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甘草酸二铵胶囊及其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在小鼠体内的血和肝组织分布,探讨甘草酸二铵脂质复合物作为肝靶向药物的可行性。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动物,单次灌胃给予甘草酸二铵胶囊及其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剂,剂量500 mg·kg-1,给药后30 min,1 h,2 h,4 h时取血浆及肝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及肝脏中甘草酸二铵的浓度。结果:泡腾颗粒组小鼠血及肝组织中血药浓度显著高于胶囊组(P<0.01),肝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血中药物浓度(P<0.01),而胶囊组血及肝组织中血药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剂能显著提高小鼠血及肝组织中甘草酸二铵的浓度,特别是肝组织中药物的浓度,有肝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市售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为参比制剂,考察自制甘草酸磷脂复合物自乳化胶囊在Beagle犬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Beagle犬6只,自身交叉对照、单剂量灌胃甘草酸磷脂复合物自乳化胶囊或市售肠溶胶囊。采用HPLC测定血浆中的甘草酸浓度,DAS2.0程序拟合药代动力学数据。结果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主要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6.00±0.000)h,(2.917±0.585)h;Cmax分别为(12.756±1.075)mg·L^-1,(17.75±1.604)mg·L-1;AUC0-t分别为(150.89±22.850)mg·h·L-1,(211.196±40.880)mg·h·L^-1;AUC分别为(159.39±21.862)mg·h·L^-1,(221.287±2.164)mg·h·L^-1,甘草酸磷脂复合物自乳化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39.76%。结论Beagle犬体内甘草酸的药动学规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与市售胶囊剂相比,自乳化制剂的Cmax、AUC0-t,AUC0-∞均高于肠溶胶囊,表明自乳化制剂能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初步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制备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方法:以十八醇,EC,HPMC,果胶等为辅料,通过改变处方组成,湿法制粒压片,考察片剂的体外释放度和漂浮性能。结果:最佳处方片剂体外漂浮12h以上,家兔胃内滞留约10h。其体外释放规律1~12h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最佳处方制得的片剂,具有缓释和漂浮的双重性能,初步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市售甘草酸二铵胶囊为参比制剂,考察了自制甘草酸二铵泡腾颗粒在兔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6只家兔自身交叉对照,分别单剂量灌胃给予甘草酸二铵泡腾颗粒或市售胶囊各150 mg,以氯霉素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血浆中的甘草酸二铵.结果tmax均为2.0 h,cmax为13.6和9.2 μg/ml,AUC0→t为103.8和68.4 μg·h·ml-1,AUC0→∞为115.8和77.9μg·h·ml-1.数据经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二制剂tmx无显著性差异;Cmax、AUC0→∞和AUC0→∞均有显著性差异.泡腾颗粒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3.7%.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中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应答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至2019年在某院接受某原研TDF片300 mg/d抗HBV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初治指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V DNA、丙氨酸氨...  相似文献   
6.
甘草酸磷脂复合物自乳化制剂处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甘草酸磷脂复合物自乳化制剂(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EDDS)进行处方筛选及制备。方法 用溶解性实验,处方配伍实验和伪三元相图等方法进行甘草酸磷脂复合物SEDDS制备研究,优选乳化剂,油相和助乳化剂;确定处方组分比例,考察处方自乳化效率。结果 最佳甘草酸磷脂复合物SEDDS处方为Labrafil 1944 cs∶Cremophor EL35∶Transcutol HP =45∶40∶15,处方载药量为27.3%;该处方能形成具有乳光透明乳液,粒度分布均匀。结论 该方法可成功制备甘草酸磷脂复合物自乳化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自制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中二氧六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程序升温。娃哈哈纯净水为溶解介质,色谱柱为HP-INNO Wax Polyethylene Glycol,30m×0.25mm×0.5μm,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以标准加入法测定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中二氧六环的残留量。结果:方法学线性良好(r=0.997),加样回收率101.7%~106.0%,理论板数均大于50000,相邻峰的分离度均大于2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00%。3批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的二氧六环残留量分别是0.08,1.28,1.33mg·mL-1,均小于限量范围。结论:顶空气相色谱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中二氧六环残留量的测定。且自制磷脂复合物残留量符合规定,工艺可靠,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N)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02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加入不同浓度的SFN (6.25,12.5,25,50,100 μg·mL-1),培养48 h;另取HepG2细胞中加入3.75,7.5,15,31.25,62.5,125,250,500 μg·mL-1 SFN,培养24,48 h,MTT法检测培养后细胞抑制率,计算50%抑制浓度(IC50值)。体外培养L02细胞,试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SFN (3.75,7.5,15 μg·mL-1),试验组与模型组分别于0.5,1,2,3 h后加入1.25 mg·mL-1的ADM,通过酶联免疫的方法分别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进行测定评估。结果 SFN能显著抑制HepG2的体外增殖,而且呈一定的药物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SFN对L02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其IC50为47.7 μg·mL-1,明显高于其对HepG2的IC50值。另外,与模型组比较,SFN能够明显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MDA、LDH、GLUT4、TNF-α的水平,升高SOD、Nrf2水平。结论 SFN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对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而且对于ADM诱导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Keap1-Nrf2/ARE通路,诱导二相抗氧化酶清除体内的致癌物质或其他毒物,从而减轻肝脏组织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甘草酸二铵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剂对急性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复制急性肝脏损害模型,测定血清ALT、AST,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甘草酸二铵胶囊相比,甘草酸二铵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能较好的降低急性肝损小鼠的ALT水平(P<0.01);小鼠肝组织评分结果显示: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染毒肝脏组织的病理评分(P<0.01),而阳性药物组和模型组没有差异。结论:与甘草酸二铵胶囊相比,甘草酸二铵脂质复合物泡腾颗粒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系统研究脑心通胶囊(NXTC)的化学成分,并探讨其发挥抗缺血性卒中作用的主要药效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ESI-Q-TOF-MS/MS)技术对NXTC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解析;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化合物与蛋白互作数据库(STITCH)、结合亲和力数据库(Binding DB)对鉴别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靶点预测;采用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DrugBank、人类疾病数据库(MalaCards)、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GKB)、治疗靶标数据库(TTD)收集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并分析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利用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包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通过对NXTC提取液进行分析,共定性鉴别出125个化学成分。进行ADME(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筛选之后,在数据库中收集得到54个候选活性成分对应的484个靶点和缺血性卒中相关的179个靶点。通过交集分析获得65个NXTC抗缺血性卒中的潜在靶点。通过构建“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分析表明NXTC发挥抗缺血性卒中作用的关键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染料木素、小红参醌B、鹰嘴豆芽素A等,关键靶点为前列腺素G/H合成酶2(PTGS2)、前列腺素G/H合成酶1(PTGS1)、凝血因子2(F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B2)、碳酸酐酶Ⅱ(CA2)等。对潜在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NXTC抗缺血性卒中主要涉及了调节血管和凝血过程、G蛋白偶联胺受体的活性,以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肿瘤坏死因子(TNF)、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17(IL-17)、环磷酸腺苷(cAMP)、低氧诱导因子-1(HIF-1)、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cGMP-PKG)等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采用HPLC-ESI-Q-TOF-MS/MS高分辨质谱结合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明确了NXTC抗缺血性卒中作用的潜在有效成分和分子机制,为深入阐明NXTC的药理作用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