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正交试验优选猫爪草纳米乳喷雾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和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猫爪草醇提工艺的溶剂体积、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以75%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60℃,第1次8倍量1.5 h,第2次7倍量1 h,共提取2次。结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经验证稳定、简便易行、预测性好,为猫爪草纳米乳喷雾剂的进一步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不同来源的湖南产莲子中黄曲霉毒素G_1、G_2、B_2、B_1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光化学衍生法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化学衍生法,采用岛津GL 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35∶13∶52),柱温35℃;光化学衍生器(254 nm)激发波长λ_(ex)=360 nm,发射波长λ_(ex)=450 nm。结果黄曲霉毒素G_1、G_2、B_2、B_1分别在6.7~33.3、11.4~56.8、10.3~51.5、4.1~20.3 p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7%、97.72%、96.11%、99.52%,RSD值分别为1.69%、1.40%、2.72%、1.34%(n=6)。9批莲子样品中,有6批未检出黄曲霉毒素,来自于农贸市场农户自存的2批次检出黄曲霉毒素B_1,实验室塑料袋包装储存1年的1批检出黄曲霉毒素B_1、B_2,但质量分数均低于法定标准限量。结论不同来源湖南产莲子中黄曲霉毒素质量分数均低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限量。该法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可为完善莲子安全性控制和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技术对白皮杉醇(piceatann01)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方法计算白皮杉醇与BSA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函数△G、△S、△H,分析白皮杉醇对BSA的荧光淬灭过程及其与BSA的相互作用类型;运用Foerster’S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了白皮杉醇与BSA的结合距离。结果随着白皮杉醇浓度升高,BSA内源荧光强度有规律的下降;随温度的升高,静态淬灭常数和结合常数均下降;热力学函数△G〈0、△S〉0、△H〈0。结论白皮杉醇对BSA的荧光淬灭属于自发的以疏水作用力为主导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的静态淬灭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研究胞嘧啶核苷卟啉与DNA(ctDNA)相互作用及抗肿瘤活性。方法人体生理条件下(pH=7.4),利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胞嘧啶核苷卟啉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采用MTT法,替加氟为阳性对照药,以肝癌细胞Bel-7402、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癌细胞MCF-7为测试细胞株对胞嘧啶核苷卟啉抗肿瘤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实验发现,胞嘧啶核苷卟啉[T(p-CH3)PPO-Cytidine]与DNA相互作用使紫外-可见光谱发生了6 nm的红移,并出现了明显的减色效应。荧光光谱强度明显减少,吸收峰位发生变化。初步体外抗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胞嘧啶核苷卟啉对肝癌细胞Bel-7402、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强度逐渐增大。结论胞嘧啶核苷卟啉对DNA发生了作用且可能形成了配合物,通过卟啉结构单元的引入可以明显提高胞嘧啶核苷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皮杉醇(piceatannol)和白藜芦醇(resveratro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之区别,探索苯环羟基取代对二苯乙烯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技术对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白皮杉醇和白藜芦醇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计算这2种化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函数ΔG、ΔS、ΔH,并分析了它们对BSA的荧光淬灭过程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类型,运用了Foerster′s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距离。结果随着白皮杉醇和白藜芦醇浓度升高,BSA内源荧光强度有规律地下降;随温度的升高,静态淬灭常数和结合常数均下降;热力学函数ΔG<0,ΔS>0,ΔH<0。结论白皮杉醇和白藜芦醇对BSA的荧光淬灭属于自发的以疏水作用力为主导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的静态淬灭过程,且通过比较发现,白皮杉醇与BSA的结合力比白藜芦醇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猫爪草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和浸膏得率为综合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溶剂体积、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对猫爪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影响猫爪草中总黄酮提取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溶剂浓度加乙醇量提取温度。猫爪草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在60℃的温度条件下,猫爪草粗粉加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8倍量75%乙醇提取1.5h,第2次加7倍量75%乙醇提取1 h。结论: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经验证稳定、简便易行、预测性好,为猫爪草的进一步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药颗粒剂已成为一种中药的中药剂型,具有方便服药、药材间质量差异小、成产成本低等优势,企业、医疗机构都不断推出新的颗粒剂。中药颗粒剂的制作流程基本成熟,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中药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大同小异,差异主要集中在体现在质控水平、有效成分回收率、生产效率、制粒粒径以及性状控制、标准化上。中药颗粒剂的药学研究,主要为疗效分析、质量控制、药理学研究少,高水平、有深度的研究较少,颗粒剂质量控制难度大。今后,生产企业、医疗机构需要加强颗粒剂生产流程与工艺、质量控制管理,将生产流程工艺管理、药物质量控制、成本管理、药理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职护生《药理学》教学渗透健康教育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护理学院2013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21名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组,对照组班级共60名高职护生,观察组班级共61名高职护生.在《药理学》理论课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渗透健康教育理念.观察比较2组高职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对教学满意度、理论及实训成绩.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对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理论及实训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高职护生《药理学》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可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健康教育能力,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较高,值得护理教育者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完善金石颗粒制备工艺并制定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减压提取,经干燥、粉碎成细粉后与部分药材细粉混合制成金石颗粒。以TLC法对其中麦冬、连翘、白花蛇舌草进行鉴别,并按《中国药典》第四部颗粒剂项下方法对粒度、水分、装量差异进行检验。结果:麦冬、连翘、白花蛇舌草TLC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粒度、装量差异等检查项均符合规定。结论: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制剂质量稳定,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护理药理学"团队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65名,并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大多学生认为"团队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身多重能力。结论引入"团队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有助于增强护理药理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