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与鼻咽癌临床表现相似 ,甚至一些特殊类型在病理上也难以区分。因此 ,鼻咽部NHL常被误诊为鼻咽癌 ,现报告 3例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女 ,70岁。因回吸性血涕于 1996年入院。查体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 ,肝脾未触及 ,鼻咽部左侧壁结节样肿物。CT示鼻咽左侧壁软组织增厚 ,邻近淋巴结未见肿大。行鼻咽部肿物活检 ,病理诊断为鼻咽部未分化癌。临床诊断 :鼻咽癌(T3 N0 M0 Ⅲ期 )。行局部放疗和化疗。肿块消失出院。因发现右颌下、颏下包块 2个月 ,于 1997年再次入院。查体 :张口受限 ,右侧软腭下塌 ,颌下、颏下、…  相似文献   
2.
贫血是大多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一个问题。应用铁动力学技术可研究贫血的机理:这些方法是有用的,但耗时。有几个报告报道过MDS的铁动力学异常。Hast以及Reizenstein应用了传统的方法测定血浆铁清除率及红细胞铁掺入率。其他学者应用多种方法定量测定有效及无效性铁转换率。除了一个研究外,在FAB分类法建立以前的全部铁动力学研究都已发表。在1977年Hast以及Reizenstein所研究的病例不能按FAB分类法再进行分类,因为缺乏骨髓环状铁粒幼细胞及血中单核细胞计数的资料。但如根  相似文献   
3.
主治医师是医疗卫生队伍中的中层医务技术干部,受科主任和主任医师的领导与指导,负责病区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并担负指导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进行诊断、治疗与组织病区工作的责任,故主治医师既是病区医疗的主要执行者,又是第一线具体医疗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强调主治医师素质培养对把好医院医疗质量关,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p2 7kip1p5 7kip2 均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DKI)Kip家族成员 ,它们的过度表达可使细胞停止在G1期 ,防止细胞过度增殖 ,是两个新的抑癌基因 ,参与人体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是G1期相关的细胞周期蛋白之一 ,它促进G1→S期的转变而使细胞持续增殖 ,被认为是一种原癌基因[1] 。我们通过观察p2 7kip1、p5 7kip2 及cyclinD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中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和对治疗与预后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 病例 收集 1990~ 2 0 0 …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及其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采用ELISA法作PAIgG,PAIgA,PAIgM联合检测,并作动态观察。结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PAIg,PAIgM含量均明显高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PAIg增高患者采用泼尼松治疗,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PAIg含量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结论:PAIg检测有助于ITP的诊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并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6.
凝血酶原片段F1+2,凝血酶原时间比率与口服抗凝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旨在探讨接受口服抗凝治疗患者凝血酶原片段F1+2(F1+2)与一期法凝血酶原时间(PT)比率的关系,100例接受华法令(Warfarin)治疗的患者用于该研究,F1+2值及PT比率分别为0.28±0.24nmo1/L(范围0.01~1.5nmo1/L)及1.62±0.46(范围0.97~3.11).PT比率在1.2~1.7的口服抗凝剂治疗的大多数患者F1+2减低到正常值,F1+2正常值在40例正常健康人中为0.40±0.23nmol/N范围0.11~1.19nmol/L.口服抗凝剂治疗患者F1+2平均血浆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值(t=2.377,P<0.05),100例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患者F1+2值与PT比率的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1+2与PT比率无明显关系(r=-0.208),结论是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患者F1+2减低的程度与PT比率反映的治疗强度不成比例。  相似文献   
7.
刘汉  张燕  王睿  李卓江 《贵州医药》2000,24(12):730-731
成人Still病是一种以发热、皮疹、关节痛和肌肉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亦称为变应性亚败血症,在临床上易误诊为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为此病的少数病人经长期随访后被证实为结核病、淋巴瘤、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1].现将我院收治的9例成人Still病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曾小菁  李卓江 《贵州医药》1995,19(4):216-21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的一个特殊类型,起病大多急骤,有发热、贫血及浸润症状,并以广泛而严重出血和病情凶险为其特点。我院血液科1973~1994年共收治的AML中按FAB分类符合APL者3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31例APL中男12例,女19例,平均年龄34岁,其中21~50岁19例(61.2%),12~20岁9例(29.1%),50岁以上3例(9.6%),全部病例均经血液、骨髓细胞学检查及组织化学染色确诊。1.2临床表现:低~中等度发热24例,中~重度贫血29例,30例均以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出血…  相似文献   
9.
明确贫血的原因是合理治疗的基础。下面通过一些病例的临床实践来说明贫血由原因不明到明确原因的诊断方法。例1.男,73岁,2个多月来因头昏、乏力、下肢浮肿经某医院检查发现血红蛋白3g,诊断为“恶性贫血”,经输血治疗无明  相似文献   
10.
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与纤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存在易于发生DIC基础疾病,有可疑DIC临床表现及某些实验异常,但尚未发现典型DIC临床症状及体征,或尚未达到DIC诊断标准的一种亚临床状态或血栓前状态。加强对前DIC的研究,对DIC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常规凝血试验、凝血及纤溶分子标记物凝血酶原片段1 2(F1 2)、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复合物(TAT)、n二聚体(D-D)检测,探讨前DIC凝血与纤溶的变化,指导前DIC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