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翻滚吧!女人     
张爱玲说:通往女人灵魂的通道是阴道。 看吧,情感作家从那时起就在毁人不倦。 用灵魂这种东西来绑架翻滚,实在是有点太隆重了,翻滚表示鸭梨山大。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发现,胸骨后的胸腺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胸腺分泌出一种细胞免疫调节剂——胸腺免疫活性肽,能监视体内的变异细胞,并毫不留情地把它消灭。故胸腺有强大的抗癌作用,同时又有抗感染的功能,作用于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各个阶段,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缩短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值生长发育最为关键的时刻,身体与心理都要得到重视,从当前来看,中学生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却无法解决,在长时间的积压中难以排解,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因此本文根据中学生在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旨在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磷酸肌酸对小儿心肌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98例小儿心肌炎患者,并随机将所选取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磷酸肌酸进行治疗,对照组的48例患者则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2%,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6%,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 采用磷酸肌酸对小儿心肌炎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儿下呼吸道疾病患者病原菌的种类、分布以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就诊的116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患者,并对其痰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患者中,检出致病菌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30.8%;革兰阴性菌45株,占69.2%。并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且三种细菌的耐药性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造成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其中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且三种细菌的耐药性有所不同,在临床用药时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并降低耐药性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轮状病毒(RV)性腹泻是我国秋冬季节一种常见的流行病,除消化道症状外,常伴有呼吸道症状。我院儿科从2000年秋冬季以来共收治婴幼儿RV性腹泻416例,其中合并肺炎36例,发生率8.65%。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急性肌张力障碍4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性急性肌张力障碍亦称药物锥体外系反应 ,在儿童中发生率较高。现将我院儿科近4年中收治的4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1例中男19例 ,女22例 ;年龄8月~11岁,平均4岁半。其中胃复安反应31例 ,氟哌啶醇6例 ,奋乃静2例 ,氯丙嗪1例 ,颅通定1例。用药1次~3次出现症状32例 ,4次~6次者6例 ,3例服用氟哌啶醇5天~7天在增加剂量时方出现症状。表现为斜颈21例 ,颈后仰8例 ,双眼斜视15例 ,上视12例 ,面部怪异表情8例 ,异常姿势5例 ,语音不清5例 ,肌肉震颤4例 ,角弓反张2例 ,不能静坐14例 ,焦虑紧张14…  相似文献   
8.
我院儿科 2 0 0 0年 10~ 12月应用两种剂量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98例。治疗 3d后进行轮状病毒抗原(RV -Ag)复检 ,观察其转阴率 ,取得不同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均系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流行期间急性腹泻患儿 ,病程 3d以内 ,年龄 5~ 2 4个月 ,平均 13± 5 34个月。有典型临床表现 ,大便均为黄色稀水样或蛋花汤样 ,镜检及培养均阴性 ,采用ELISA法检测大便RV -Ag均阳性。根据 1998年全国腹泻病分型标准 ,轻度 16例、中度 74例、重度 8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4 8例。两…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巨额的医疗费用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文章从血管与血脉的相关性出发,基于中医血脉理论,结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脾气虚,运化无力,气机不畅,脂浊不化,致痰浊、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壅滞血脉是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原因,可累及多个靶器官。结合五脏一体观,从脾为四脏之长、脾与其他四脏的病变关系论述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理论依据以及古今医家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的临床思路,并将中西医思想融会贯通,突出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性。治疗上注重益气养阴、活血解毒、健脾化湿之法,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睡眠问题一直受到世界医药学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睡眠不足会对人体多种器官造成损伤,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另一方面,人体不同器官发生病变也是引发或加重失眠的因素之一。中医各家治疗失眠及其并发症时会注意脑心同调,治疗失眠是也多从五脏论治,且与心、肝的关系尤为密切。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和睡眠结构都会产生变化。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更易出现失眠,且更容易合并并发症。血亏阴虚型失眠是中医临床老年失眠的常见证型。酸枣仁汤是养血安神的经典名方,是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之要剂,有养肝血以宁心安神,清内热以除虚烦的功效,对于老年人气血不足,营卫之气运行失常所致的失眠有较好的疗效,且对失眠与心脑血管疾病共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该文从睡眠剥夺对脑、心、肝的损伤;酸枣仁汤对脑、心、肝的影响作用;抑制睡眠剥夺是从脏器的损伤调节能量代谢等方面探讨酸枣仁汤发挥镇静催眠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酸枣仁汤治疗睡眠障碍等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