23μg/L、19.71 u/mL、2.64μg/L、3.24μg/L,单项检测时,NSE、CA125、CEA、CYFRA21-1的灵敏性分别为74.51%、64.71%、64.71%、50.98%,特异性分别为100.00%、96.00%、88.00%、92.00%,4项指标联合检测时灵敏性为94.12%,特异性为84.00%。结论血清NSE是诊断SCLC的一个较理想指标;检测血清NSE、CA125、CEA、CYFRA21-1水平对诊断SCLC有重要意义,4项联合检测灵敏度较单项检测升高,但特异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疏肝方对人肺癌A549细胞及其相关干性因子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补肾疏肝方低、高剂量组(15,30 g·kg-1),顺铂组(8 g·kg-1),低剂量联合顺铂组(联合低剂量组),高剂量联合顺铂组(联合高剂量组),正常组,顺铂组ip给予相应药物,补肾疏肝方ig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分别配制10%含补肾疏肝方低、高剂量、顺铂、低剂量联合顺铂、高剂量联合顺铂,分别与肺癌A549细胞共同培养,CCK8法检测补肾疏肝方含药血清对A549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观察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含药血清对相关m RNA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含药血清对CD13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补肾疏肝方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549细胞增殖,与顺铂联合有协同增效作用,24,48,72 h高剂量联合顺铂组的抑制率分别为45.39%,54.76%及59.94%;与正常组比较,补肾疏肝方、联合、顺铂含药血清可促进A549细胞凋亡,随着浓度增加,G2/M期细胞的百分比明显增加,明显下调CD133,SOX-2,OCT-4 m RNA的表达,明显降低CD133蛋白表达量,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补肾疏肝方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与顺铂联合可下调CD133,SOX-2,OCT-4等干性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结合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探讨白藜芦治疗肺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DrugBank获取白藜芦醇作用靶点信息,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在TCGA数据库中分析靶标基因在肿瘤及正常组织中表达量,预示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影响。然后,运用随机森林和单因素COX回归的分析方法对靶标基因进行筛选。结合生物信息学结果,使用分子生物学探究白藜芦醇治疗肺腺癌的作用机制。结果 基于白藜芦醇作用靶点的PPI网络,筛选出10个Hub基因,其中溶质载体家族2成员1(SLC2A1),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ALOX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和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ALOX15)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然后,随机森林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LC2A1对肺腺癌的生存和预后意义重大。KM-plott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LC2A1表达量与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初次进展(FP),进展后生存率(PPS)均紧密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也进一步证明白藜芦醇能够通过降低SLC2A1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免疫组化评分显示SLC2A1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蛋白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降低SLC2A1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在肺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造血祖细胞激酶1(HPK1)慢病毒载体,探讨HPK1过表达对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过表达HPK1的慢病毒感染细胞,获得稳定表达HPK1的细胞系(MCF-7-HPK1和MDA-MB-231-HPK1),将2个细胞系分别分为3组,即空白组、对照组(空载体组)和过表达组;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HP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Transwell法分析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 3、PTEN、MMP-9、MMP-2、Ki-67和HP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过表达组中HP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5),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 < 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 < 0.05),穿越Matrigel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 < 0.05),MCF-7细胞周期阻断在G1期;过表达组细胞中caspase 3、PTE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 0.05),MMP-9、MMP-2、Ki-67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结论:HPK1过表达可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增殖及迁移并诱导凋亡,其可能与caspase 3、PTEN蛋白的表达上调及MMP-9、MMP-2和Ki-67蛋白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型性格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性格"和"肿瘤"作为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检索词,以"personality"、"character"和"tumor"作为PubMed数据库的检索词,进行相关文献检索。结果 C型性格通过多种途径改变神经肿瘤微环境,诱导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结论对C型性格的人群进行相关干预,能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并减缓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系统研究复方中药制剂参松养心胶囊的化学成分组成,同时探讨其发挥疗效的主要作用机制与疾病类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对参松养心胶囊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色谱柱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1。通过捕捉未知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及多级碎片离子信息,同时与标准品进行比对,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以及Mass Bank等网络数据库信息从而实现对未知物的准确快速定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药物成分进行靶标预测、功能研究及疾病富集,从而阐明其主要作用机制。结果:从参松养心胶囊中共鉴定出化合物39种,基于鉴定的化学成分共得到潜在靶标190个。靶标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参松养心胶囊主要从对血管内皮、血管平滑肌、心肌、炎症以及血小板等方面,综合发挥其活血通络、益气养阴、清心安神的功效。结论:本研究结合UHPLC-Q-Orbitrap HRMS质谱分析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为参松养心胶囊的有效成分识别、质量标志物的筛选及明确其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物,其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并提高机体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从而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不仅如此,现在有研究认为二甲双胍还可能通过激活酶的信号系统而发挥多方面的代谢调节作用。近年来二甲双胍表现出了除降糖以外的多种作用,如抗炎、抗肿瘤、延长寿命、预防脱发以及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等。其中,对于二甲双胍在治疗肿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当前关于二甲双胍在肿瘤细胞代谢方面如何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将主要从5个方面就二甲双胍在肿瘤细胞代谢中的可能作用和机制进行阐述,包括二甲双胍对肿瘤细胞葡萄糖代谢的作用及机制探讨,二甲双胍对肿瘤细胞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二甲双胍对肿瘤细胞胰岛素代谢的调节作用,二甲双胍对肿瘤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的作用及机制探讨,以及二甲双胍对肿瘤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为mTOR抑制剂靶向治疗乳腺癌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2015年12月24日之前的文献,收集mTOR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主要结局指标包含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以风险比(HR)为效应量,各效应量以95%可信区间(CI)表示,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项队列研究,共1758例患者。Meta分析,mTOR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发生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是mTOR阴性表达患者的2.05倍(HR = 2.05,95% CI:1.01~4.13,P = 0.003);mTOR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是mTOR阴性表达患者的2.63倍(HR = 2.63,95% CI:1.45~4.80,P = 0.736)。结论:mTOR表达阳性明显增加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干细胞基因Lgr5在食管鳞癌组织及其成球细胞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280例食管鳞癌和150例癌旁组织中Lgr5蛋白的表达水平;低黏附培养法培养食管鳞癌细胞KYSE70形成成球细胞,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性相关基因SOX2、ALDH1A1、NANOG以及Lgr5在亲代细胞和成球细胞中的表达差异;Transwell实验检测成球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qRT-PCR法检测成球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标志物Vimentin和N-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 Lgr5在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肿块大小、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与亲代细胞相比,食管鳞癌成球细胞中干性相关基因SOX2、ALDH1A1、NANOG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Lgr5在食管鳞癌成球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并且其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EMT相关标志物Vimentin和N-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 Lgr5可能为食管鳞癌复发、进展、侵袭转移的标志之一,Lgr5高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可能具有干细胞样特性,并且可能为食管鳞癌细胞的一个干性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