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临床中,日增月益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群众出现冠状动脉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的状况,而识别存活心肌,可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在分析了众多国内外介入专家对存活心肌的临床检测手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采取心脏彩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对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的观点,结合我院心血管科的临床实际,在三者对比研究检验存活心肌的临床研究课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帕金森(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就诊的50例PD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就诊的50例非PD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hs-CRP、IGF-1检测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hs-CRP、IGF-1水平以及不同严重程度的PD患者hs-CRP、IGF-1水平,将得到的hs-CRP、IGF-1体内的含量做ROC曲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体内hsCRP水平较高,而IGF-1水平较低(P<0.05);hs-CRP随P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增加明显呈上升趋势,IGF-1随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hs-CPR表达水平与Hoehn-Yahr分级呈正相关,IGF-1表达水平与Hoehn-Yahr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hs-CRP、IGF-1水平与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两种不同药物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接受奥氮平治疗, B组接受利培酮治疗,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BEHAVE-AD)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两种不同药物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行为紊乱因子评分为(2.43±1.30)分,攻击行为(2.67±1.66)分,均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期间乏力1例,嗜睡3例,失眠1例,激惹1例,肝功能异常1例,椎体外系反应2例,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明显低于B组的46.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奥氮平治疗,临床有效率高,患者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改善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子核医学在甲状腺癌影像诊断与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间收治的6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应用分子核医学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经过分子核医学的相关技术进行影像诊断,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更直观的表现出来,为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子核医学在甲状腺癌影像诊断与靶向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胶体磷酸铬合用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研究背景] 探讨放射性胶体磷酸铬合用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囊肿的疗效.[ 病例报告] 放射性胶体磷酸铬合用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囊肿6 例,结果6 例在甲状腺显像上冷结节消失,甲状腺腺体核素分布均匀,B型超声波检查上示原有的暗区消失.[ 结论] 可以用放射性胶体磷酸铬合用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囊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本文介绍了甲状腺疾病的CT、B起及ECT的影像表现的对比分析,探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应用何种影像学会得到较好结果。方法分析100例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影像表现。分别进行CT.B超和ECT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100例中有甲亢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0例,甲状腺炎18例,甲状腺腺瘤31例,甲状腺癌25例。在功能上的表现是甲状腺组织摄取Tc能力的增高或者降低,局灶结节的表现为"冷"结节33例、"温"结节5例及"热"结节7例。结论 B超检查检出局灶结节样病变较其他方法的检出率要高。CT检查对于甲状腺癌淋巴转移具有特征性。综合的影像学检查对于多种病变共存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用于甲状腺显像的低剂量Tc-99m内照射能否改变相继高剂量60Coγ射线引起的染色体损伤的适应性效应。方法 21例甲状腺显像患者,男8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14)岁;在注射甲状腺显像剂Tc-99m前后各采血5mL进行培养。本研究是经过患者同意后才采血的,注射Tc-99m的剂量是185MBq。作为对照组选择了没有伴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病病史的健康成年人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3±7)岁。对照组,患者组分注射Tc-99m前采血组和注射Tc-99m后采血组,每组再分为放射性照射2Gy组和未照射组,分别查出异常染色体数目后做了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患者组未经放射性照射时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各为(0.05±0.02)和(0.06±0.0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t=1.5,P>0.05)。而注射Tc-99m 4h后查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为(0.07±0.02),与未经Tc-99m注射者相比无明显增加(t=1.3,P>0.05)。对照组和患者组单纯放射性照射2Gy时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各为(0.19±0.03)和(0.18±0.0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t=1.1,P>0.05)。Tc-99m注射后放射性照射2Gy时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为(0.15±0.03),比单纯放射性照射2Gy时(0.18±0.02)明显减少(t=3.9,P<0.001)。Tc-99m注射后加蛋白合成抑制剂cycloheximide 10μg/mL培养进行2Gy照射时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为(0.19±0.02),明显高于未加cycloheximide时的(0.15±0.03)(t=4.8,P<0.001),与Tc-99m注射前单纯放射性照射2Gy时(0.18±0.02)者相比无明显差异(t=0.9,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甲状腺显像不仅不给患者带来放射性障碍反而诱导适应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检测上尿路结石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共有71个患肾)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法对这60例患者71个患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检测。结果:我们对这71个患肾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检测和分析后发现,它们中有67个患肾存在上尿路完全梗阻或不完全梗阻的情况。后经手术勘察证实,这71个患肾全部存在上尿路完全梗阻或不完全梗阻的情况。用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诊断上尿路结石引起的上尿路完全梗阻或不完全梗阻的准确率为94.4%。同时,我们根据67例进行肾小球滤过率检测被确诊发生上尿路完全梗阻或不完全梗阻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检测结果,将他们分为肾功能正常组(有20人)、肾功能轻度损伤组(有18人)、肾功能中度损伤组(有18人)和肾功能重度损伤组(有11人)。在这67例患肾上尿路梗阻解除前,这四组患者肾小球的滤过率分别为43.93±2.6 mL/min、23.45±1.3 mL/min、16.22±3.7 mL/min和7.92±3.4 mL/min。在这60例患者上尿路梗阻解除3个月后,他们肾小球的滤过率分别为48.72±1.7 mL/min、42.22±3.6 mL/min、33.13±4.1 mL/min和17.88±3.8 mL/min。这一结果说明,上尿路梗阻解除前肾功能较差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其肾功能在上尿路梗阻解除后恢复的情况较差。结论:检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可有效发现其存在的上尿路梗阻,同时可以对其解除梗阻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此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创伤(sTBI)作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且sTBI患者常预后不佳。近年的研究发现,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对患者早期病情评估、指导调整治疗方案、预测疾病结局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近年来Pcv-aCO2在sTBI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