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很多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是最终还是发生了靶器官损害等多种并发症,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人们逐步认识到,脉压(PP)没有得到适当的控制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脉压及其对靶器官的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脉压的影响因素1.1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增加使大动脉所承受的张力增加,所以收缩压明显升高。由于血流加快和舒张期较收缩期长,到舒张期末大动脉内存留的血量增加并不多,所以舒张压升高幅度不如收缩压大,因而PP增大,反之,PP减少。1.2心率在搏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心率…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动脉平滑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高血压的发病关系。方法 :采用PCR -ELISA法检测 3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2 0例血压正常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 (SMC)端粒酶活性。结果 :高血压患者端粒酶阳性表达 2 8例 (93.3% )。血压正常者端粒酶阳性表达 3例 (15 %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动脉平滑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升高 ,可能与高血压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抗原密度进行多元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年龄和前列腺体积与血清PSA浓度显著相关,其中,体积与PSA之间的年龄与体积之间具有相关性、而年龄与PSA之间无相关性,体积每增加10cm^3,PSA增高0.9μg/L。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槲皮素 (Que)及异鼠李素 (Iso)对 Cu2 +介导的极低密度脂蛋白 (VL DL)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血浆 VL DL,用 Cu2 +进行体外氧化修饰 ,抗氧化组在温育前加入不同浓度的 Que和 Iso。分别检测脂蛋白中丙二醛 (MDA)、维生素 E(Vit 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Que和 Iso可明显降低 OX- VL DL 中 MDA含量 ,延缓 OX- VL DL 中 Vit E含量的减少 ;显著提高脂蛋白中 SOD活性。结论  Que和 Iso可显著抑制 Cu2 +诱导的 VL DL 的氧化修饰 ,且二者的作用相近 ,这与其抗自由基氧化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槲皮素,异鼠李素对Cu^2+介导的LDL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异鼠李素(Iso)对Cu^2+介导的低密脂蛋白(LDL)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人血浆脂蛋白,用Cu^2+进行体外氧化修饰,温育前加不同浓度的Que及Iso。检测脂蛋白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维生素E(VitE)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在Cu^2+与LDL温育前加入Que、Iso可使LDL中LPO生成减少,明显延缓 ,V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和高敏C反应蛋白,并观察早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ACS的可能机制。方法:测定60例ACS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TC、TG、HDL-C和LDL-C水平。并将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亚组:他汀亚组和常规亚组,2亚组均予常规治疗,他汀亚组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干预3周后对他汀亚组及常规亚组再次采血测定上述指标,比较2亚组药物干预后血清IL-6、TNF-α、INF-γ、sI-CAM-1、hs-CRP的变化以及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结果:ACS组IL-6、TNF-α、sICAM-1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他汀亚组与常规亚组比较IL-6、TNF-α、sICAM-1和hs-CRP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他汀亚组IL-6、TNF-α、sICAM-1及hs-CRP的下降与血脂下降无关。结论:测定血清IL-6、TNF-α、sICAM-1和hs-CRP水平可了解炎症反应的强度。阿托伐他汀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症反应作用,此作用可能是稳定易损斑块的早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运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研究其降压作用及降压机理。方法:38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口服罗格列酮(文迪雅)4~8mg/d,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瘦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罗格列酮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胰岛素(PINS)均明显降低(P均〈0.05);瘦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显著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IR)显著下降(P〈0.05)。结论:罗格列酮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索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同时,具有升高瘦素水平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 2 4小时平均脉压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关系。 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70例 ,均在未服药状态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按 2 4小时平均脉压 <6 0mmHg ,6 0mmHg~ 6 9mmHg ,70mmHg~ 79 mmHg,80mmHg~ 89mmHg,90mmHg~ 99mmHg ,>10 0mmHg分成六个组 ,同时测定每个组的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 结果 随着 2 4小时平均脉压增加 ,血浆内皮素浓度增加 ,而血浆一氧化氮浓度降低。 结论 高血压患者 2 4小时平均脉压与血浆内皮素成正相关 ,与血浆一氧化氮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