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并对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21例(观察组)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21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RCS)99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99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例产妇中27例阴道试产,2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7.78%(21/27)。RCS99例的手术产率为82.50%(99/120)。观察组(VBAC)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多,平均住院天数比观察组长,医疗费用高,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如无产科指征,应予以试产,阴道试产可以减少再次开腹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危险和并发症,可减少患者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无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临床医生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米非司酮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出血的有效性及对维生素A、E的影响。方法选2019年4月-2020年3月入医院治疗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对照组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米非司酮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卵泡早期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浓度、维生素A、E水平,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以及对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月经量、卵泡早期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维生素A、E水平、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几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调节月经量、卵泡早期子宫内膜厚度、维生素A、E及血红蛋白浓度,且不会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及器质性疾病异常子宫出血(AUB)治疗中体内脂质过氧化状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接受常规治疗的功能失调性AUB患者(A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维生素A、E治疗的功能失调性AUB患者(B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器质性疾病AUB患者(C组)及接受常规治疗联合维生素A、E治疗的器质性疾病AUB患者(D组),各32例.回顾性分析四组资料,对比A组与B组、C组与D组治疗效果、血常规及激素水平,分析治疗后血清维生素A、E与血常规及激素的相关性.结果:(1)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治疗后RBC、Hb及PLT高于A组(P<0.05),E2、FSH、LH及P低于A组(P<0.05).(2)D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C组(P<0.05);D组治疗后RBC、Hb及PLT高于C组(P<0.05),E2、FSH、LH及P低于C组(P<0.05).(3)功能性及器质性疾病AUB治疗后血清维生素A及E与RBC、Hb及PLT呈正相关(P<0.05),与E2、FSH、LH及P呈相关(P<0.05).结论:通过调节体内脂质过氧化状态可显著改善功能失调性及器质性疾病AUB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血常规及激素水平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前女性阴道的微生态状况及微生态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拟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女性604例,术前采集阴道分泌物并通过革兰氏染色法和阴道pH试纸法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 604例欲行人工流产术女性中阴道微生态失调者为230例(38.1%),其中假丝酵母菌阳性88例(14.6%),阴道毛滴虫阳性22例(3.6%);Nugent评分正常461例(76.3%);细菌性阴道病中间型31例(5.1%),细菌性阴道病112例(18.5%);阴道优势菌以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为主,为498例(82.4%),革兰氏阳性球菌7例(1.2%),革兰氏阴性短杆菌99例(16.4%)。结论早孕期人工流产前阴道微生态失调率较高,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能明确指导临床诊断阴道感染,并为围术期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平产分娩产房”管理模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的1 7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本研究入选孕产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产妇进入普通待产房,而观察组孕产妇进入平产待产房,比较两组母婴的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剖宫产率、第一产程、会阴切开和会阴Ⅰ-Ⅱ度裂伤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产妇在会阴伤口感染、会阴伤口裂开和胎盘胎膜遗留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见羊水栓塞,观察组新生儿转NICU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观察组轻度窒息、重度窒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平产分娩产房”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助产士的角色功能,并给助产士充分发挥其在平产中的角色功能而对孕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生影响,使得医疗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对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实施足月妊娠引产的100例产妇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催产素进行引产,观察组予以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进行引产,比较两组产妇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3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新生儿评分(Apg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缩短了产程时间,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保障了母婴安全,是足月妊娠产妇的首选引产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宫腔外取胎头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传统手入宫腔取胎头,观察组40例行宫腔外取胎头.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10 min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不同分娩方式与母婴结局。方法:收治入院待产的孕妇中瘢痕子宫妊娠233例,均符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按患者选择分娩方式分为两组,其中132例选择VBAC,101例选择再次剖宫产,对两组病例进行产后并发症、新生儿病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论: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患者并发症、新生儿病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所以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是安全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