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羊腰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4例25眼难治性青光眼进行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后对眼压、滤泡、前房、视力进行3~7个月观察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93.8%的眼压控制在8~20mmHg、6个月85.8%的眼压控制在8~20mmHg,5例5眼需局部加用降眼压药物。术后3个月23眼形成功能性滤泡,有效率为92%,6个月21眼形成功能性滤泡,有效率为91%,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房稳定。结论羊膜移植能有效防止滤过泡疤痕纤维化,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简单、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 ,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对55例68眼行小梁切除术 ,测量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的眼压 ,角膜散光度数及轴向。结果 :术后1周眼压最低 ,散光度数量大 ,循规性散光增加 ,逆规性散光减少 ,无散光状态消失 ,与术前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2周后循规性散光减少 ,逆现性散光增加 ,1月时间基本稳定 ,但循规性散光和无散光状态与术前相比仍有非常显著性 (P<0.01)。结论 :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散光以循规性散光为主 ,其主要原因为手术创伤和眼压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某固体碱消毒剂空气净化器对大型空间动态下消毒的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选取北京冬奥会某比赛场馆45 000 m3空间,在该空气净化器使用前及使用后1、3、30、90、180 d,检测空气中菌落总数及二氧化氯浓度,判断该空气净化器的动态消毒效果。结果 该空气净化器循环风量约20 000 m3/h,运行前空气中存活菌数> 280 cfu/m3,运行之后的当日和定期监测数据显示,空气中细菌总数可保持在<150 cfu/m3,空气中二氧化氯浓度为0.01 mg/m3。结论 本研究固体碱消毒剂空气净化器对大型公共空间动态条件下具有一定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氩激光光凝治疗后的近、远期效果和光凝治疗的时机及影响光凝的因素。方法:采用Zeiss Visulas氩离子眼科激光治疗仪对36例58只眼的光凝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只眼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术,16只眼行局部视网膜光凝术,其中6只眼伴有人工晶状体后囊混浊,先期行Nd:YAG激光切开后囊膜。24只眼视力提高1~2行,占41.4%,其中BDR16眼,PPDR8眼;28只眼视力无变化,占48.3%,其中PPDR24眼,PDR4眼;6只眼视力下降,占10.3%,均为PDR。3个月后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新生血管大部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结论:适时的白内障摘除联合IOL置入,合理及时的激光治疗,是控制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继续恶化的重要手段。FFA是进行正确有效激光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而放置大直径IOL又是完善眼底激光治疗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5.
李国培  徐勇  朱金华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536-2537
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是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要职责和工作重点,为了解吴江市近年来食物中毒的季节、地区分布及与食品种类等的关系,掌握食物中毒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对吴江市1996—2008年食物中毒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Argon、Nd-YAG激光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中期效果。方法观察治疗后20例患者的视力、视野、眼压、滤过泡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视力与视野:手术前后基本稳定;眼压:术前(27.28±5.64)mmHg与术后(17.38±2.2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滤过泡:主要为弥散型(78.6%);并发症:仅有轻微并发症。结论本疗法中期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致黄斑囊样水肿(CME)的效果。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为CRVO伴CME48例(48只眼),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格栅样光凝+药物治疗,B组:药物治疗。治疗后2周,1、3、6个月复查视力、FFA。结果 A组视力略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部黄斑水肿消退。B组治疗后2周,1、3个月视力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视力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8只眼CME消退。结论黄斑格栅样光凝虽然不能有效提高视力,但可有效促进CME消退,防止视力进一步下降,激光光凝是治疗CME确实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结膜炎痊愈后泪膜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09年10月我院眼科门诊确诊的55例(78眼)急性结膜炎患者,经常规治疗在自然病程内痊愈后,并排除其他影响泪膜稳定性的因素,分别于愈后3,7,14,21,28 d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量、角膜荧光素染色(F l)、泪液分泌试验(Sch im er I testSIt)、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测量,并与未发病眼对照比较。结果急性结膜炎痊愈后一定时间内泪膜的各项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以FL异常最显著。BUT不同时间与未发病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不同时间与未发病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 l不同时间与未发病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膜炎痊愈后可出现泪膜不稳定和暂时性干眼症。治疗急性结膜炎时应充分考虑药物对泪膜的副作用,减少不必要用药可预防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片式Acrysof人工晶状体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术中术后的表现。方法:2002-03/2003-02,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AcrySof SA60AT单片式人工晶状体植入237眼,随访3~6mo,评价其可折叠性、可控性、植入的难易度、人工晶状体的居中性、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后发障等。结果:在所有病例中,人工晶状体容易折叠,可控性好,易于通过小切口植入,襻角展开缓慢,无1例损伤囊袋,人工晶状体居中性好,术后视力恢复好,无1例发生后发障。结论:单片式AcrySof人工晶状体植入安全、容易,具有较好的囊袋内中心稳定性,能有效的阻止后发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翼状胬肉大小与角膜散光的关系 ,探讨胬肉手术的时机及必要性。方法 :对47例63只眼进行了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及对胬肉进入角膜缘长度的测定 ,其中51只眼进行了手术前后的比较。结果 :58只眼有不同程度的散光 ,与胬肉进入角膜长度相关 ,以循规性散光为主。结论 :胬肉手术能明显改善角膜的散光状况 ,从而提高视力 ,胬肉大小与角膜散光的发生关系密切 ,当其入侵角膜2.5~3mm后有必要进行胬肉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