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药地奥心血康的化学李伯刚,周正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关键词地奥心血康,皂甙类,心绞痛,中草药地奥心血康(Di-ao-xin-xue-kang,下称DAXXK)胶囊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科研成果。1988...  相似文献   
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 T型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类金刚石 (DL C)薄膜、富石墨相 DL C薄膜和富金刚石相 DL C薄膜三种 DL C薄膜进行了碳相成分对其白蛋白 (HSA)、纤维蛋白原 (HFG)、免疫球蛋白 (Ig G)三种血浆蛋白吸附量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合理地解释了三种材料蛋白吸附量随碳相成分变化的实验结果 ,并得出如下重要的分析结论 :(1)石墨和 C- H相对 HSA的吸附影响较大 ,随着二者的增加 ,HSA的吸附量下降 ;(2 )与 HFG吸附有较强关联的碳相成分是 DL C相和 C- O相 ,前者呈负相关 ,后者为正相关 ;(3)各碳相成分对 Ig G的吸附均有性质不尽相同的影响 ,但程度有限 ,且彼此间相差不大 ;(4 ) DL C碳相具有增强 HSA吸附、抑制 HFG、Ig G吸附的双重功效 ,其对 DL C薄膜血液相容性的影响远较其它碳相成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工艺和条件制备的 7个类金刚石薄膜 (Diamondlikecarbon ,DLC)试样 ,经X光电子能谱 (XPS)碳相成分分析后 ,分别进行了血小板黏附实验、黏附血小板的形貌观察、分类计数和形态指数计算 ,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 ,研究了碳相成分对血小板黏附量、黏附血小板的形态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 :来自全方位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工艺的DLC ,其血小板黏附量和形态指数明显小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的样品 ;在DLC的 5种碳相成分中 ,DLC碳相与血小板黏附量和形态指数的 (负 )关联度远大于其它碳相成分 ,除此之外只有C H和C O碳相与血小板形态指数的 (正 )关联度较大。表明 :(1)DLC碳相对血小板黏附的影响远较其它碳相成分为大 ,增加DLC碳相的含量是优化DLC血液相容性的关键所在 ;(2 )C H和C O碳相对黏附血小板的变形有促进作用 ,须从工艺上抑制其产生或尽可能降低其含量 ;(3)采用全方位离子注入离子束增强沉积工艺有助于改善DLC的血液相容性。这些结论对设计与改进DLC的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穿龙薯芋中两种水难溶性甾体皂甙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用四川汶川,茂汶产的穿龙薯芋根茎为原料,研制成治疗冠心病,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穿龙冠心宁”,经鉴定有一定疗效。我们从“穿龙冠心宁”的原料穿龙薯芋(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中提取出两种水难溶组分:其一为无色针状晶体,熔点275.5~280℃(分解),[α]_D~(21)-118°(C=0.39吡啶),易溶于吡啶,氯仿一甲醇(3:1)混合液和热甲醇,稍溶于氯仿,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命名为Da;其二亦为无色针状晶体,熔点293~295℃(分解),[α]_D~(21)-81°(C=0.31吡啶),易溶于吡啶,热正丁醇—乙醇—水(3:1:1)混合液,可溶于甲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命名为Db。Da、Db与水溶性成分共存时,则具有较大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5.
秋海棠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秋海棠中分得6个化合物,经TLC、熔点测定、1HNMR和13CNMR鉴定为β-谷甾醇、β-香树素、胡萝卜甙、豆甾醇、豆甾醇-3-β-D-吡喃葡萄糖甙和4′,5,7-三羟基酮-6-O-β-D-吡喃葡萄糖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得到。  相似文献   
6.
苎麻根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苎麻Boehmaria nivea根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胡萝卜甙和19α-羟基乌苏酸,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雌激素受体(ER)的发现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对ER阳性病例,有效率在50%以上;但ER阴性病例对内分泌冶疗多无反应,因此研究对ER阴性病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甚为重要.原癌基因bcl-2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等密切相关,针对该基因设计的反义核酸药物已在人类淋巴瘤、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以及前列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乳腺癌中,大约50%以上的细胞过量表达bcl-2,应用反义核酸治疗乳腺癌,尤其ER阴性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83年~2000年共收治甲状腺单发结节278例 ,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男87例 ,女191例 ;年龄18~72岁 ,平均47 2岁。全部病例以颈部包块就诊 ,部分病例有颈部不适、憋气、吞咽不畅感或声嘶。1 2肿块情况 :甲状腺结节直径2~14cm ,全部行B超检查 ,其中实性85例 ,囊性74例 ,混合性119例。98例行同位素扫描 ,其中冷结节38例 ,凉结节22例 ,温结节18例 ,热结节20例。27例行针刺细胞学检查 ,4例提示甲状腺癌 ,余未见异常 ,术后病理证实恶性6例。1 3…  相似文献   
9.
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药地奥心血康的化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0.
以金刚石薄膜 ( DF)和石墨为参比材料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 1 2 5I标记技术 ,研究了人血白蛋白 ( HSA)、纤维蛋白原 ( HFG)和免疫球蛋白 ( Ig G)在类金刚石薄膜 ( DL C)表面单一蛋白的等温吸附和二元蛋白体系的竞争吸附。结果显示 :( 1)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 ,三种蛋白在三种材料表面的吸附量增加 ,并趋于吸附平衡 ;( 2 )石墨对三种蛋白的吸附量远高于 DL C和 DF;( 3 ) DL C对 HSA的吸附活性高于 DF,而 DF、石墨对 HFG、Ig G的吸附活性则明显高于 DL C;( 4) DL C对三种蛋白的吸附能力相差不大 ,而 DF和石墨对 HFG、Ig G的吸附量则显著高于 HSA;( 5 )三种蛋白在 DF和石墨表面的相对竞争吸附能力为 HFG>Ig G>HSA,而对于 DL C,这一顺序则为 HFG≈ HSA>Ig G,HFG对 HSA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吸附优势。这些结果表明 :DL C对三种血浆蛋白的吸附是非特异性的 ,而DF和石墨则不同程度地优先吸附 HFG和 Ig G,从而在分子水平上阐释了 DL C血液相容性好于 DF和石墨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