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pitx3和nurr1基因在不同年龄大鼠不同脑区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不同年龄SD大鼠不同脑区pitx3、nurr1基闪的表达变化.方法:使用RT-PCR、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itx3、nurr1基因在正常不同年龄SD大鼠不同脑区转录与翻译水平的表达.结果:RT-PCR、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pitx3、nurr1基因在各年龄组火鼠中脑、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嗅球和下丘脑均有表达,其中在海马和中脑表达较高;在各年龄组中新生组表达最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表达呈下凋趋势;免疫荧光检测E16.5 d组和新生组的中脑和海马区观察到有大量Pitx3或Nurr1单标细胞和Pitx3/TH或Nurrl/TH双标细胞.结论:pitx3、nurr1基凶的表达小仅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而且可能与儿茶酚胺类神经元的发育和生存维持有关;老年期pitx3、nurr1基因表达下降可能与脑老化和神经退行性变疾病.如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上交感神经节(SCG)和单涎酸神经节苷酯(GM1)联合植入帕金森病(PD)大鼠脑内的抗PD效果及移植物的存活情况。方法:将用酶消化法制成的同种大鼠SCG细胞悬液和GM1立体定向植入PD大鼠损毁侧尾壳核内,比较单纯细胞移植组,联合移植组,上清液组和非移植组间及移植前,后诱发旋转行为的变化,移植6个月后移植区行组织学检查(HE,TH染色)。结果:两个实验组中的PD大鼠移植后的旋转行为较移植前和对照组明显改善,其中尤以联合移植组的旋转行为减少最为明显,而两个对照组的改善不明显,脑切片组织学观察可见实验组移植区内有存活良好的TH阳性细胞,联合移植组中的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单纯细胞移植组。结论:1.GM1可提高SCG细胞在受体脑内的存活率,2.同种成年大鼠SCG细胞植入PD大鼠脑内可以存活,并可纠正PD大鼠的异常旋转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帕金森病移植神经元的促存活作用。方法 用神经毒剂 6羟基多巴胺 ( 6 OHDA)单侧损毁SD大鼠左侧中脑被盖腹侧区 (VTA)和黑质致密部 (SNC)建立动物模型。实验分胚鼠腹侧中脑组织 (VM)移植组、丹参注射液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结合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方法 ,对 3组移植神经元凋亡和存活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帕金森病移植神经元的促存活作用。结果 根据TUNEL、酪氨酸羟化酶 (TH)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丹参注射液干预组较VM移植组移植神经元凋亡率降低 ,凋亡细胞数减少 ,纹状体移植针道和针道周围都可见大量THir阳性细胞 ,而且THir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帕金森病移植神经元具有促存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21(WAF1)、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EGFR)表达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癌31例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P21(WAF1)、TGF-α、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21(WAF1)、EGFR蛋白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相关(P<0.05)。TGF-α、EGFR共同表达在有无神经浸润转移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21(WAF1)的低表达、EGFR的过量表达,TGF-α/EGFR自分泌环可能在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头后面的神经分布,探讨胰头癌沿神经浸润转移的解剖学基础,为临床上清除由于胰头癌神经浸润转移所致的残留癌以及胰源性疼痛止痛术等提供相关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观测了30具成人尸体胰头后面神经分支的来源和分布特征。结果:(1)胰头后面的神经分支主要来源于右腹腔神经节(27例)、腹腔丛右侧半(20例)和肝丛(16例),少数发自肠系膜上丛(14例)。(2)胰头后面神经分布形式以成丛型.即“胰头丛”占多数(24例),仅有6例为不成丛型。(3)“胰共丛”的位置较恒定,肾贴于胰头后面,邻接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的末段。胰头后面神经分支进入胰头后面腺体的部位以右上、下象限为主(分别有21例和26例),其次为左下象限(14例),而左上象限最少(3例)。结论:胰头后面的神经分布丰富,其来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为胰头癌神经浸润转移和术后局部肿瘤复发提供了可能,也是导致中、晚期胰腺癌剧烈疼痛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TGF-α及EGFR的表达与胰腺癌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1例胰腺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GF-α及EGFR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例胰腺癌组织中存在神经浸润者19例,EGFR、TGF-α阳性表达分别为21例(67.74%)和18例(58.06%),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其表达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神经浸润的19例中,呈EGFR阳性表达16例(84.21%),TGF-α阳性表达12例(63.16%),TGF-α和EGFR共同阳性表达12例(63.16%);无神经浸润者12例中,呈EGFR阳性表达5例(41.67%),TGF-α阳性表达6例(50.00%),TGF-α和EGFR共同阳性表达仅2例(16.67%),与有神绎浸润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α与EGFR在胰腺癌组织及其周围神经组织的过量表达可能构成了旁分泌作用.从而为癌细胞与神经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增加了癌细胞与神经组织的特殊亲和力,与胰腺癌易于发生神经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SD大鼠脑室管膜下区(SVZ)和海马GDNF mRNA及其受体GFR-α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神经发生及脑老化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胚胎18d、新生以及1、3、8、12月龄SD大鼠SVZ和海马GDNF mRNA及其受体GFR-α1 mRNA的变化。结果:随着年龄增长,SD大鼠SVZ和海马GDNF mRNA及其受体GFR-α1 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且各年龄组海马表达参数的幅度小于SVZ。结论:GDNF及其受体GFR-α1在神经发育及脑老化进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施万细胞对共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施万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单独培养及与新生SD大鼠施万细胞共培养,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分别检测特异性标志蛋白S-100、NF和GFAP的表达。结果: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共培养组大部分神经干细胞伸出多个细长突起;与单独培养组相比,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共培养组NF表达阳性细胞数多;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少。结论:施万细胞可促进共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并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建立和应用可移植、能克隆、稳定的多潜能神经干细胞(NSC),为细胞移植和基因转移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提供了使用方便、特性明确、来源安全的移植材料和运载工具.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分离、培养、扩增技术的成熟,NSC被用于治疗CNS损伤和疾病的研究,以促进疾病模型CNS的解剖学和行为学的恢复.下面就NSC移植治疗CNS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并检测胚鼠纹状体外侧节突 (LGE)对多巴胺能 (DA)细胞存活性的促进和营养导向作用。方法 将帕金森病 (PD)模型随机分成四组 :Co -culture组 (n =12 ) ;Cograft组 (n =12 ) ;Solo -VM组 (n =12 ) ;Con trol组 (n =8)。将胚鼠LGE细胞和腹侧中脑组织 (VM )制成细胞悬液 ,植入Control组外的其他各组动物的尾壳核。 2周后进行PD鼠行为学检测 ,连续观察 2 4周 ,继之将各组大鼠处死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Co -culture组和Co - graft组大鼠移植后旋转行为较Solo -VM组大鼠明显减少。CO -culture组和CO - graft组之间大鼠的旋转行为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观察证实LGE和VM离体培养移植和新鲜移植均能提高DA细胞的存活性 ,增加宿主纹状体内DA纤维重新支配的密度 ,并形成明显的DA细胞团。结论 LGE细胞对VM移植物有明显的营养导向作用 ,并可增强DA细胞的存活 ,促进移值后DA细胞功能持久维持 ,并增加DA细胞再支配的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